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投的报复,如同冰冷的绞索,精准地套向了最脆弱的脖颈——林小山本人。
“沉锚”计划第三步,启动。
一夜之间,林小山这个名字,如同被投入滚油中的臭鱼烂虾,在滨城乃至更广的舆论场域里,迅速发酵、变质、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首先引爆的,是一则由“滨江财经观察”发布的“深度调查”报道。标题触目惊心:《起底“铁砣英雄”林小山:从暴富神话到财务黑洞的惊天骗局!》。文章图文并茂,详细“揭露”了林小山发迹的“真相”——利用一个来源不明的“神秘系统”,在极短时间内攫取巨额财富,其名下多个公司存在严重偷税漏税、非法集资、虚假注资等违法行为!报道甚至“贴心”地附上了税务局稽查通知书的模糊截图和几个“苦主”声泪俱下的控诉视频截图(面部打码,声音变调),声称被林小山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光了血汗钱!
紧接着,数十家看似独立、实则与滨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自媒体矩阵同步发力。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铁砣还是铁片?林小山工地闹剧背后的惊天阴谋!》
《抽骨髓?林小山才是最大吸血鬼!揭秘其非法人体实验资金来源!》
《0451粮库火灾疑云重重!林小山或是幕后黑手,为掩盖非法交易!》
《医院坠砣是自导自演?深度解析林小山团队的苦肉计与舆论操控术!》
文章内容极尽捕风捉影、移花接木之能事。将林小山早期利用系统信息差快速积累财富的经历,扭曲成非法金融诈骗;将他为工源集团奔走、试图在资本夹缝中为工人争利的努力,描绘成别有用心的煽动和非法集资;甚至将他重伤昏迷,也解读为“罪行暴露后畏罪自残”的苦肉计!那些精心挑选的、模糊不清的“证据”截图和“受害者”哭诉,如同沾了毒液的暗箭,精准地射向不明真相的公众。
滨投庞大的水军机器同步启动。在各大社交平台、新闻评论区、本地论坛,无数新注册的小号如同蝗虫过境,复制粘贴着统一的抹黑文案,对任何试图为林小山辩解的声音进行疯狂的围攻、谩骂、举报。关键词屏蔽、限流、删帖等手段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很快,“林小山 骗子”、“林小山 非法集资”、“林小山 吸血鬼”等词条,竟在滨投的强力推送和扭曲的“民意”裹挟下,硬生生挤上了热搜榜的末尾!
更阴毒的是线下。
林小山老家所在的偏远山村,突然来了几个西装革履、自称是“慈善基金会”和“真相调查记者”的人。他们带着精美的礼物和“沉痛”的表情,挨家挨户“拜访”林家的亲戚邻居,话里话外暗示林小山在城里犯了大事,欠了巨债,得罪了惹不起的大人物,连累老家的亲戚都可能被牵连。淳朴的乡亲们被吓得六神无主,林家年迈的爷爷奶奶更是当场昏厥,被紧急送医。
滨城医科大附院,林小山母亲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除了要日夜守着昏迷的儿子,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不断有陌生电话打到病房座机,接通后是冰冷的电子合成音,重复播放着“林小山欠债还钱”、“骗子家属不得好死”之类的恶毒诅咒。偶尔有不明身份的人在病房外探头探脑,眼神阴冷。林母本就脆弱的精神濒临崩溃,整日以泪洗面,守在儿子床边,如同守着随时可能熄灭的残烛,眼神空洞而绝望。
陈飞、老周等人试图去医院探望、保护,却屡屡被医院保安以“维护秩序”、“防止医闹”为由阻拦。滨投的触手,如同无形的泥潭,正一点点将林小山和他的至亲拖入绝望的深渊。
“地脉”在艰难地搏动。
滨城东郊码头仓库,气氛凝重如铁。老吴和老谢盯着屏幕上滨投铺天盖地的抹黑信息,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滨投这是要杀人诛心!”老谢一拳砸在控制台上,“想把小山彻底搞臭!让他就算醒了也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他们用的是阳谋。”老吴的声音带着冰碴,“利用信息差和资本的力量,扭曲事实,煽动情绪。普通老百姓很难分辨真假,尤其是那些被‘苦主’哭诉和‘证据’截图迷惑的人。”
“那我们怎么办?就看着他们泼脏水?”王大锤双眼赤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怀里还揣着那块硬盘残骸,像揣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泼回去!”老吴眼中寒光一闪,“他们用脏水,我们就用泥浆!启动‘地脉’反击预案!目标:滨投本身!把他们的脏事,用最土、最糙、但老百姓最能听懂的方式,传遍滨城的大街小巷!”
命令下达,“地脉”网络如同沉睡的根系,在滨城的底层土壤中悄然苏醒、蔓延。
第二天清晨,滨城最大的几个露天菜市场。
“哎,听说了吗?就那个砸铁砣的林小山,原来是个大骗子!欠了好多钱,还抽人骨髓卖钱呢!”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神秘兮兮地对肉摊老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