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氏私人菜馆在网上发布了新的消息之后,不少对苏氏的宫廷菜都充满了期待。
晨光杂志社的主编欧阳华正握着手机,认真地看着预约细则。
上面写的很清楚,还配有流程图。
用户在“苏氏私人菜馆预约”小程序里进行用户登录,先要把个人信息里的姓名、手机号填好。
等到预约的时间,再点击“预约”按钮,之后选择要订的宴席规格,填写就餐人数,选择就餐时间跟用餐时段,最后提交信息。
这些都是必填项目,不仅要认真填,还要确保信息无误。
手机号的实名必须与填写的姓名一致,不然就会显示错误。
如此一来填写就很费时间。
欧阳华看完后,都不知道这样做是在增大抢购难度,还是在降低抢购难度。
而且选择午餐晚餐还有一个弊端,一共就十个名额。
午餐跟晚餐各5个,万一要是有顾客选择了午餐预约,但实际上午餐名额已经抢空,而晚餐又还有名额。
一旦信息提交显示无名额,就是直接失败错过。
不过欧阳华想了想又觉得这个可能性应该比较小。
按照目前苏氏的受欢迎程度,以网友们的凶残程度,就算是要填两道信息,大概率也是秒空。
像他这样本身就不善于抢购的人来说,预约更是难上加难。
得想个别的办法才行。
欧阳华刚放下手机,没多久就接到了来自家里老人家的电话。
屏幕上显示\"父亲\"两个字。
他立刻接起电话。
老爷子平时很少这个点打来。
\"爸,怎么了?\"
\"欧阳啊,\"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罕见地带着几分急切,\"你看看我刚给你发的照片,认不认识这是哪家餐厅?\"
欧阳华切换到聊天软件的对话框,看到父亲发来的一组九宫格照片。点开大图,是一场精致宴席的场景:青花瓷餐具、雕龙画凤的漆器食盒、几道造型别致的菜肴。
其中一张特写照片里,几颗鲍鱼被雕刻成玲珑塔的形状,层层叠叠,在灯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周围点缀着翠绿的菜心,宛如珊瑚环绕。
\"这是...玲珑鲍鱼?\"欧阳华脱口而出。
作为美食杂志的主编,他立刻认出这道传说中的宫廷手工菜。
\"对!老周刚发的朋友圈,说是参加一位老朋友的六十岁寿宴。\"
父亲的声音透着怀念,\"这雕工手法,跟我年轻时在京州遇见的一位御厨后人做的一模一样...\"
欧阳华滑动照片,突然在最后一张全景照的角落里僵住了。
那个穿着简约中式立领衬衫,正在为客人斟茶的侧影,不是苏浩泽是谁?
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好你个苏浩泽,说什么\"苏氏私人菜馆\"即将开业,让大家准备好预约。
结果这不已经在接私宴了?
\"爸,我可能知道这是哪家。\"欧阳华快速说道,\"是我一个朋友筹备的私人菜馆,主打宫廷菜。您要是感兴趣,我帮您问问能不能订位?\"
\"那太好了!\"父亲难得语气这么兴奋,\"最好能订到有'玲珑鲍鱼'的那套宴席。我记得当年那位老师傅说过,这道菜要选用大连鲍,雕刻前得先用特制高汤煨足十二个时辰...\"
听完父亲激动的讲解,欧阳华挂断了电话。
本来他就对苏浩泽要开的私人菜馆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现在又看到了这张九宫格的照片,心里立刻就冒出了一个念头。
做一期有苏氏私人菜馆的关宫廷菜采访。
众所周知宫廷菜是出了名的价格贵,又难做。
想要找到做到正宗的一家店,实在是有些难度。
普通大众对于宫廷菜的了解也不多,如果真的能做一期有关宫廷菜的内容,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想要买来看看。
大家最不缺的就是好奇心。
想到这里欧阳华立刻拨通了苏浩泽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一会才被接起,背景音里有轻微的碗碟碰撞声。
\"喂?\"苏浩泽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苏老板,恭喜啊!生意兴隆。\"欧阳华故意拖长声调,\"老先生六十岁的寿宴办得不错嘛,朋友圈都传遍了。\"
他不知道朋友圈里办寿宴的人家是谁,但是通过他父亲的话也能得知是给一位老人家贺寿。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怎么知道的?\"
“这事居然传的这么快,不愧是欧阳主编,人脉就是多。”
