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和二年(公元327年,丁亥年)
春天,正月的时候,朱提太守杨术和成汉将领罗恒在台登干了一仗,杨术没打过,挂了。
夏天,五月甲申初一,发生了日食。
赵国的武卫将军刘朗带着三万骑兵去仇池偷袭杨难敌,没成功,抢了三千多户人家就撤回去了。
张竣听说赵兵被后赵打败了,就把赵国封给他的官爵都扔一边,又自称晋的大将军、凉州牧。他派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人,带着好几万人马,往东和韩璞会合,去攻打赵国秦州的各个郡。赵国的南阳王胤带兵来迎战,在狄道驻扎。枹罕护军辛晏赶紧向张竣告急。秋天的时候,张竣派韩璞、辛岩去救辛晏。韩璞带着部队走到沃干岭。辛岩想赶紧开打,韩璞说:“从夏末开始,天上的日月星辰变了好几次,可不能轻举妄动。而且刘曜和石勒正打得火热,胤肯定没办法长时间跟咱们耗着。”于是就和胤隔着洮水对峙了七十多天。冬天,十月,韩璞派辛岩去金城督运粮草,胤知道后说:“韩璞的人是咱们的十倍。咱粮食不多,耗不起。现在他们分兵去运粮,这是老天爷给咱机会啊。要是打败辛岩,韩璞他们自己就乱套了。”于是带着三千骑兵在沃干岭偷袭辛岩,把辛岩打败了,接着就逼近韩璞的营地,韩璞的军队一下子就崩溃了。胤乘胜追击,渡过黄河,攻下令居,杀了两万人,又占领了振武,这下河西的人都吓坏了。张阆、辛晏带着几万人向赵国投降,张竣就这么丢了黄河以南的地盘。
庾亮觉得苏峻在历阳,迟早得整出乱子,就想下诏把他召回来,还去问司徒王导的意见。王导说:“苏峻这人又多疑又阴险,肯定不会听诏,不如先忍着他。”庾亮却在朝堂上说:“苏峻这人心肠坏得很,早晚得反。现在召他回来,就算他不听话,造成的危害也小;要是再拖几年,就更管不住他了,就像汉朝时的七国之乱一样。”大臣们都不敢反驳,只有光禄大夫卞壸站出来反对说:“苏峻手里握着强兵,离京城又近,半天就能打到这儿。一旦出事,很容易就局势失控,可得好好想想啊!”庾亮不听。卞壸知道这事儿肯定得搞砸,就给温峤写信说:“元规(庾亮字元规)召苏峻的主意已定,这可是国家大事。苏峻已经有反心了,还召他,这不是加速灾祸到来嘛,他肯定会对朝廷下狠手。朝廷虽然看起来威风,但不知道能不能抓住他;王公(王导)也是这么想的。我跟庾亮争得可激烈了,但是没办法。本来指望你在外能当外援,现在却后悔你不在这儿,没办法一起劝他停下来,说不定我也得跟着遭殃了。”温峤也多次写信劝庾亮别这么干。满朝上下都觉得不行,庾亮就是不听。
苏峻听说这事儿后,派司马何仍去跟庾亮说:“让我去外面带兵打贼,不管多远我都听指挥,但是让我回朝廷辅政,我真干不了。”庾亮不答应,还召北中郎将郭默回来当后将军,兼任屯骑校尉,让司徒右长史庾冰当吴国内史,都带着兵防备苏峻。庾冰是庾亮的弟弟。然后朝廷下了个看起来挺优厚的诏书,召苏峻回来做大司农,还加封散骑常侍,赐位特进,让他弟弟苏逸代替他统领部队。苏峻上奏表说:“以前明皇帝亲自拉着我的手,让我去北边打胡人。现在中原还没平定,我哪敢就贪图安逸!求您给我青州地界的一个荒郡,让我能继续为朝廷效力。”庾亮还是不答应。苏峻装备都准备好了,准备接受征召,但又有点犹豫。参军任让对苏峻说:“将军您请求去荒郡都不答应,现在这形势,恐怕没活路了,不如带兵自保。”阜陵令匡术也劝苏峻造反,苏峻就决定不听朝廷的命令了。
温峤听说后,马上想带着人去保卫建康,三吴地区也有人想组织义兵。庾亮都没同意,还写信给温峤说:“我担心西边的敌人,比担心苏峻还厉害,你可别越过雷池一步。”朝廷派使者去劝苏峻,苏峻说:“朝廷说我要造反,我还能有活路吗!我宁愿在山头看着廷尉,也不能让廷尉在山头看着我。以前国家危险得像累起来的鸡蛋,要不是我,根本撑不下去;现在狡兔死了,就该烹猎犬了。我只能拼死报复出主意的人!”
苏峻知道祖约对朝廷一肚子怨气,就派参军徐会去拉拢祖约,邀请他一起讨伐庾亮。祖约高兴坏了,他的侄子祖智、祖衍也都劝他答应。谯国内史桓宣对祖智说:“本来是因为强大的胡人还没消灭,咱们应该齐心协力去讨伐。要是使君(祖约)你想当霸主,为啥不帮着国家去讨伐苏峻,这样威名不就有了。现在却要和苏峻一起造反,这能长久吗!”祖智不听。桓宣去找祖约,说要见他,祖约知道他是来劝自己的,就拒绝不见。桓宣就和祖约断绝关系,不跟他一起干了。十一月,祖约派哥哥的儿子沛内史祖涣、女婿淮南太守许柳带兵和苏峻会合。祖逖的老婆是许柳的姐姐,她坚决劝阻,祖约也不听。朝廷又任命卞壸为尚书令,兼任右卫将军,让会稽内史王舒代行扬州刺史的职责,吴兴太守虞潭都督三吴等几个郡的军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