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593章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

第593章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七零,嫁个弟弟被包养 我,京圈太子爷,外号活阎王 我靠炼器炼丹在修仙文里C位出道 诱娶小可怜,京圈太子跪地吻孕肚! 穿越之八路军的传奇征程外传 假面骑士帝骑:消失的原本结局 诡异封神:从道观撞东皇钟开始 重生83:长白山上采参忙 道士被离婚,无数女神来撩我 传奇星虎力量

桓温听说赵国大乱,就出兵驻扎在安陆,还派手下将领们去谋划进军北方。赵国的扬州刺史王浃献出寿春投降,西中郎将陈逵顺势进驻寿春。这时候,征北大将军褚裒上奏章请求讨伐赵国,而且当天就宣布进入戒严状态,大军直指泗口。朝廷里大家讨论觉得褚裒这人身份重要、责任重大,不适合孤军深入,最好先派小股部队去试探。

褚裒却上奏说:“之前已经派前锋督护王颐之他们直接去彭城了,后来又派督护麋嶷进驻下邳。现在就该赶紧发兵,营造出强大的声势来。”到了秋天七月,朝廷给褚裒加了个征讨大都督的头衔,让他督管徐、兖、青、扬、豫这五个州的军事事务。褚裒带着三万大军,直接就朝彭城开拔,北方的老百姓每天都有上千人来投降归附。

这时候,朝廷上下和民间都觉得收复中原那简直是指日可待了。可就有个光禄大夫蔡谟,偷偷跟自己亲近的人说:“胡人被灭掉那确实是大好事,不过我怕这反而给朝廷带来麻烦。”别人就问:“为啥这么说呀?”蔡谟就解释:“能够顺应天命、抓住时机,把老百姓从艰难困苦中解救出来的,那得是超级厉害的圣人或者英雄才行,一般人啊,最好还是估量估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就看现在这情况,恐怕不是当下这些能人能搞定的,肯定会各种折腾,搞得老百姓疲惫不堪,就为了满足他们的想法。到最后发现自己能力不行,钱财花光、力气使尽,智慧和勇气都没了,那能不给朝廷带来忧患嘛!”

鲁郡有五百多户老百姓一起起兵归附东晋,还向褚裒求援。褚裒就派部将王龛、李迈带着三千精锐士兵去接应。结果赵国的南讨大都督李农带着两万骑兵,和王龛他们在代陂打了一仗,王龛这些人被打得大败,全都死在了赵国手里。八月的时候,褚裒没办法,只能退兵驻扎到广陵。陈逵听说这事儿,就把寿春积攒的物资都烧了,把城毁了然后逃回东晋。褚裒上奏章请求给自己降职处罚,朝廷下诏不同意,只让褚裒回到京口镇守,还解除了他征讨都督的职务。当时河北地区大乱,有二十多万老百姓想渡过黄河来归附东晋,可正好赶上褚裒已经退兵回去了,东晋这边的威势够不着,这些老百姓就没办法脱身,最后几乎都死光了。

赵国的乐平王石苞打算带着关右的人马去攻打邺城,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人坚决劝阻,石苞一生气,就把石光等一百多人都杀了。这石苞这人又贪心又没谋略,雍州的豪杰们一看就知道他成不了事儿,就都派人去告诉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一听,就带着人马赶过去了。

杨初出兵袭击赵国的西城,还把西城给攻破了。九月的时候,凉州的官员们一起上奏,请求封张重华为丞相、凉王,还兼任雍、秦、凉三个州的州牧。这张重华经常把钱财布帛赏赐给身边的宠臣,还特别喜欢下棋赌博,政事都荒废了不少。从事索振就劝他说:“先王以前日夜勤劳节俭,就为了充实国库,就是因为仇还没报,一心想着平定天下呢。殿下您刚继位的时候,强大的敌人步步紧逼,多亏拿出丰厚的奖赏,才让战士们拼死效力,勉强保住了国家。现在积蓄都空了,敌人还在,怎么能随便把东西浪费在没功劳的人身上呢!以前汉光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务,奏章送到朝廷,当天就回复,所以才能成就中兴的大业。现在奏章都积压着,动不动就过了好几个月,下面的情况没法向上传达,那些沉冤的人被困在监狱里,这可不像英明君主该干的事儿啊。”张重华听了,赶紧道歉。

司马勋从骆谷出兵,把赵国的长城戍给攻破了,然后在悬钩这个地方安营扎寨,离长安只有二百里地。他派治中刘焕去攻打长安,还杀了京兆太守刘秀离,又攻下了贺城。三辅地区的豪杰们很多都杀了当地的太守县令来响应司马勋,一下子就有三十多个据点响应,人马加起来有五万。赵国的乐平王石苞没办法,只能放弃攻打邺城的计划,派手下将领麻秋、姚国等人带兵去抵挡司马勋。赵国皇帝石遵派车骑将军王朗带着两万精锐骑兵,名义上是去讨伐司马勋,实际上是趁机把石苞劫持到邺城。司马勋一看自己兵力少,又害怕王朗,就不敢前进了。到了冬天十月,司马勋放弃悬钩,攻下宛城,杀了赵国的南阳太守袁景,然后又回到梁州。