听到这话欧阳华轻笑一声,“不敢当不敢当,哪里是我的人脉,是我爸的老同事发了朋友圈,正好被我爸看到。\"他转了转手边的钢笔,\"老爷子对那道'玲珑鲍鱼'特别感兴趣,说跟他年轻时在御厨后人家里见过的一样。\"
苏浩泽的呼吸声明显一滞。\"你父亲...见过正宗的'玲珑鲍鱼'?\"
\"不仅见过,还能说出做法呢。\"欧阳华乘胜追击,\"说是要用大连鲍,煨十二个时辰,雕刻时刀要斜入四十五度...\"
\"停。\"苏浩泽打断他,\"欧阳主编,你打这通电话不只是为了跟我讨论菜谱吧?\"
欧阳华笑了:\"两件事。第一,我想给《美食天下》做一期有关宫廷菜专题,再给你做个专访。第二,想给我爸订两桌,就要老先生寿宴的那套菜单。\"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响,像是苏浩泽把什么工具放在了台面上。\"你知道那寿宴一桌的席面多少钱吗?你就打算订?再说了我也没说会接私人宴席...”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欧阳华出声打断:“苏老师,你就行行好吧。钱不是问题,主要是我爸已经惦记上了你的玲珑鲍鱼。就当是给我个面子,满足一下老人家的心愿。”
“好歹咱们也认识挺长时间,还合作了好几次,多少也有些交情。您就给开一次后门吧。”
欧阳华难得说几句软话,就连“苏老师”这样的称呼都喊了出来。
要知道往日基本上都是苏老板苏老板的叫着。
真是为了自家父亲,下足了诚意。
苏浩泽闻言迟疑了几秒,才缓缓开口,\"'玲珑鲍鱼'现在做不了,我手头没有合适的大连鲍。\"
金老爷子六十寿宴的那道'玲珑鲍鱼'已经是他施展了浑身解数从认识的供应商那里给淘来的。
一共就这么点,全用在了寿宴上,多一头都没有了。
\"少来这套,\"欧阳华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认真道:\"人家老先生的寿宴你都能接,咱们三年交情还换不来两桌?\"
\"那是试营业,只此一次。\"苏浩泽不由感到无奈,\"不过我确实在考虑要不要一个月接三场私宴,只是现在还没想好呢。
“你倒好,跟猫似的闻着味就追过来了,一开口就是玲珑鲍鱼这种难度的菜,还要给你整上两桌。你咋不上天呢?”
欧阳华转了转眼珠,换了个策略:\"苏浩泽,你知道我爸是什么人吗?退休前是民俗学教授,专门研究清代宫廷文化。他六十年代确实在一位御厨后人家里吃过正宗宫廷菜,这些年尝遍北京各大餐厅,就为了找当年的味道。\"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听到电话那头苏浩泽的呼吸节奏变了。
\"老爷子现在七十多了,最近体检有点小问题...\"欧阳华轻轻叹了口气,\"昨天突然看到老友朋友圈里的'玲珑鲍鱼',激动得跟什么似的。我就想圆他一个心愿...\"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欧阳华几乎能想象苏浩泽站在厨房里皱着眉头思考的样子。
“行行行,我这人最受不了打亲情牌的。”苏浩泽最终开口,声音软了几分,\"但是具体订在什么时候,还要等我通知。另外价格这块,我可是不会变的。一桌是十个人,按人头算价,一位就是1888元。你要是来的人少,也是这个价钱。
“至于'玲珑鲍鱼'我真是做不了,但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用'珊瑚鲍鱼'替代,造型相似,口感更软嫩,适合老人家。\"
欧阳华眼睛一亮:\"成交!那专访...\"
\"我这周是没空,要不就挪到你家老爷子来吃那天?\"苏浩泽正在为最后的开业做准备,实在没有什么精力跟时间来搞什么采访,\"马上私人菜馆就要开业,我正忙着呢。\"
“行,大忙人,只要你记着这两件事就成,别让我等太久啊。”欧阳华笑了笑,没有在追着苏浩泽问具体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肯定是要先避开开业的第一周。
这时候正是苏氏最热闹的时候。
“放心,我向来说话算话。”苏浩泽说着,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对了,还有一点我需要提前声明。采访归采访,你要是想要我当场表演做一道宫廷菜,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上网一搜宫廷菜能出现一堆的菜谱,但实际上那些菜谱真假难辨,有些即使是真的信息也不全。”
“那些所谓的'宫廷菜餐厅',为了迎合顾客和媒体,把传统改得面目全非。'玲珑鲍鱼'原本要用特定海域的鲍鱼,现在随便什么鲍鱼都敢用,雕刻手法简化到只剩个样子...”
