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酒店的床上,苏甜梳理了下近况,发现她最近开销着实不少。
看来确实得好好开源节流了,重点是她必须更努力挣钱才行,
不然钱只出不进可不行。
想着想着,疲惫感涌上来,苏甜就这么沉沉睡去了。
北京的巷子里薄雾缭绕,街灯渐次熄灭。
清晨微风拂过酒店的窗台,苏甜手机上六点半的闹钟准时响起。
苏甜和吴琪起得早,来不及吃酒店的自助早饭。
苏甜随手拿起昨天买的几样糕点,便和吴琪匆匆赶去搭乘877路公交大巴。
车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城市街景过渡到郊野风光,
刚驶出市区不久,随车导游便拿起话筒,笑着给大家打起了招呼:
“各位朋友,咱们这就往长城走,路上会经过一段特别的景致,
我给大家提前讲讲,也算给长城之行热热身......”
她指着窗外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声音清亮地介绍:
“大家看左前方那道隐约的城墙,那是八达岭长城的支脉,
明代修建时特意依山势而建,既守住了咽喉要道,又借山势成了天然屏障。”
车行至一条柏油公路,导游忽然放缓语速:
“现在咱们右侧过去离明十三陵不远了。
大家有兴趣可以抽时间去参观,这片山水是和长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长城守护的疆土安宁,历代帝王长眠于此。”
她笑着补充:“这些帝王陵墓背靠天寿山,和前方的长城遥相呼应,
一边是守护家国的铁血屏障,一边是承载江山的长眠之地......”
苏甜和吴琪边听着讲解,边小口啃着糕点,
包里的点心随着导游的话语渐渐变少,
路两边自然风光秀丽,车程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半。
终于,大巴缓缓停在长城脚下。
刚下车,热闹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通往八达岭长城的道路两旁,小商品摊点林立。
有卖长城主题特产的,包装上印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字样;
有摆着字画摊位的,摊面上挂着各种手工艺的大幅长城风景画,
烙画: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线条流畅、古朴典雅,
题材多为长城风光、花鸟鱼虫、人物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铜板浮雕画:以錾子代笔,经高温退火、錾刻锤揲等工序,在紫铜板上浮雕出立体图案,
作品富丽堂皇,如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的铜板浮雕画,有的还会融入长城元素。
还有各种石影刻,刻瓷,景区内的文创商店.......
两边卖水和零食的商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混着游客的交谈,
苏甜在长城山下脚感受到了人山人海的热闹氛围。
吴琪打算挑战自己,要一步一步的自己爬上来。
苏甜耸耸肩,不置可否,祝她好运吧。
转身苏甜买了滑索的门票。
苏甜刚从滑索入口出来,没走几步,就被旁边“好汉坡”的这大石头标识吸引了。
苏甜看到拍照的“道具”是块突出的岩石,得踩着石阶爬上去才能拍到背后的山景。
前面两位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动作麻利地往上爬,大爷一手扶着岩壁,
另一只手还不忘给大妈递个眼神:“慢点,踩稳喽!”
等爬上去站定,两人立刻挺直腰板,摆出比耶的姿势,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苏甜看得直乐感叹道:“这体力也太好了吧,比我坐公车让座时看着精神多了!”
苏甜看到好几个游客在等候排队拍照,不少游客正踮脚张望前面的进度
苏甜:来都来了,不得留个纪念,反正等吴琪爬上来还有一会了。
苏甜心头一动,顺着人流排在后面。
轮到苏甜时,她学着大爷大妈的样子扶着岩石站稳,风吹起头发时,
舒张双手,与自然拥抱摄影师及时按下快门。
下来时她回头看,排队的人群里还有位阿姨正对着同伴念叨:
“等会儿我要举着帽子拍,显得有气势!”
苏甜笑着摇摇头,这“来都来了”的旅游定律,果然在哪儿都适用。
拍完照刚往下走两步,就看到个像小卖部似的棚子,
挂着密密麻麻的照片,正是刚才拍照点的取选区。
苏甜凑过去在屏幕上翻找自己的照片,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照片。
阳光有点刺眼,拍摄角度背光专业相机是比自己的手机拍出的好看清晰,
“看来还是得专业设备啊。”苏甜小声嘀咕着,毫不犹豫选了两张最喜欢的打印出来。
旁边有人正对着照片吐槽自己表情太僵,老板在一旁笑着搭话:
“放心,我们这边可以简单帮你修一下,保证把你拍得比平时好看!”
苏甜拿着新鲜出炉的照片往外走,忍不住感慨:
在长城上这种“即时拍照+打印”的小店真是精准拿捏游客需求,
游客们都想留张像样的纪念照,这不妥妥的商机嘛。
她把照片放进包里,转身继续往上爬,脚步都轻快了些。
七月的八达岭,长城像一条灰褐的巨龙,稳稳嵌在满眼浓绿的山峦间。
头顶是透亮的蓝天,大朵白云慢悠悠地飘在山脊线上,衬得山影格外清晰。
漫山的树木早已枝繁叶茂,油松的针叶绿得发亮,
山杨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舒展着枝叶。
风穿过林子时带起“沙沙”的轻响,混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
刚好吹散苏甜爬坡时的燥热。
城墙脚下的碎石缝里,还藏着几簇开着细碎白花的野草,
沾着点清晨的潮气,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抬眼望去,绿意从脚下一直铺向远处的山尖,层层叠叠漫过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