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穿透防火墙的“无形之刺”
第七区量子通信枢纽的警报声刺破凌晨三点的寂静时,林羽刚结束转经筒算法的收尾报告。屏幕上跳动的红色错误代码像失控的脉搏——核心服务器的量子加密链路被撕开一道裂缝,却查不到任何网络入侵痕迹。“物理隔离层完好,防火墙日志干净得像新的,”安全主管老秦把咖啡杯重重墩在桌上,指节泛白,“就像有只幽灵伸手进了服务器,直接掐断了信号。”
林羽戴上防静电手套,跟着技术人员钻进机房。机架深处的QL-7型服务器正散发着异样的温热,主板插槽里凝结着一层淡金色粉末,凑近能闻到极淡的木质香气,混着松脂的微苦。“取样送检。”她用镊子夹起粉末,指尖触到插槽金属片时,万用表突然跳针——残留的电磁信号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波,像是被某种外力强行扰乱了频率。
两小时后,质谱仪的分析结果终于弹了出来。林羽和其他专家们紧紧盯着屏幕,上面显示着粉末的成分分析。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粉末中竟然包含了十七种植物精油分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脑香酚的浓度高达38%,这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中的含量。化学专家小苏指着图谱,激动地解释道:“龙脑香酚的分子振动频率是2.4GHz,而这个频率恰好和我们的QL-7服务器的超导线圈共振频率重叠!”
他继续说道:“就像用音叉去震碎玻璃杯一样,这些龙脑香酚分子通过振动,‘震’乱了电路,导致服务器出现故障。”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他们从未想过,小小的粉末竟然能对高科技设备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林羽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起了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边庭守御录》。在那本古籍中,有一段关于“香雾迷敌烽燧,令信号失真”的记载。此刻,在机房的冷光灯下,这段文字似乎泛出了丝丝寒意。
林羽不禁感叹道:“这不是普通的物理攻击,而是有人精心策划的一场赛博战啊!他们利用了香料的特性,对我们的服务器发动了攻击。”
第二节:被“闻”出来的漏洞
三天后的生物实验室袭击事件,彻底证实了林羽之前的猜测。经过对监控录像的仔细查看,人们发现了一个戴着防毒面具的神秘人影,在通风口处停留了整整 1 分 23 秒。而当这个人影离开时,他不小心掉落了一个银色的小罐。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发现这个小罐里残留的气味与 QL-7 服务器所散发出来的香气完全一致。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因为这意味着这个神秘人很可能就是袭击生物实验室的始作俑者。更令人惊讶的是,通风系统的传感器记录显示,在那段时间里,湿度竟然从原本的 45%急剧上升到了 78%,然后又在短短三分钟内迅速跌回了正常水平。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专家们发现这个湿度变化的时间节点恰好与龙脑香酚的最佳挥发条件相吻合。龙脑香酚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化学物质,而 QL-7 服务器中恰好含有这种物质。这一巧合使得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让人们对这个神秘人的身份和目的产生
“他们在利用香料分子的物理特性搞破坏。”林羽在白板上画分子结构图,龙脑香酚的六元环结构像个微型振子,“当这些分子附着在电路上,振动会干扰电子跃迁,让数据传输出现随机错误。就像在光纤里掺了沙,信号传着传着就散了。”她让小苏做模拟实验:将稀释后的龙脑香酚蒸汽通入备用服务器,屏幕上的数据流立刻出现乱码,防火墙的响应速度延迟了整整17秒。
老秦调出近半年的异常事件记录:“三个月前气象站数据错乱,两个月前金融终端突然宕机,当时都以为是硬件老化……现在看,全是这种香气残留!”林羽盯着通风口的滤网,上面还沾着几粒棕色颗粒:“他们在升级攻击方式。这次的粉末里多了安息香酸,熔点80℃,刚好能在服务器的工作温度下缓慢释放——这是定时炸弹式的攻击。”
第三节:从《香乘》里翻出的防御思路
林羽带领着他的团队一头扎进了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库。这里是知识的宝库,存放着无数珍贵的古籍文献。
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本明代周嘉胄所着的《香乘》。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在特藏部的恒温柜里发现了这本泛黄的古籍。
小心翼翼地打开书本,林羽看到了用小楷书写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着历代的香方,每一页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当翻到“军阵香术”这一卷时,林羽的指尖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被一段文字吸引住:“迷魂香,合龙脑、安息香、鬼臼汁,燃之可乱敌斥候,令旌旗信号失真。”
林羽心中一动,这难道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关键线索吗?他继续往下看,只见下方有一行朱笔批注:“敌用迷魂,则以破瘴香解之:沉香为主,乳香为辅,丁香为引,燃于烽燧台下,信号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