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译电者 > 第864章 “东方红一号” 加密任务下达

第864章 “东方红一号” 加密任务下达(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宗门被灭,才知最废师弟是大佬 穿越女尊成神偷,偷了老娘还想跑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你要肩祧两房,和离另嫁你哭什么 749局:神秘档案 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 七零娇妻,糙汉军官掌中宝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回到家乡:从捕鱼开始的悠闲生活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卷首语

1970 年 1 月 5 日 23 时 07 分,北京某航天技术研究所的铁门在寒风中吱呀作响。陈恒(技术统筹)裹紧棉大衣,手里攥着烫金封面的任务文件,封面上 “东方红一号” 四个字在路灯下泛着微光,下方 “遥测数据加密模块研发,72 小时内交付” 的字样,像一块石头压在他胸口。

实验室里,李敏(数学加密骨干)刚算完 “67 式” 跳频算法的优化参数,算盘上还留着 “r=3.71” 的计算痕迹;周明远(硬件适配专家)正拆解一台故障的通信模块,烙铁的余温还没散尽。陈恒推开门,将文件拍在桌上:“上级调我们负责卫星遥测加密,3 天后就要模块,还要过太空环境测试。”

窗外的北风卷着雪粒打在玻璃上,示波器的波形与算盘的噼啪声交织。李敏看着文件里 “轨道参数、设备温度、供电电压” 等加密需求,突然想起 1969 年珍宝岛的寒夜 —— 当时算非线性参数的草稿纸,如今要变成托举卫星的加密逻辑;周明远则摩挲着文件里 “重量≤0.7 公斤” 的标注,比 “67 式” 的 3.7 公斤轻了 81%,他知道,这 72 小时,是对他们过去 8 年技术积累的终极考验。

一、任务背景:航天加密需求与团队的 “技术传承”

1970 年 1 月,“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进入倒计时,遥测数据加密成了关键环节 —— 卫星在轨运行时,需实时传回轨道参数(近地点、远地点)、设备状态(温度 - 50℃至 40℃、供电电压 28V±2V)等核心数据,若被截获,可能暴露我国航天技术参数。经航天部门筛选,陈恒团队因 1962-1969 年在 “67 式” 通信加密中的技术积累(非线性算法、抗干扰设计、极端环境适配),成为该任务的唯一承担者。

任务需求的 “航天特性” 与地面通信有本质差异。根据《东方红一号遥测加密任务书》(编号 “东 - 密 - 7001”),加密模块需满足三大要求:一是 “轻量化”,卫星载荷限制严格,模块重量≤0.7 公斤(仅为 “67 式” 硬件的 1/5);二是 “抗太空环境”,能耐受 - 50℃至 40℃温差、空间辐射(剂量≥1×10?rad)、微重力;三是 “窄带宽适配”,卫星遥测频段仅 108 兆赫,需在有限带宽内实现 “加密 - 传输 - 解密” 同步,延迟≤0.37 秒(避免数据堆积)。陈恒在任务解读会上说:“地面通信能容错,卫星不行 —— 模块上天就没法修,72 小时里,每个零件都要经得起太空考验。”

团队的 “技术积累” 是承接任务的核心底气。1962 年,李敏推导的非线性方程(r=3.7,x?=0.62)为加密算法奠定基础;1967 年,周明远主导的 “67 式” 硬件小型化经验(从 37 公斤减至 3.7 公斤),可迁移至卫星模块;1969 年珍宝岛实战中,团队解决的 - 37℃低温适配、抗强干扰等问题,为太空环境测试提供参考。航天部门在任务指派文件中明确:“陈恒团队具备‘算法 - 硬件 - 环境适配’全链条能力,是唯一能在 72 小时内完成任务的团队。”

72 小时的时间压力源于发射窗口期。根据航天部门规划,“东方红一号” 需在 1970 年 4 月的太阳活动平缓期发射,1 月需完成核心设备研发与测试,留给加密模块的准备时间仅 72 小时 —— 若超时,将影响后续卫星总装与调试。某航天工程师在任务对接时强调:“窗口期不等人,模块晚一天,发射准备就拖一天,你们是关键一环。”

任务启动前的 “资源协调” 紧张有序。陈恒连夜联系 3 家配套工厂:南京电子管厂紧急生产耐辐射电容(1969 年核工业用型号改进),北京无线电元件厂加工轻量化外壳(厚度 0.37 毫米的铝合金),上海仪表厂提供微型继电器(体积仅 19 立方毫米);同时协调研究所的太空环境模拟舱(-50℃至 40℃,辐射模拟),确保测试环节不耽误。“72 小时,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资源必须提前到位。” 陈恒的协调日志里,密密麻麻记着 27 个联络单位的电话与对接时间。

1 月 6 日 8 时,任务正式启动。陈恒将团队 27 人分成 3 组:李敏带 7 人负责加密算法优化,周明远带 10 人负责硬件适配,王工(卫星接口专家)带 10 人负责环境测试与接口兼容,每组设 2 名记录员,每小时汇总一次进度。实验室的墙上贴满任务时间表,从 “算法推导(0-24 小时)” 到 “硬件焊接(24-48 小时)”,再到 “环境测试(48-72 小时)”,每个环节都标注着 “必须完成” 的红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颜值主播,京圈沪上大佬争榜一 穿成恶毒雌性,攻略兽夫成修罗场 穿成真千金,挣亿点钱怎么了? 灵事录 从打猎开始成神!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孕妻住进门?我退位你随意! [全职高手]这一次再无遗憾 互换兽夫后,废雌被五个大佬团宠 穿书当小妾:炮灰女配选择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