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耐心解释赶尸道士之事,当百姓得知这神奇赶尸之术竟是汉王朱松所传,对朱松更是敬仰如神。
在他们眼中,此等手段已与仙术无异。
大军驻扎轮台城的三天里,陆续有十多个部落归降大明。
伊犁、阿勒泰等地的部落也派使者表示愿归顺大明,期望得到与轮台城同等的待遇。
西域局势在短短数日内迅速倾斜,向着对大明有利的方向发展。
大部分部落宣布归降,东察合台分崩离析,几近名存实亡。
三天后,哈密卫调拨的五千汉中军抵达轮台城驻防,而朱松与朱元璋则率大军继续向东察合台王都阿力麻里城进发。
……
北平燕王府,汉中军在西域大胜的消息已传至朱棣处。
吐鲁番首战,五万大军顷刻瓦解,令朱棣心生钦佩,自信若他领兵,亦能成就此功。
然老爷子心中唯有老九,似已将老四遗忘。
“沙漠平定者,乃燕王也!”
忆往昔,北征生擒北元太尉乃儿不花之时,朱元璋的赞誉犹响耳畔,却不过两年光景,世事已大不同。
“若汉中军能保持此战绩,西域三战皆捷,东察合台必亡,西域亦将安定。”
“唯一变数,乃帖木儿汗国与瓦剌部是否会出兵助东察合台。”
姚广孝心生感慨。
汉中军出征仅半月,吐鲁番已收入囊中,十余部落归顺大明,汉中军之威,朱松之果断,可见一斑。
姚广孝更精准洞察朱松用兵之道:吐鲁番至阿力麻里,三点一线若定,西域大局可安。
轮台城虽尚未传来捷报,但此战之关键,姚广孝早已预见。
轮台若失,西域大乱,东察合台政权名存实亡,阿力麻里亦将不保。
“哼,本王岂不能为之?”
“老爷子偏心太过!”
朱棣闻此,怒气冲冲。
“殿下自然有此能耐!”
姚广孝见朱棣气恼,唯有苦笑摇头。
他信朱棣能征西域,但断不如汉中军轻松。
装备上,燕军远不及汉中;战斗力上,汉中军更胜一筹。
“太子已从汉中返京。”
朱棣面色阴沉地问道:“那些朝中的老臣,怎会突然被罢官?老大是否已察觉我们的动作,以此警告我?”
自朱标返回应天府后,他安排在应天府的暗线秘密联络的文官,竟相继被革职,关入了锦衣卫的昭狱!
朱棣未曾料到,一向仁慈的太子朱标竟会如此行事,这更像是老皇上的作风!
“此事唯有太子心知肚明。”姚广孝正色提醒,“殿下近期还是保持低调为好。”
“我不甘心!”朱棣怒道,“老大明显站在了老九那边!”
“我就想不通,老大为何……”他话锋一转,“对了,朱允炆那边有何动静?”
姚广孝无奈苦笑:“吴王一直与黄子澄、齐泰等人通信,但太子回京后,这两人也被直接请出东宫,回翰林院养老了。”
连太子的亲儿子也未能幸免!东宫中支持朱允炆的旧臣,也全遭朱标清除!
“大哥真是心狠手辣!”朱棣咬牙切齿,“我竟越来越看不懂他!难道他宁愿皇位落入老九之手,也不愿传给亲儿子吗?”
“或许,我也该出去走走了。”姚广孝突然道。
“你要去何处?”朱棣皱眉问。
“北边。”
“与鞑靼深入交谈,或许能为殿下开辟新途径!”
“漠北战火重燃之时,殿下定能大展身手!”
姚广孝含笑解释。
朱棣听后,紧绷的脸色瞬间舒缓。
联手外族以增强自身实力,他朱棣并非初犯,不过是与鞑靼部共演一出戏罢了。
“你多加小心,本王会让张玉助你。”
朱棣略作思索,点头应允。
继续坐以待毙,皇位恐将遥不可及。
覆灭鞑靼对朱棣而言不难,但漠北荒凉,即使征服,那片不毛之地也无大用。
再者,生死关头,瓦剌部定会插手。
然而,老九正攻打西域,若他假戏真做,灭鞑靼,瓦剌未必敢轻举妄动,生怕汉中军灭东察合台后转而攻他们。
如此,汉中军西征反而助朱棣控制鞑靼,牵制瓦剌。
面对单独的鞑靼,朱棣信心满满。
历史上,他征讨漠北,从未想过彻底灭绝哪一部,总是维持微妙平衡。
但这种平衡在明英宗朱祁镇时已被打破,导致大明中后期瓦剌独大。
姚广孝的提议,让朱棣看到希望:
老九能收复西域,他朱棣为何不能收复鞑靼?
他要向父亲证明,汉王朱松能做到的,他燕王朱棣同样行!
……
西域。
朱元璋与朱松父子率汉中军,十日后抵达东察合台国都阿力麻里。
此刻,阿力麻里城已失去往日喧嚣。
各部族军队悄然撤离王城,鲜有人愿与王室共存亡。
黑的儿火者麾下仅剩八万兵马,其中三万随怯马鲁丁出征,城内守军唯余五万。
王公贵族惶恐逃窜,唯黑的儿火者一脉王室被强行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