“我不想因为这次采访,导致店里的宫廷菜菜品被泄露,那是我们家的心血。”
“我明白。”欧阳华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
他很少听到苏浩泽一口气说这么多话。
\"我愿意给你父亲做这顿饭,是因为他懂行。\"苏浩泽继续道,\"但如果你只是想要借着做一期宫廷菜的专访,让《美食天下》的读者产生好奇,继续喜欢这本杂志。”
“甚至可能会用那些漂亮的照片,神秘的故事,简化的食谱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其产生兴趣。那么很抱歉,我做不来这个。\"
欧阳华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作为媒体人,他当然明白读者需求,但作为苏浩泽的朋友,他也理解对方的坚持。
\"...我明白了。\"最终他妥协道,\"专访的事我会好好琢磨,不会让你难做的。不过,\"他话锋一转,\"我能带个拍照的摄影师吗?就记录一下一些镜头,不会拍下整个过程,需要保密的地方我也会按照要求进行剪辑删除。\"
\"欧阳华!\"苏浩泽的声音陡然提高。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矛盾,既想着把宫廷菜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品尝到。
却又不想暴露太多手里的底牌,以免给自己惹来麻烦跟怀疑。
毕竟他手里的宫廷菜谱是系统给的, 并不真的是老辈遗传下来的。
对外应付含糊几句还行,要是真追究起来也不好圆回去。
像是他招聘回来的厨房里的那些员工,全都是签订了保密协议,泄露步骤是要支付高额的赔偿。
而且苏浩泽也有意识的在规避一些关键的步骤跟调料,没有让人全都上手。
一道菜分成几个步骤,交给不同的人来处理。
从而避免一个人把整道菜给学会,泄露的可能。
宫廷菜哪怕只是有一个地方不对,味道就会有很大的差距。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大家对于宫廷菜的印象还停留在稀奇阶段的原因。
\"别急,听我说完。\"欧阳华急忙解释,\"是这样的,老爷子这些年一直在整理宫廷菜的资料,想出一本图册。如果你同意,这些照片可以供他私人收藏使用,绝不外流。\"
电话那头又陷入沉默。
欧阳华紧张地等待着,直到听见苏浩泽一声长长的叹息。
\"...只拍菜品,不拍我。照片使用权仅限你父亲个人收藏。\"苏浩泽顿了顿,\"还有,告诉你父亲,如果还记得当年'珊瑚鲍鱼'的吃法,请他带一把纯银小勺来。\"
欧阳华一头雾水:\"为什么?\"
\"到时候就知道了。\"苏浩泽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放下手机,欧阳华立刻给父亲回电。老爷子听说能吃到苏浩泽亲手做的宫廷菜,高兴得连声说好,还神秘兮兮地表示要准备一份\"特别的谢礼\"。
当晚,欧阳华处理完工作已是十一点。
他鬼使神差地打开电脑,搜索起\"宫廷菜珊瑚鲍鱼\"的资料。跳出的图片中,一道造型别致的菜肴引起他的注意——鲍鱼被切成珊瑚枝状,摆放在特制的高汤冻上,周围点缀着鱼子酱。
他放大图片,突然明白了苏浩泽那句话的意思。
这道菜的传统吃法是要用银勺轻轻敲碎表面的高汤冻,让汤汁缓缓渗入鲍鱼...
欧阳华笑着摇摇头,关掉电脑。
这个苏浩泽,对传统的执着简直到了偏执的地步。
但或许正是这份固执,才能让那些几近失传的宫廷菜得以原汁原味地重现吧。
他拿起手机,给苏浩泽发了条微信:【老爷子说要带一份特别的谢礼给你,跟宫廷菜有关。】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别是活鲍就行,我这水缸小。】
欧阳华噗嗤笑出声。
窗外,北京的夜空繁星点点。
他突然期待起下周那顿特别的晚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