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梧州府的临川县,有个男子名叫李善阳,此人聪明绝顶,勤奋好学,年仅二八便一举考中秀才。他出身富贵之家,家中良田千顷,商铺林立。但李善阳为人谦逊,心地善良,遇到有难之人,总是慷慨解囊,伸出援手。
自中秀才后,李善阳并未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逊,四处拜访名师贤达,以求学问上的精进。一日,他乘坐马车,带着书童阿顺前往临县,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老先生家中,李善阳虚心求教,许多往日里的疑惑都豁然开朗。临行前,他向老先生请教:“请问先生,一人欲成功,除学识之外,还需何物?”老先生微微一笑,答道:“善交益友,因一人之成功,离不开友人之助力。”李善阳铭记于心,向老先生深深一揖,告辞离去。
马车行驶在宽敞的官道上,突然阿顺猛拉缰绳,马车骤停,车厢内的李善阳险些栽倒。他忙问阿顺何事,阿顺回道:“少爷,前方路上躺着一人。”
李善阳闻言下车,与阿顺一同上前查看,只见路上躺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阿婆。阿顺道:“少爷,看这模样像是乞丐婆,咱们还是别管了吧。”李善阳闻言正色道:“此言差矣!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怎能因她乃乞丐便视而不见?”说罢上前探了探老阿婆的鼻息,发现尚有气息,便赶紧让阿顺帮忙将老阿婆抬上马车,送往医馆。
大夫检查后说道:“这位阿婆身受轻伤,又挨饿受冻,故而晕倒。我先施针让她醒来,再喂些米粥调养。”李善阳让阿顺买来米粥喂给阿婆,又询问其姓名住址。阿婆缓缓道:“我四海为家,无亲无故,你叫我刘阿婆便好。身上的伤是被人打伤的,唉,此事说来话长,不提也罢。”
李善阳知阿婆必有难言之隐,便不再追问。他见阿婆需要调养,便将她接至家中。
且说李善阳广交朋友之事传开,经友人介绍,他结识了一个名叫朱亚新的书生。这朱亚新虽也是富家子弟,却是个纨绔之徒,整日与三教九流之辈为伍。他见李善阳广受欢迎,便心生嫉妒,主动接近,企图模仿李善阳以博取关注。
李善阳浑然不知朱亚新的心思,与他成了朋友。二人时常一同出游,引得众多女子暗中倾慕,其中便有美貌如花的马翠兰。马翠兰对李善阳心生情愫,而李善阳却一心向学,未曾察觉。
朱亚新见马翠兰倾心于李善阳,更是嫉妒难耐,便生出一计。他利用认识的江湖术士学会易容之术,企图冒充李善阳玷污马翠兰。
一日,朱亚新易容成李善阳的模样,邀请马翠兰郊外踏青。马翠兰欣然前往,却不知此乃陷阱。到了郊外树林,朱亚新原形毕露,欲行不轨。马翠兰拼死反抗,却被朱亚新玷污。
古时女子视贞洁如命,马翠兰刚烈异常,羞愤之下悬梁自尽。马家人悲痛欲绝,将李善阳告上官府。恰巧那日李善阳正与名士讨教学问,有不在场证据。官府一时难以决断,只好让李善阳闭门等候。
一日夜晚,李善阳在花园散步时,忽见一白衣女子飘然而至。女子长发披肩,面色惨白,双眼赤红。李善阳吓得连连后退,定睛一看,竟是马翠兰!
“李善阳!你把我害得好惨!”马翠兰厉声喝道。李善阳慌忙解释:“马姑娘,你误会了!那日我一直与先生讨教学问,并非是我害你!”马翠兰却不听解释,张牙舞爪向李善阳扑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大喝传来:“哪里来的妖孽!竟敢害人!”只见一道黑影掠过,刘阿婆出现在眼前。她右手画圈念咒,左手撒出一把糯米,形成一个大圆圈将马翠兰困住。
刘阿婆对马翠兰道:“姑娘不必白费力气,你道行尚浅破不了我的阵法。”马翠兰怒道:“你为何要帮这个恶人?”刘阿婆道:“李善阳心地善良怎会是恶人?你们之间必有误会!”
经过一番询问得知,马翠兰曾在那人后背抓出伤痕,且那人胸前有块黑色星形胎记。李善阳闻言忙解开衣服道:“我后背并无伤痕且胸前也无胎记。”他忽然想起朱亚新胸前确有这样一块胎记,于是将此事告知刘阿婆。
刘阿婆闻言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姑娘你看清楚了并非李善阳害你而是那朱亚新!”说罢右手一挥撤去阵法道:“姑娘你本性不坏我不愿伤害你速速离去吧!”马翠兰向刘阿婆道谢后飘然而去。
李善阳感激涕零问道:“阿婆您到底是何人?竟有如此高深法术?”刘阿婆笑道:“我本是深山道观中的道士此次出山游历途中遇一妖道作恶我出手阻拦却被他打伤幸亏公子路过救了我今日便算报答救命之恩吧!”
李善阳闻言感慨万千道:“原来如此!老先生曾让我广交朋友难道错了吗?”刘阿婆道:“广交朋友并无错但须谨慎交友应交益友像那朱亚新这等损友交了只会害了自己!”李善阳连连点头称是。
后来朱亚新因受不了噩梦折磨前往县衙自首供出了一切。县衙将他打入大牢让其接受法律制裁。而李善阳则继续勤学苦读终于考取功名成为一方父母官。他为官清廉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人民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