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王浑、王濬还有琅邪王司马伷都已经打到吴国边境附近啦。吴国的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全都把印玺符节送过去向王浑投降。吴国皇帝孙皓采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策,分别派使者带着书信给王浑、王濬、司马伷,请求投降。孙皓还给他的大臣们写了封信,狠狠责备了自己,而且说:“现在大晋平定治理天下,正是有本事的人施展才华的时候,大家别因为改朝换代,就没了志向。”使者先把玉玺送到了琅邪王司马伷那儿。
壬寅日,王濬的水军经过三山,王浑派人送信,叫王濬暂时过来商量事儿。王濬却扬起船帆,直接朝着建业开去,还回复说:“风太大,船停不下来啊!”就在这一天,王濬带着八万士兵,战船相连有百里之长,敲锣打鼓地开进了石头城。吴国皇帝孙皓反绑双手,拉着棺材,到军营门口投降。王濬解开他的绑绳,烧掉棺材,把孙皓请进来见面。这下,晋军收缴了吴国的地图户籍,总共拿下四个州,四十三个郡,五十二万三千户人家,二十三万士兵。
朝廷听说吴国已经被平定,大臣们都跑来给皇帝祝贺,祝皇帝长寿。皇帝拿着酒杯,流着眼泪说:“这可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骠骑将军孙秀却不祝贺,朝着南方流着泪说:“当年讨逆将军(孙策)二十来岁就凭一个校尉的身份开创基业,可现在后主却把整个江南都给丢了,祖宗的宗庙、先帝的陵墓,都要变成废墟了。老天爷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在吴国还没被攻下的时候,大臣们大多觉得不能轻易进军,只有张华坚持认为肯定能攻克。贾充上奏表说:“吴国的地盘不可能一下子全平定,现在正是夏天,长江、淮河一带地势低洼潮湿,肯定会流行疾病,应该召回各路军队,以后再做打算。就算把张华腰斩了,都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皇帝说:“这本来就是我的意思,张华只不过和我想法一样罢了。”荀勖又上奏,说应该按照贾充的奏表办,皇帝没听他的。杜预听说贾充上奏请求撤兵,赶紧快马送来奏表,坚决反对,等使者到了轘辕的时候,吴国已经投降了。贾充又惭愧又害怕,跑到皇宫请罪,皇帝安抚他,没追究。
夏天,四月甲申日,皇帝下诏赐给孙皓归命侯的爵位。
乙酉日,宣布大赦天下,改了年号。还搞了个全国狂欢,一连庆祝五天。派使者分别到荆州、扬州去安抚百姓,吴国原来州牧、郡守以下的官员都不更换,废除那些苛刻的政策,全都采用简单易行的办法,吴国人可高兴了。
滕修去讨伐郭马,还没成功呢,听说晋国攻打吴国,就带着人马赶去救援,到了巴丘,听说吴国已经灭亡,就穿着白色丧服,流着眼泪,又回去了。他和广州刺史闾丰、苍梧太守王毅各自送上印玺符节请求投降。孙皓派陶璜的儿子陶融拿着他的亲笔信去劝陶璜,陶璜哭了好几天,也送上印玺符节投降了。皇帝让他们都官复原职。
王濬往东进军的时候,吴国各个城池的守军大多望风归附,只有建平太守吾彦坚守城池不投降,听说吴国灭亡了,才投降。皇帝任命吾彦为金城太守。
一开始,朝廷特别尊重宠爱孙秀、孙楷,想通过他们招来吴国人。等吴国灭亡后,孙秀被降为伏波将军,孙楷被降为渡辽将军。
琅邪王司马伷派使者把孙皓和他的宗族成员送到洛阳。五月丁亥初一,孙皓到了洛阳,他和太子孙瑾等人光着脑袋,反绑双手,到了东阳门。皇帝下诏让谒者去解开他们的绑绳,赐给他们衣服、车马,还给了三十顷田地,每年给的钱粮、丝绵绢帛都特别丰厚。封孙瑾为中郎,孙皓其他几个被封为王的儿子都封为郎中,吴国原来有名望的人,根据才能提拔任用。孙氏的将领官吏渡江到北方的,免除十年赋税徭役,老百姓免除二十年。
庚寅日,皇帝到殿前平台,召集文武百官、各地使者,连国子学的学生都参加了。皇帝召见归命侯孙皓和吴国投降的人,孙皓登上大殿,磕头行礼。皇帝对孙皓说:“我设这个座位等你,都等了好久啦!”孙皓说:“我在南方,也设了这样的座位等陛下您呢。”贾充对孙皓说:“听说你在南方的时候,挖人家眼睛,剥人家脸皮,这算什么刑罚啊?”孙皓说:“做臣子的要是杀了他的君主,或者奸邪不忠,就用这种刑罚。”贾充一下子没话说了,特别惭愧,可孙皓脸上却一点都不羞愧。
皇帝不紧不慢地问散骑常侍薛莹,孙皓为什么会亡国。薛莹回答说:“孙皓亲近小人,滥用刑罚,大臣和将领们都觉得自身难保,这就是他亡国的原因。”过了几天,皇帝又问吾彦,吾彦回答说:“吴主英明杰出,宰相大臣也都贤能英明。”皇帝笑着说:“要是这样,怎么还会亡国呢?”吾彦说:“这是因为上天给吴国的福禄到头了,气数已经尽了,所以才被陛下您打败了呀。”皇帝觉得他说得挺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