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了一段纹理最好的部分,韩云逸小心地切成小块,然后用车床加工成珠子。黄花梨的香味很特别,在加工过程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两个小时后,两串精美的黄花梨手串就做好了。珠子圆润饱满,纹理清晰,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一串他准备自己戴,另一串他决定送给那个商人,算是对他帮助的回报。
几天后,韩云逸再次穿越到80年代。
在约定的地点见到商人后,韩云逸把手串拿了出来。
“这是我用那块木头做的,送给你一串。”
商人接过手串,也没太在意,直接戴在了手上:“谢谢韩兄弟,手艺不错。”
两人一起坐火车去省城参加那个所谓的拍卖会。
火车上人很多,韩云逸和商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不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在他们对面坐下。这人一看就是做古董生意的,身上有种特有的气质。
中年人无意中看到了商人手上的手串,眼睛立刻亮了。
“这位老兄,你这串珠子…”中年人指着商人的手腕。
商人看了看自己的手串:“怎么了?”
“这是黄花梨吧?”中年人的声音有些激动。
“黄花梨?”商人一脸茫然。
中年人点点头:“没错,这就是难得一见的海南黄花梨!纹理这么好的,现在市面上很少见了。”
商人这才意识到韩云逸的眼力有多厉害,看向韩云逸的眼神都变了。
“韩兄弟,你这眼力…”商人压低声音。
韩云逸笑而不答。在80年代,黄花梨确实没什么人关注,但已经有少数行家开始注意到它的价值了。
中年人还在研究着那串手串:“老兄,这串珠子能转让吗?我出个好价钱。”
商人看了看韩云逸,摇摇头:“这是朋友送的,不卖。”
中年人有些失望,但还是掏出名片:“我叫王建国,在省城开古董店。如果你们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联系我。”
三个小时后,火车到了省城。王建国临走时还恋恋不舍地看了看那串手串。
韩云逸和商人打车来到了拍卖会的地点。这是市区一个老式宾馆的会议室,看起来很普通。
进了会议室,韩云逸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正规拍卖会,更像是个古董爱好者的交流聚会。
房间里摆了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些古董。参加的人不多,大概三十多个,年龄从四十岁到七十岁不等。
“韩兄弟,这就是我们的小聚会。”商人介绍道,“大家都拿出自己的藏品,互相交流。看中了就出价,价格合适就成交。”
韩云逸开始在各个桌子间转悠。这些东西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都是假货或者工艺品,但也有几件不错的东西。
在一张桌子前,韩云逸停下了脚步。桌子上放着一个青铜鼎,看起来很古朴。
“老板,这个鼎什么年代的?”韩云逸问桌子后面的老者。
“战国的。”老者很自信地说。
韩云逸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个鼎的铜锈很不自然,明显是后加上去的。而且器型也不对,战国时期的鼎不是这个样子。
“多少钱?”韩云逸明知是假货,还是问了一句。
“八千。”
韩云逸摇摇头,走向下一张桌子。
转了一圈下来,韩云逸只看中了两件东西:一个清代的白玉笔筒和一对民国时期的粉彩盘子。
白玉笔筒的成色很好,雕工也精细,要价1200元。粉彩盘子是一对,画工不错,要价800元。
韩云逸和两个卖家讨价还价,最终以900元买下了白玉笔筒,600元买下了粉彩盘子。
正在这时,会议室里突然有些骚动。
“快看!那个年轻人手上的手串!”
“天哪,那纹理太漂亮了!”
“绝对是老料黄花梨!”
韩云逸抬头一看,发现大家都在看自己手上的手串。
一个白发老者走了过来:“小伙子,你这串珠子…”
“黄花梨?”韩云逸装作不太懂的样子。
“没错!而且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老料!”老者眼睛发亮,“小伙子,这串手串能割爱吗?”
韩云逸摇摇头:“这是自己做的,有纪念意义。”
老者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我出五千块!”
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五千块在这个年代是很大一笔钱了,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
但韩云逸知道,这串手串在现代至少值五万以上。
“真的不卖。”韩云逸坚持道。
拍卖会结束后,韩云逸和商人走出宾馆。
“韩兄弟,你今天可是出风头了。”商人感慨道,“我都不知道你送我的也是这么贵重的东西。”
“朋友之间,不用计较这些。”韩云逸拍拍商人的肩膀。
两人在省城住了一晚,第二天准备回去。
在火车站候车时,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请问是韩先生吗?”中年男子很有礼貌。
韩云逸点点头:“你是?”
“我姓陈,是省文物局的。听说你手里有件好东西?”
韩云逸心里一惊,难道是昨天在拍卖会上暴露了什么?
陈先生看出了他的紧张,笑着解释:“别误会,我不是来查什么的。是王建国介绍我来的,他说你眼力很好。”
原来是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古董商介绍的。韩云逸松了口气。
“我们文物局有个项目,需要一些有眼力的人帮忙鉴定民间收藏的文物。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考虑一下。”陈先生递过一张名片。
韩云逸接过名片看了看:“陈志明,省文物局副局长。”
“报酬很丰厚,而且也是为文物保护事业做贡献。”陈志明继续说道。
韩云逸想了想,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有了官方背景,以后做古董生意也会方便很多。
“我考虑一下,过几天联系您。”
陈志明满意地点点头:“好,我等你的消息。”
回到小镇后,韩云逸把买到的那两件东西仔细包装好。这次穿越的收获不小,除了那些古董,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些有用的人脉。
那个商人已经成了他的固定合作伙伴,火车上的王建国是省城古董圈的知名人士,陈志明更是官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