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都湖像一块巨大的、诱人的,被山神失手跌落的绿松石,静静嵌在群山的臂弯里。
湖水在高原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种近乎魔幻的透明度,倒映着层叠的原始森林和远处积雪的山尖。
几缕薄雾尚未散尽,缠绕在林间,让对岸的景色显得影影绰绰。
一辆ISUZU皮卡,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停在湖畔码头,李乐推开车门,一股清冽又带着草木腥味的高原空气瞬间灌入肺腑。
“诶,朋友,东西别忘了拿。”一头卷发,脸红红的司机探出身子,冲伸展着胳膊的李乐喊道。
“放心,不会,谢啦师傅。”李乐转身,一把从车斗里拎出箱子和背包,顺势扣上棒球帽。
“对了,师傅,这边码头坐船到对面,多少钱?”
“外地人十五,本地人两块,你提我,东旺的龚曲尼布,不收你钱。”
“哈,还有这说法?”
“放心,走了啊,回去的时候,提前给我打电话。”
“好嘞,路上慢点儿。”
“轰,呲啦~~~~”皮卡车一个掉头,加速,扬起一阵烟尘疾驰而走。
“呸呸!!”
李乐挥了挥手,朝湖边走了两步,目光掠过湖面,看向对面。
那里矗立着与自然格格不入却又奇异的融为一体的景象,一座由蛋壳形石屋,石屋不远处,几顶纯白色的帐篷像巨大的蘑菇般扎在草地上,在阳光下白得刺眼。
更远处,一片村落在树林中若隐若现,草顶的木屋,风格奇特,仿佛世界在现实中的投射。
湖边最扎眼的,是一艘锈迹斑斑的铁甲船,沉默地半搁浅在岸滩。
找了码头的人,提了东旺的龚曲尼布的名字,果真一分钱没要。
等了等,和几个当地的乡民,一起上了小船,向对岸驶去。
柴油马达喷出的青烟在湖面拉出细长的尾巴,随着距离缩短,对岸的景象从油画般的色块里挣脱出来,逐渐清晰,也愈发喧嚣。
刚一上岸,便扑面而来。
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发电机低沉的轰鸣、对讲机里短促的指令、以及道具组敲打木头的叮当声。
工作人员穿着厚薄不一的外套,背心,有的干脆光着膀子,扛着轨道、灯具、反光板在鹅卵石和草地上快速穿行。
场务在石屋和帐篷间小跑着铺设电缆,摄影助理则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昂贵的镜头。
整个场面看似忙而不乱,被一种无形的紧张节奏,还带着点儿目标明确的亢奋。
穿过忙碌的人群,最终在湖边临时搭建的一个简陋遮阳棚下停住脚步。
那里,一人正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张折叠椅上,嘴里叼着烟,缭绕的烟雾几乎模糊了他紧锁的眉头。
一条洗得发白的大裤衩和一件松松垮垮的背心,正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剧本,身体前倾,几乎要怼到坐在对面的人脸上,语速快得像连珠炮,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
“不对!这味儿就不对!” 粗犷沙哑的声音穿透现场的嘈杂,混合着急躁与执着的气息,“疯妈的鞋!那俩绣花鞋漂下来,能是随便打转儿吗?得是并列漂移!衣裳得张开,得特么有款儿!”
“得像她人还在里头似的!观众得先看见鞋,啪,就钉进眼里!这特么才叫带劲儿!”
“还特么钱?钱花哪儿不是花?花这儿才值,有人给咱掏钱,咱怕个屁!!”
“别废话,你丫赶紧的,再去弄十双,不,十五双,一模一样的鞋来。哪弄?我管你!”
“让道具组给我在河汊子里练!练到水流儿都听指挥为止!”
这人手指用力戳着剧本,仿佛要把那抽象的画面直接戳进现实。
从听到那句“有人掏钱”开始,李乐就拧起了眉毛,刚想出声,就又听到。
“还有这儿,这光,这光得再邪乎点!得像她心里那把火,烧得人发慌!扯寄吧什么淡,又不是让你们真去点林子,我是说那颜色,得艳丽,就曾老师画稿里的那种艳,不妖不骚的艳!”
“那帐篷,烧起来得像个大屁股飘上天,大屁股?就.....哎,陈老师,你转过来,看到没,就这样的屁股。”
“你大爷,姓姜的!”一个嘹亮的女声从棚子那头传出来。
“加戏的支出?老侯,咱这片子,就得是梳洗打扮好了才出来见人的角儿,不是脏乱差走路甩鼻涕的邋遢娘们儿,一会儿,你和我一起找曾姐聊聊....”
。。。。。。
“嗯哼,那什么,都在呐?”
小李厨子的一声咳嗽,仿佛让周遭喧嚣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遮阳棚下只剩下柴油发电机沉闷的嗡鸣和远处道具组零星的敲打声。
姜小军一扭头,就瞧见高壮的,遮住了眼光一道身影,等走近了,看到那张脸上挂着那副熟悉的、看似纯良无害实则暗藏机锋的“憨厚”笑容,手里还拎着个旅行包。
“哟!小乐?你不是在伦敦么?咋回来了?悄没声儿的!”
姜小军嗓门瞬间低了八度,带着点被抓包的讪讪,下意识地把手里快烧到过滤嘴的烟头扔在地上,拿脚拧灭,顺带,“擦,擦”往后扒拉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