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所说的花市,他们的住处附近就有一个。
这个花市不是很大,可花卉的品种不少。
其中就有兰花。
只是这时候已经是秋季,卖建兰的很少。倒是寒兰有不少人在卖。
苏婉说是要帮叶青挑选兰花,就真的和叶青出现在了花市。
她想了想,虽然寒兰不好养,可有她在,应该没那么容易死。
就这样,在苏婉的建议下,叶青买了盆细叶寒兰。
买完兰花,叶青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提议再逛一逛。
这个时候,花市里卖的最多的是菊花。除了菊花,还有些小金橘。也有一些石榴树,上面结满了小石榴。
苏婉在一盆石榴树前停下,她是不怎么喜欢花卉,可对这种盆栽还是很喜欢的。
尤其是这种石榴树,上面的石榴既能观赏,还能摘下来榨石榴汁。
叶青看到苏婉喜欢石榴盆栽,当即就问摊主,这石榴树要多少钱。
苏婉怕叶青替自己付钱,赶紧掏出了荷包。
叶青也没坚持,让苏婉一个人付了钱。
石榴盆栽没法抱回去,苏婉就雇了辆牛车,让人把石榴树先运回宅子。
她和叶青在花市又逛了一会儿。
石榴树运回来的时候,陈氏以为这是叶青买的,还以为他终于开窍了。
没想到苏婉回来后,才得知是她买的。
陈氏表现的更高兴了。
她笑道:“婉娘,你这石榴树买的挺好,你知道石榴有什么寓意吗?”
苏婉只是有些馋石榴汁,听陈氏这么一说,忽然想起石榴有种寓意,那就是多子多福。
她有些尴尬,“我就是觉得石榴好看。”
陈氏笑道:“确实好看。这树上结这么多石榴,一个个像是灯笼似的。”
叶青帮苏婉作画的事,陈氏已经知道了。
孙子在这件事上比儿子还能干,这让陈氏欣慰的很。
看来有孙子帮忙,这事说不定能成。
苏婉不知道陈氏在笑什么,只能去收拾那盆石榴树。
等苏二妹他们从面馆回来,也觉得苏婉买的这盆石榴挺好看。
苏二妹甚至也想要一盆。
“大姐,我听人说,买盆石榴放在家里,有多子多孙的意思。”
“我和童石成亲这么久了,我的肚子至今都没有动静呢!”
苏婉不信这个,但苏二妹既然眼馋这石榴树,她就给他们夫妻俩放了一天假。
“明天你们自己去花市,想买多少盆石榴都行。”
这段时间面馆不忙,苏婉自己休息了一天,就给他们夫妻俩也放了一天假。
面馆的生意是不大忙,但已经有了不少回头客。
除了绣庄的顾绣娘,还有第一个来的穷书生。
穷书生叫郭文。
郭文并不是京城人,他本来是陕西人,从小就跟着先生读书。只是后来参加科举,总是名落孙山。
二十岁那年,郭文父亲过世,家里的情况就不好了。
郭文为了生计,就给同乡人帮忙记账。同乡人要来京城做生意,他也跟着一起来了。
哪知道他们运气不好,同乡人带来的货物根本卖不掉,不免赔了许多。同乡人想着东山再起,就借了笔钱,哪知道钱刚到手不久,就被人偷了。
两重打击下来,同乡人直接气病了。
郭文一方面要筹钱给他治病,一方面要想办法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
幸好书肆的老板觉得他的字写的不错,给了他一份抄书的活计。
抄书是挣不了多少钱,起码能让他们混个温饱。
苏婉听说了郭文的遭遇,就问他们贩的是什么货物。
郭文说道:“我们贩的是荷花酒。听说连宫里的皇后娘娘都喜欢喝这种荷花酒。哪知道今年突然变了,这荷花酒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值,反倒是追捧起什么果酒。”
苏婉倒是知道一点原因,“我想荷花酒不受欢迎,应该是跟贵人们有关。以前皇后得宠,她喜欢的酒,京城的人就跟风喜欢。现在皇后失宠了,她喜欢的酒自然变得一文不值了。这果酒应该是宫里的贵妃娘娘所钟爱的。”
郭文也不是笨人,很快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
他不由叹口气:“我那同乡人原本想靠这荷花酒大挣一笔,没想到如今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苏婉觉得他们确实有点惨,就替他们出了个主意。
“既然京城的人不喜欢这荷花酒,你们就换个地方卖。再过几个月就要过年了,你们可以把这荷花酒包装成过年喝的祈福酒。反正其他地方也不知道这荷花酒受冷落的原因,你们大可以放心去卖。”
郭文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是他们如今缺少盘缠。
苏婉想了想,她记得来京的时候,陆镖头跟她提过,镖局里上上下下都喜欢喝酒。
每次来京城,他都会采买些酒水回去。
而陆镖头上次来见她的时候,也提过,他要再待几天才会回去。
苏婉便给了郭文一个地址,“你去找这个人,他是镖局的镖头,会采买些酒水回去。只要你们的酒水足够好喝,他肯定会掏钱买些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