当初,赵国皇帝石遵从李城出发的时候,对武兴公冉闵说:“好好干!事儿办成了,就立你当太子。”结果后来却立了石衍当太子。冉闵觉得自己功劳大,就想掌控朝廷大权,石遵没答应。冉闵这人向来勇猛,还立过不少战功,不管是胡人将领还是汉人老将,都挺怕他的。冉闵当上都督,掌握了朝廷内外的兵权后,就开始安抚殿中的将士,还上奏把他们都封为殿中员外将军,赐爵关外侯。石遵一开始也没怀疑,就是把将士们的表现分了好坏等级,想打压一下冉闵,这下大家都又气又恨。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就劝石遵慢慢削弱冉闵的兵权,冉闵心里就更不爽了,孟准这些人都劝石遵干脆把冉闵杀了。

【内核解读】

这段东晋与后赵(石赵)的权力博弈片段,堪称“理想与现实碰撞”“决策与责任绑定”的古代政治军事缩影,放在今天看,仍能提炼出不少关于战略认知、领导力、权力平衡的现实启示——

“热血北伐”的教训:脱离实力的“正义性”,只会变成灾难

褚裒北伐的闹剧,本质是“舆论裹挟下的冒进决策”。朝野上下被“收复中原”的政治正确冲昏头脑,忽略了两个核心问题:

--自身实力的“虚”:东晋偏安多年,军队缺乏实战协同,褚裒既没有详细的前线侦查,也没有后续援军部署,只靠“百姓归附”的表面声势就贸然出兵,本质是把“民心向背”等同于“战场胜势”;

--责任意识的“缺”:他派3000人接应鲁郡百姓时,完全没预判后赵骑兵的突击能力,导致部众全灭;退兵时更没考虑黄河以北20多万依附者的安危——所谓“北伐”成了“拉人垫背”,暴露了古代官僚“以政治名声为先,以民生性命为后”的致命短板。

而蔡谟的冷静预判,恰恰戳中了核心:任何“宏大目标”都必须匹配“可行性评估”。放到今天,这就像企业不顾现金流盲目扩张、团队不顾能力硬接项目,最终只会“为了面子丢了里子”,还连累跟着自己的人。

张重华的“执政警示”:领导者的“小放纵”,是团队的“大危机”

张重华作为凉州之主,犯了典型的“守成者陷阱”:

--赏罚失据,消耗公信力:把国库钱财随意赏赐宠臣,本质是“用私人感情替代制度规则”——当年他爹攒钱是为了“备战”,他花钱却是为了“讨好”,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沉迷享乐,荒废核心业务:下棋赌博、积压奏章,导致“下情上达不畅、冤狱积压”,这和今天的管理者沉迷“办公室政治”“摸鱼摆烂”,无视团队流程、员工诉求如出一辙。

索振的劝谏点破了关键:领导者的“勤”与“明”,不是“个人美德”,而是“岗位责任”。汉光武帝“当天批奏章”的例子,放在今天就是“及时响应团队问题、快速决策核心事务”——越是手握权力,越不能把“懈怠”当“随性”,否则再厚实的“家底”也会被败光。

司马勋的“投机困局”:没有根基的“趁乱出击”,终是昙花一现

司马勋借后赵内乱出兵,看似抓住了机会,实则是“无规划的投机”:

--战略短视:攻破长城戍、逼近长安时,既没联合三辅豪杰建立稳固据点,也没估算后赵援军的实力,等到王朗带骑兵来,立刻陷入“兵力不足、退路不稳”的被动;

--目标模糊:从攻长安到退宛城,再回梁州,全程像“打游击”,没有“占据地盘、安抚民心”的长远打算——本质是“为了立功而打仗”,不是“为了成事而谋划”。

这像极了今天的“跟风创业”“盲目投资”:看到市场有缺口就冲进去,却没做产品定位、供应链规划,等到行业巨头反击,只能草草退场——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想捡漏的人”。

冉闵与石遵的“权力死局”:失信与制衡缺失,必然引爆冲突

石遵与冉闵的矛盾,是“权力游戏中最经典的作死组合”:

--石遵的“信用破产”:许诺“成事立太子”,转头却立石衍,本质是把下属的“卖命”当成“理所当然”——这种“画饼不兑现”的操作,放在今天的团队里,只会让核心成员彻底寒心、离心离德;

--对实力派的“错误制衡”:石遵既忌惮冉闵的勇猛兵权,又没拿出“分化拉拢、制度约束”的策略,反而听孟准的话“想杀就杀”,等于“逼反”最强助力;而冉闵的“恃功骄纵”,也暴露了“有兵权无政治智慧”的短板——只懂靠武力施压,不懂构建权力同盟。

这揭示了一个永恒规律:权力的稳定,要么靠“信用绑定”,要么靠“制度制衡”。无论是古代君臣,还是今天的上下级、合伙人,一旦“许诺不算数、制衡没章法”,再稳固的关系也会崩裂。

结语:这段历史的“现代镜像”

褚裒的“冒进”、张重华的“懈怠”、司马勋的“投机”、石遵与冉闵的“互坑”,本质都是“认知错位”:要么高估自己的能力,要么低估责任的重量,要么错判权力的逻辑。

放到今天,小到个人职场决策、团队管理,大到企业战略、组织协作,其实都在重复类似的考题——所谓“以史为鉴”,就是要从这些古人的“翻车”里学会:理想要落地,决策要理性,权力要守规,责任要扛住。否则,再“顺的时机”也会浪费,再“强的牌面”也会打烂。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疯了!冷戾权臣哭着求娇娇疼疼他 快穿:宿主她恃宠而娇 我的右眼是神级计算机 团宠四宝大佬,总裁夫人的马甲又爆了 小公主又去倒腾暴君们的后宫了 快穿之宿主别吃了 校草的蜜宠甜心 暴君,小公主又把您寝殿炸了 陆少:你家小祖宗马甲又爆了 死心后,豪门前任跪求我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