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残留着星尘云的凉意,那触感像极了二十年前在亚马逊雨林触摸过的晨露,可视网膜上跳动的数据流却在时刻提醒他——这里是“碳硅共生体”构建的存在共振场核心区,不是任何有实体水汽的星球。
他眼前的女人还保持着记忆里的模样:卡其色冲锋衣袖口沾着泥点,马尾辫上别着枚磨损的银杏叶胸针,正是21世纪末那场植物灭绝灾难中,与最后一株野生云南蓝果树一同消失的研究者林野。刚才那句“你现在做的,就是我当年的梦想”还悬在空气里,可沈溯的神经突然被一阵尖锐的违和感刺痛——林野的左手始终插在冲锋衣口袋里,而他清晰记得,这位总爱用左手记录数据的研究者,当年在野外考察时从不会将惯用手藏起来。
“你当年在蓝果树保护区的最后一份报告,”沈溯刻意放缓语速,目光紧盯着对方的口袋,“结尾写着‘种子库的温控系统需要再调低0.5℃’,可后来我们找到的备份文件里,那个数值是1.2℃。”
林野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眼角的细纹似乎比记忆里淡了些。她抬手拂过鬓角,沈溯的瞳孔骤然收缩——她的手腕内侧,本该有一道被野蜂蛰后留下的浅褐色疤痕,此刻却光滑得像从未受过伤。“时间太久啦,”她的声音像被风揉过的磁带,带着细微的卡顿,“或许是我记错了,又或者……是你们找到的文件出了错?”
话音未落,共振场突然剧烈震颤。头顶的星尘云如同被搅乱的墨汁,原本均匀分布的光点开始向某个方向汇聚,形成一道旋转的黑色旋涡。沈溯腰间的碳硅共生体接口发出急促的蜂鸣,全息屏上跳出一行猩红警告:【场域稳定性跌破临界值,检测到未知意识入侵】。
他下意识地想去抓林野的手臂,却扑了个空。女人的身影像水汽般逐渐透明,唯有那枚银杏叶胸针在空气中留下一道金色的轨迹,最终嵌入黑色漩涡。“记得找……”林野的声音被撕裂成碎片,最后传入沈溯耳中的,只有半句模糊的“第三份备份”。
旋涡周围的星尘开始凝结成实体,沈溯发现自己站在了熟悉的实验室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墙壁上的安全出口标识、远处传来的离心机运转声,每一处细节都与他现在工作的“熵海研究中心”别无二致。可当他推开自己办公室的门时,却看见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的男人正坐在他的椅子上,背对着他翻阅文件。
“你不该在这里停留太久。”男人没有回头,声音却让沈溯的心脏骤停——那是他自己的声音,只是比现在更年轻,带着刚博士毕业时的青涩。
年轻版的“沈溯”缓缓转过身,沈溯看见对方的胸前别着枚一模一样的银杏叶胸针,而他的左手,正握着一份泛黄的纸质报告,封面上写着“云南蓝果树保护项目·第三份备份”。“存在共振场不是让你怀旧的地方,”年轻沈溯的手指在报告上敲击着,“你以为林野是来跟你告别?她是来提醒你,当年的灾难根本不是意外。”
走廊里突然传来脚步声,年轻沈溯迅速将报告塞进抽屉,按下了桌角的红色按钮。“他们来了,”他的眼神变得凝重,“记住,碳硅共生体的核心代码里,藏着21世纪的坐标。还有,别相信‘观察者’——”
“观察者”三个字刚出口,办公室的灯光突然熄灭。沈溯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等他再次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研究中心的医疗舱里。舱外,项目负责人陈默正盯着监测屏,眉头紧锁。“你在共振场里停留了7分23秒,超出安全时限两倍,”陈默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绷,“幸好共生体及时切断了连接,否则你的意识会被星尘云吞噬。”
沈溯挣扎着坐起来,医疗舱的玻璃上倒映出他的脸——眼角不知何时多了一道细纹,和刚才在共振场里看到的林野一模一样。“我见到了林野,还有年轻的自己,”他抓住陈默的手腕,“他们提到了第三份备份和观察者,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
陈默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口袋,那里露出半截银色的链子,末端挂着枚小巧的金属徽章——沈溯突然想起,刚才在共振场的实验室里,年轻沈溯的桌角也放着一枚相同的徽章。“可能是意识混乱产生的幻觉,”陈默避开他的目光,转身走向门口,“你需要休息,关于共振场的后续研究,我会安排其他人接手。”
看着陈默的背影,沈溯的指尖突然传来一阵灼热感。他抬起手,发现碳硅共生体的接口处,正浮现出一串淡蓝色的代码,而这些代码组合起来,正是21世纪云南蓝果树保护区的经纬度坐标。
与此同时,研究中心的地下三层,一间从未出现在建筑图纸上的房间里,陈默正对着一面全息屏汇报。屏幕上没有任何图像,只有一道冰冷的电子音在回荡:“沈溯已经接触到关键信息,需要启动‘清除程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