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丙稳定了一下心神,语重心长的说道:“我真的不会杀你们的,因为丢人现眼的是恶梦,我杀你们干什么?杀了你们,我不是等于在自断手足吗?将来谁还愿意为我做事?这种事情,也只有恶梦这种人才能做得出来……”
“谢二王子不杀之恩!”
恶梦悻悻然地离开了。外丙不杀随从也是在恶梦的意料之中的。恶梦是心狠手辣之人,恶梦坚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绝对不能有妇人之仁!
中大夫巫轶的遗体被二王子外丙押运回了商国。商侯天乙闻听巫轶的死讯是老泪纵横,痛心不已!空桑儿伊尹、上大夫寿常、下大夫旬范还有庆辅和湟里且等人俱在场。商侯的长子太丁、三子仲壬也在其中。
商国的都城本来是在商丘,迁都亳城的庆辅提出来的。
庆辅建言说:“商丘土脉浮薄,非帝王之都,且三面距河,常有河溢之患。臣闻君侯之地,七十里即古帝喾之地。城南三十里就是帝喾之都亳城。自帝喾兴帝已经有六百多年了。臣望其气郁郁葱葱,乃王者之都。臣见君之圣明,可知天之生民,必有大主。今天下之民无主,非君而谁?愿迁都亳城,行王政以救天下之民。”
商侯闻听此言,心中一动,不置可否,问计于伊尹。
伊尹说:“王者之事,不能因循守旧,必须推陈出新。人自为之,天自与之。庆辅所言极是,迁都乃是好事。此时天下以乱,诸侯恃强凌弱,欺善怕恶,商丘之地城不高,池不深,土疏水滥,固当迁都。便不为天子,祖宗之祀也要保存呀!”
商侯的身体又是为之一振,觉得庆辅和伊尹言之有理,所以决定迁都亳城。
汤迁都亳城,是夏桀二十一年乙丑之元月。
诸侯大朝述职是要带上圭璧币帛户口和图籍的。古代官员都要定期进京述职的。
商侯天乙下令厚葬中大夫巫轶,善后事宜统统交给了长子太丁和空桑儿伊尹以及莱朱等人处理。
商国安葬了中大夫巫轶。
此后商侯天乙每日与伊尹、莱朱、庆辅和湟里且等人坐而论道。谈论天下大势!商侯天乙在积聚力量,蓄势待发!
这一日汴阳城传来了消息说蝗虫成灾了。
商侯天乙眉头一皱,因为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商侯天乙与诸位大臣商议如何处置灾情?上大夫寿常举荐由伊尹和莱朱前去查看赈灾。下大夫旬范还有庆辅和湟里且表示非伊尹和莱朱不可,只是湟里且加了一条,商侯的长子太丁应该一同前往。湟里且的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历练太丁,其深意也是不言自明。
湟里且和商侯想到一块去了,在自己的三个儿子当中,最有可能继承侯位的当然就是长子太丁了。
事不宜迟,空桑儿伊尹和莱朱、太丁等人即刻启程,前往汴阳城治理蝗灾去了。
伊尹、莱朱和太丁等人用时一日就来到了汴阳。伊尹的三个仆人神鸡大红、灵猫小灵和黑狗苟且寸步不离伊尹的左右。莱朱和太丁身边都有贴身侍卫跟随。在伊尹和太丁等人来到汴阳之前,亳城有太丁金屋藏娇的传闻,不知是真是假?
商侯天乙既然没有追究,别人自然不好多问。毕竟那是人家的私生活。不过太丁作为商侯的长子,为人处事还是要低调一些比较好的,否则会影响到他的政治前途的。也许这就是绯闻。
如果是绯闻的话,那就有炒作的嫌疑了。
不过很多事情都不会是空穴来风的。难道是有人故意放出风声,想要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世俗之人都会有私欲和贪念的。
蝗虫是直翅目蝗科动物的统称,蝗虫俗称“蚂蚱”,多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的干旱相伴而生,蝗虫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的地方。
蝗灾一般发生在夏季。
蝗虫主要吃的是谷子、水稻玉米、小麦等等农作物。蝗虫的主要生存地是地势低洼、草长莺飞处。
草长莺飞,多少听起来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浪漫。可是一旦和蝗灾联系起来,也就浪漫不起来了。
伊尹、莱朱和太丁等人面对着黑压压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他们都皱起了眉头。伊尹也是觉得纳闷,汴阳并没有经历大旱的年头,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蝗虫?他们亲眼目睹了蝗虫所过之处,所有的植物都变成了光杆司令。
天气干燥,气候炎热,骄阳似火。
蝗虫飞行扇动翅膀的声音和蝗虫啃食农作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天上地下以及农作物上面黑压压的到处都是蝗虫。它们除了会蹦,还会飞行。人们不是常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吗?
还有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
蚂蚱是可以吃的,但是你吃得过来吗?
蝗虫往人的身上脸上直撞,面对着迎面扑来的蝗虫,人们只好用手臂遮挡,几乎睁不开眼睛。
人在走路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踩死几只蝗虫。太丁蹙着眉头,我又杀生了!太丁虽然有一颗仁慈之心,当然不会象出家人那样的,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如果是蝴蝶会,那就更壮观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