距离他上次出现,以这个世界的时间流速计算,已经过去了整整五百年!
在这五百年里,西游,已经重启了五次!
他所在的“那一次”,孙悟空在流沙河畔,受他那霸道无双的武道意志影响,凶性大发,一棒打杀了唐三藏,随后大笑着撕碎了通关文牒,跑回了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要再反天庭。
然而,这一次,他h还是没能成功。
天庭与佛门几乎是倾巢而出,布下天罗地网,最终将那只桀骜不驯的猴子再次擒获。
随后,猴子被带到了灵山,由诸佛法身亲自出手,施展无上佛法,将其记忆彻底“清洗”,抹去了关于陆长青、关于打杀唐僧的所有记忆,只留下了被压五行山、要拜师取经的“正确”轨迹。
而那些被陆长青斩杀的佛门菩萨、罗汉,也并未真正死去。
他们是众生信仰所化的神只,只要世间还有一个信徒在念诵他们的名号,他们便能凭借那浩瀚的信仰之力,从寂灭中归来,重塑金身。
只是每一次复活,都要消耗佛门积攒了无数年的功德与气运,并且他们身上的诡异气息,似乎就更重一分。
就这样,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天庭与佛门强行将已经脱轨的西游,又一次拉回了“正轨”。
复活后的佛门,联合天庭,又组织了四次取经。
但这四次,加上孙悟空打死唐僧的那一次,整整五次西游,没有一次能走到终点!
每一次都在半途因为各种匪夷所思的意外而失败。
不是唐僧被某个不知名的小妖吃了,就是孙悟空再次失控,甚至有一次,猪八戒在夜里化作恶鬼,把整个团队都给啃了……
因为取经无法功德圆满,佛门和天庭最核心的目的——凝聚人道气运,加固灵山下的诡祖封印——也一次次宣告失败。
“五百年……六次西游……”
陆长青松随手一挥,抹去了对方这短短片刻的记忆,任由瘫软如泥的哪吒从空中坠落进了一片云海之中。
他立于云端,眼神中充满了惊奇,但更多的,是一种“原来如此”的了然。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根本无法凝聚出完整的人道气运,反而像是在无底洞里烧钱,不断消耗着佛门与天庭本就不多的底蕴。
“有意思。”
陆长青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不再纠结于过去,目光投向了天庭深处,一座被层层仙光阵法笼罩的宏伟建筑。
天庭藏书阁——道经阁。
陷入昏迷的哪吒悠悠醒转,茫然地看了看四周,挠了挠头:“奇怪,我刚才好像……忘了点什么?”
他想不起来,便也不再多想,驾着风火轮,嘟囔着返回了自己宫殿。
而陆长青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原地。
......
天庭,道经阁。
此地乃是天庭重地,堪比人间的钦天监与翰林院,收藏着自太古洪荒以来,三界之内几乎所有的仙法、道藏、异闻、图录。
阁楼高九千九百九十九丈,共分九层,通体由一种温润的白玉铸就,其上铭刻着密密麻麻的静心符文与防御阵法。
寻常仙神,莫说进入,便是靠近百里,都会被那股浩瀚的文思道韵给冲刷得头晕目眩。
陆长青施展着“正立无影”,身形如同一缕清风,悄无声息地绕过了巡逻的天兵,穿过了层层叠叠的守护仙阵。
这些阵法虽然精妙,但在他如今堪比准圣的实力面前,却如同虚设。
他轻易便找到了阵法的薄弱节点,一步踏出,便已身在阁中。
一股混杂着书卷、墨香、以及岁月沉淀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
阁内空间远比外界看起来要宏大,乃是用了须弥芥子之术。
一排排高达千丈的巨大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静静矗立。
书架之上,从竹简、玉册、兽皮,到闪烁着各色光华的仙家典籍,琳琅满目,浩如烟海。
陆长青并未急着去翻阅,而是先行观察此地的人员。
他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身份,才能在这里长时间地停留。
很快,他便发现,这文渊阁虽大,看守却异常松懈,或者说,是自信到了极点。
除了门口的守卫,偌大的阁楼内,竟然只有寥寥数名负责整理典籍的仙官。
陆长青神念微动,轻易便从一名仙官的脑海中,窃取了一份空白的身份玉碟和相应的法力烙印方式。
他寻了个无人的角落,虚构了一个“下界飞升,被东极帝君分配至此的散仙”身份,为自己伪造了一份天庭仙籍。
做完这一切,他才好整以暇地走进了主殿,主殿之中,却只有一个仙人在。
那人正坐在一张由整块温玉雕琢而成的书案后,低头专注地看着一卷泛黄的经文。
陆长青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只见那仙人一头长发青丝如墨,面容俊朗,丰神如玉。
他身穿一件裁剪得体的玄黄道袍,衣角用金线绣着祥云纹路,简约而不失高贵。
陆长青心中暗道,此人,应该就是这道经阁的看管者了。
他上前一步,微微稽首:“在下东极妙严宫校书郎‘青玄’,奉天尊之命,前来整理古籍,特来向仙长报备。”
那仙人闻声,缓缓抬起头,星辰般的眸子在陆长青身上扫过。
陆长青神色不变,气息沉稳,任由对方打量。
“东极妙严宫?”此人放下书卷,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青华大帝已有数万年未曾派人来此了。也罢,既有法旨,你便自去吧。诸多典籍,你自取。”
他挥了挥手,似乎并不想多言,目光又落回了手中的书卷上。
陆长青应了声“是”,便转身离去。
他来到一排排书架前,开始了他的“扫货”之旅。
他如今的元神何其强大,神念一扫,便有成千上万册典籍的内容被烙印于心,再由武道神意自行推演、归纳、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九转玄功》、《三花聚顶法》、《五气朝元诀》、《太清元光》……
无数玄奥的仙法,在他脑海中流淌,化作了完善武道的资粮。
时间就在这无声的翻阅中缓缓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陆长青的目光,被一道身影所吸引。
那是在文渊阁三楼的一处角落。
一名仙人,正盘膝坐在一堆古老的玉简前,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兽皮,看得津津有味。
那仙人看起来很年轻,面容英俊得有些过分,一头如雪的白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垂在身后。
他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杏黄色道袍,衣角和袖口处绣着几朵祥云,针脚细密,看得出主人的爱惜。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
剑眉之下,是一双灿若星辰的眸子,明亮、清澈,又带着一丝洞悉世事的沧桑。
当他专注于书卷时,那双眼睛里仿佛有日月轮转,大道生灭。
陆长青对他产生了一丝好奇。
在天庭这等规矩森严,人人各司其职的地方,如此沉浸于书海,甚至有些“不务正业”的仙人,实属罕见。
而且,此人身上有种很特别的气质。
既有仙家的飘逸出尘,又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人间烟火气。
仿佛他不是天生高高在上的神只,而是从凡尘俗世中,一步一个脚印,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今天。
陆长青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观察。
他发现,这个白发仙人看的书很杂。
有时候,他会看那些阐述天地至理的无上道经,一看便是数日,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有时候,他又会翻阅那些记录着上古神魔大战的秘闻,看到精彩处,会抚掌赞叹,眼露神往。
但更多的时候,他看的,竟然是那些记录在案的,凡人历尽磨难,最终飞升成仙的故事。
每当看到这些,他脸上的表情就会变得格外柔和,那双星辰般的眸子里,会流露出一丝欣慰,一丝感慨,甚至是一丝……羡慕。
仿佛在那些凡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