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姨支支吾吾的开口:
“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意思很明确,
在这里开咖啡店确实会影响休息,而且人也会变多.......他要......”
说到这儿,杨阿姨没再往下说,只道他们也劝过儿子。
听到这里,苏甜也不是什么傻白甜,
她其实已经猜到这个杨阿姨想说什么,
但她不动声色,没有接话。
杨阿姨看了看杨远。
杨远心头一动,脸色有些难看,差点挂不住笑脸:
不是他想的这样吧,这脸皮可真够厚的。
实习生完全没明白其中的缘由,还在追问:
“要什么啊?他要什么?”
“阿姨,您儿子是想要什么啊?”
杨阿姨露出为难的神色,抬手捂了捂嘴,才说道:
“他想要钱,一笔精神损失费。”
实习生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声音一下子拔高了,脸上满是错愕:
“就因为怕吵、怕人多,就要钱?这……这哪有这个道理啊?
人家开店做生意是正经事,怎么还扯上精神损失费了,关键对你们没什么影响啊!”
“哎。”杨远在一旁轻轻拉了拉实习生的胳膊,
朝她使了个眼色,声音压得极低,“别激动,好好说话。”
实习生被他这么一拉,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悻悻地闭了嘴,
只是脸上流落出一丝不忿。
苏甜那颗悬着的心,终究还是沉了下去。
她没接话,心里头翻了个白眼:
一张口就要钱,给多少钱合适?
这口子一旦打开,往后这家人但凡觉得哪儿不舒服,
说是因为她的咖啡店受到影响,怕是会没完没了地来要钱,
这不就成了无底洞?
再说,这家给了,斜对过那家、隔壁的隔壁那家呢......
一旦知道了风声,是不是都要给,总不能厚此薄彼。
这都是她的钱,怎么可能这么白白糟践。
何况最近花钱的地方本就多,苏甜还指望着接下来几场直播能挣点钱回本。
等直播顺顺当当做完,她就打算回杭州处理办公室的事情。
上次那条杭州的视频发出去后,好多当地网友在评论区热情推荐,
提到不少地道美食,让苏甜去试试,为“杭州不是美食荒漠”正名。
给钱,门都没有。
苏甜心里打着算盘,脸上却半点没露,依旧挂着温和的笑。
苏甜这些年自我生存的经验,小时候吃过的亏、在上海摸爬滚打的日子,
再加上做博主这小一年里练出的抗压本事,
早让她学会了把情绪藏在平静底下。
犯不着为这事给自己添堵,她深吸口气,
想着试试能不能好好把话说明白,把事了了。
她先朝杨远递了个眼神。
杨远立刻会意,身体前倾了半步。
他心里可拎得清,领导也叮嘱过。
苏甜在这儿开咖啡店,单是税收就能给街道添不少进账,
街道富了,他们这些工作人员的日子自然也宽裕些。
更别说他知道苏甜账号有一百多万的粉丝,
人家正不遗余力地宣传云南非遗,这节骨眼上要是闹出点什么,
传上网去惹来闲话,岂不是让外人觉得他们这儿的老百姓都爱占便宜不讲道理。
杨远清了清嗓子,看向杨姨:
“杨姨,我一直以为您是讲道理的,现在怎么能开口为你儿子说这种话,
我敬您是长辈,可这话实在没道理啊。
苏小姐来这儿开咖啡店,不光给咱们县带来了创收,
还解决了好几个岗位的生计,之前我们也解释过,
这事儿对你们家真没影响,
您现在开口要钱,这不是给咱们大理人丢脸吗?”
可不管杨远怎么说,杨阿姨始终是那副样子。
说话声音畏畏缩缩的,半点不强势,却翻来覆去只说儿子的要求,一口一个:
“我都得听他的”,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自己倒像个没主意的。
“那这事儿咱不占理啊。”杨远耐着性子解释。
杨阿姨低下头,小声嘟囔:“我也没办法啊……”
“要不把你儿子叫出来,我跟他当面谈谈?”杨远提议。
杨阿姨一听,连忙摆手,声音都紧了几分:
“可别可别,他在睡觉呢,吵醒了要发脾气的。”
苏甜在一旁看着,心里明镜似的。这哪是能谈拢的样子?
她插了句嘴,问起杨阿姨的丈夫:“叔叔什么时候回来呀?”
“他在果园忙呢,得下个礼拜才回。”
杨阿姨叹了口气,“这不你们今天过来,不然我也得去园子里搭把手……”
话说到这份上,再谈下去也是白费功夫,几人最终不欢而散。
从杨阿姨家出来后,苏甜悄悄给同行的街道工作人员每人塞了一盒糕点。
是她从北京带回来的:“今天麻烦两位了,我前两天刚刚从北京回来,带的特产。”
“这怎么好意思,苏小姐,太客气了。”
苏甜笑着寒暄,接着她又不动声色地打听了些杨阿姨家的情况,
心里渐渐有数,一开始她就知道个大概情况,现在细细了解后,看这样子......
苏甜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