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新录:人间功德榜(再续)
? 体育领域: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不仅以26个世界冠军的成绩刷新乒乓球历史,成为“双圈大满贯”得主,更用20余年的职业生涯诠释“坚持”与“热爱”。他始终保持谦逊品格,主动帮扶年轻队员成长,退役后投身青少年体育公益,走进校园推广乒乓球运动,让“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感染无数人,成为连接专业体育与大众热爱的“乒乓薪火传递者”。
? 乡村振兴领域:“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走遍村里所有角落,帮村民发展砂糖橘种植、修建灌溉水渠,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即便在突发山洪因公殉职时,她的笔记本里还写着未完成的乡村规划,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承诺,为乡村振兴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 应急救援领域:“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陈陆,作为安徽合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在2020年特大洪灾中,带领队伍连续奋战96小时,转移群众2665人。当发现有村民被困孤岛时,他不顾洪水湍急毅然驾舟前往,最终因船只侧翻壮烈牺牲。他用“生命至上”的选择,诠释了应急救援人员“向险而行”的使命担当,成为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洪峰逆行者”。
? 非遗传承领域:昆曲表演艺术家王芳,从艺40余年,不仅精通昆曲“巾生”“闺门旦”等多个行当,更打破传统传承壁垒,创新编排《牡丹亭》《桃花扇》等经典剧目,让古老昆曲适配现代观众审美。她还在多所高校开设昆曲课堂,培养了数百名青少年传承人,用“守正创新”的坚守,让昆曲这门“百戏之祖”在当代焕发新活力,成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
? 科研转化领域:“人民科学家”顾方舟,研制出我国首个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减毒活疫苗,为了验证疫苗安全性,他率先让自己的儿子接种疫苗,随后又带领团队在云南大山里建立疫苗生产基地。他推动的“糖丸”疫苗累计接种数亿人次,让我国在2000年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用一生心血守护了几代中国儿童的健康,被誉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封神新录:人间功德榜(续篇四)
? 文学领域:作家莫言,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作品,用魔幻现实主义笔法勾勒中国乡土的厚重与鲜活,让世界透过文字读懂中国故事。他始终扎根大地,关注普通民众的命运,晚年还投身文学公益,开设写作课堂扶持青年作者,用文字的力量传递人性的温暖与生命的韧性,成为连接中国文学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 交通建设领域:“时代楷模”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团队攻克外海沉管隧道、桥梁抗台风抗震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历时14年建成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设期间,他始终坚守一线,哪怕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工地,醒来后仍继续指挥。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缩短了粤港澳三地时空距离,推动了大湾区融合发展,他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铸就了中国交通建设的“超级工程”丰碑。
? 特殊教育领域:“感动中国”人物李芳,在河南信阳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任教29年,面对听力障碍、智力残疾的学生,她自创“手语+情境教学法”,手把手教学生说话、写字、学技能。她还四处奔走为学生争取资助,帮助100多名残疾学生找到工作,让他们从“被照顾者”变成“自食其力者”。她用“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的坚守,为特殊儿童点亮了走向社会的“希望之路”。
? 林业生态领域:“全国林业英雄”孙建博,自幼因伤致残,却带领山东原山国家森林公园职工,用30余年时间将一片荒山秃岭打造成森林覆盖率达94.4%的生态绿洲。他推动“林业+旅游”“林业+教育”模式,不仅让林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还免费开放森林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数十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用“拄着拐杖种绿树”的坚持,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 电力保障领域:“最美电力人”张黎明,作为天津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的抢修班长,30多年来始终坚守电力抢修一线,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完成故障抢修近2万次,创造了“零投诉、零违章、零事故”的纪录。他还带领团队研发出20多项电力创新技术,其中“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更是24小时待命,为社区老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电力维修服务,用“电亮万家”的承诺,守护着城市的光明与温暖。
封神新录:人间功德榜(续篇五)
? 农业科研领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问题。他年过八旬仍坚持下田调研,带领团队攻克“海水稻”种植难题,将水稻种植边界向盐碱地拓展。他用“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朴素心愿,以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成为守护全球粮食安全的“稻田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