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曼柠和小航回郑师长家。
小航的桶里空空如也,只装了一点沙子。
他见沈曼柠有庄红芳陪,就和小伙伴们去玩沙子了。
沈曼柠拎着桶,他跟着走在身侧,时不时就弯腰撅着屁股摸鱼,“哇,好大的鱼啊,小柠姐姐,你抓的吗?”
“给你。”沈曼柠见喜欢,把鱼抓到他桶里,又倒了一点水,不让鱼渴死。
小航拎着鱼一路玩回去。
嘿嘿!!
真好玩。
回到郑师长家,
张凤英也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她处理好早上的工作,提前两小时下班回来,顺便买了菜和肉回来。
沈曼柠不会做饭,只能帮忙打下手。
张凤英教她怎么处理海鲜。
得知她竟然不会做饭,有些诧异。
不过也正常,沈家家大业大的,早些年家里还有帮佣。
张凤英跟她说了一些推心置腹的话:“小柠啊,虽说咱们女人该享福就得享福,不能什么都大包大揽,但做饭是一项技能,会做饭走到哪都饿不着,学了对自己有好处。
虽说小陆会做饭,但他要经常出任务,没生娃可以去食堂吃,有了娃就不方便了。”
沈曼柠说,“嫂子说得对,我正打算学呢。”
上辈子她想做饭,但是医生工作强度高,根本没时间,这辈子体验上辈子没做过的事也挺好。
沈曼柠用刷子刷海鲜,缝隙的沙子都刷得干干净净。
这些好处理,沙虫比较难处理。
上辈子一拿手术刀习惯了手巧。
需要剪掉两端,挤出内脏和泥沙。
将沙虫外皮翻过来,冲洗掉黏液和杂质。
沈曼柠手指纤细,手巧灵活,一眨眼就翻了一条。
张凤英有些吃惊,“还是你们年轻人手快,我翻一条你就翻三条了。”
沈曼柠笑着恭维说,“都是嫂子教得好。”
“哪里、哪里。”一句话把张凤英哄得笑的合不拢嘴,教得更认真了。
把沙虫翻过来后又要用淘米水泡15分钟去沙。
15分钟后用流水冲净,确保无泥沙。
接着又用沸水快速烫10秒,更脆嫩,然后焯水,和泡软的粉丝一起蒸,加入姜丝去腥,再把蒜蓉撒上面。
两人在厨房忙活了一小时,饭菜差不多做好了。
还差一道清蒸鱼,正放在锅里煮。
郑师长和陆钧尧同时回来。
陆钧尧洗手,挽起衣袖进厨房帮忙。
张凤英,“小陆啊,我家老郑说你调的酱料好吃,麻烦你弄点海鲜酱料呗。”
南海岛喜欢鲜辣酸香酱配海鲜。
陆钧尧不仅做饭厨艺高,对蘸料配比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不麻烦,是我该做的,嫂子您辛苦了,剩下的我来吧。”
张凤英笑了笑,“我就忙了一小时,最辛苦的是小柠,一大早去海边又回来帮忙做菜,就差最后一道鱼了,待会熟了你把它端出锅。”
她端着菜出去,看到郑师长坐在木质沙发上歇息,想到陆钧尧一来就主动去厨房帮忙,再看看他在这当大爷。
跟人家差远了。
“老郑,你有空多跟人家小陆学学厨艺,你那厨艺我都不想说。”
郑师长,“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要求那么高干啥?我又不是当厨师的。”
“能吃但是不好吃,简直是糟蹋粮食。”
“难吃也吃完了,不算糟蹋。”
他们夫妻俩在客厅拌嘴。
而厨房内氛围温馨和谐。
沈曼柠帮忙剥蒜。
陆钧尧说,“媳妇儿,你早上去海边赶海又回来做饭,累了吧?要不你去歇着这里我来就好。”
“没事,不累,我今天学了好多东西,我高兴。”
她把早上的趣事跟陆钧尧分享。
陆钧尧一边干活一边听着,每句话都记在心里,媳妇儿喜欢赶海,以后有空一定陪她去。
拍小米椒,切柠檬,拍蒜,动作干脆流畅。
切好后,全部丢进一个大搪瓷盆里,再加生抽,白糖,葱花搅拌。
陆钧尧用筷子把蘸酱搅拌均匀,注意到她的脸有点红。
“脸都晒红了,去海边玩走走可以但为了捡东西就不必了咱们可以去买,不多于不远处,有个海鲜市场,那里有很多海货,什么都可以买到,而且还很便宜,不用票。”
“自己去捡和抓来的和买来的不一样,我也不会天天去,偶尔有空就去。”
就像那些爱好钓鱼的人,买几十斤大鱼不觉得稀奇。
如果钓到一条几十斤大鱼,兴奋到起飞。
背着在海边转几圈,又回城里转几圈,到家附近再转几圈,还要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
那种收获感和满足感和买来的不能比。
把鱼端出锅上桌。
张凤英冲隔壁喊了一嗓子,把小航喊回来吃饭。
全部人到齐,坐下,开动。
热腾腾的饭菜还冒着热气,饭菜摆盘整齐又精致,看着就有食欲。
郑师长不敢碰沙虫,等陆钧尧夹了一块,吃完才问道:“今天的沙虫没沙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