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几乎成了仅剩的几家诸侯眼里的搅屎棍。
他但凡有动作,都能让其他诸侯担惊受怕好一阵。
刘彻被孙策的举动吓得都不敢慢条斯理地攻略益州了。
刘备也没好到哪去。
毕竟孙策早就对荆州垂涎三尺。
要不是之前借着曹操攻略刘表的风,刘备也不可能顺利接收荆州还逼退孙策。
如今孙策卷土重来,还已经确定很快就会完全控制交州。
这也预示着完成扩张、整合的孙策,即将成为荆州的心腹大患。
刘备虽说不像以前那样兵不满万、讲不过关张赵。
但现在的家底说到底也是所有诸侯里最薄的。
别说是双线作战了,就算是让他拼尽全力和刘璋以外的任何一个诸侯对战,他都不敢保证能全身而退。
更何况现在既要顶着马腾、曹操的猛攻,又要担心荆州后方的孙策。
一筹莫展的刘备,无奈之下只得单独叫来诸葛亮和法正,商量对策。
“孔明。孝直,不是我不愿意留在益州帮刘季玉,也不是我贪图富贵。
而是孙策势大,他现在眼看就没有可以扩张的路线。
下一个目标不是咱们的荆州,就是曹操的扬州。
对曹操来说,他家大业大,不可能被孙策逼到绝境。
但是咱们这小家小业的,可真经不起折腾啊。
一旦我被灭,汉室宗亲只剩刘季玉这一支独苗。
汉室江山可就真的危险了。”
“那主公的意思是?”
“不如留下少量兵马守住阆中,士元、文长只留人在这帮着守梓潼。
其他人和大军还是先一步返回荆州,把孙策的问题解决掉再说。”
“皇叔,现在这情况,即使我们都同意这么做,但您觉着曹操能轻易放弃益州吗?
他不放弃益州,您又撤兵,这不等于把益州拱手让给曹操吗?”
法正眼看刘备心生退意,也有些着急了。
诸葛亮见两人有争论起来的趋势,连忙打断了两人。
“主公,孝直,事情没你们说的那么严重。
在我看来,受影响的肯定不止咱们。
马腾、曹操包括韩遂,应该都会被这件事影响。
所以咱们不应该是第一个做出反应的那一方。
必须等各方都有了反应之后,咱们才能根据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
“让别人先做出反应?
那咱们岂不是又慢了他人一步?
你可别忘了,上庸和房陵是怎么丢的。
那不就是行动计策慢了司马懿一步,然后就不明不白地丢了两座城池吗?”
刘备对于诸葛亮的这个说法并不怎么信服。
毕竟按常理来说,肯定是料敌在先,行动迅速的一方有优势。
现在诸葛亮居然要等其他人先行动,这部本来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法正倒是对诸葛亮的说法有所明悟,但由于他现在心烦意乱,并没有顺着意思往下想。
只能期冀地看着诸葛亮,希望诸葛亮给个完美详细的解决方法。
诸葛亮羽扇轻摇,潇洒地坐了下来。
“主公,孝直,不要一直愁眉苦脸嘛!
来先坐下喝杯茶,听我细细道来。”
毕竟全阵营最牛逼的谋主开口了,两人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先耐着性子坐下喝茶。
“其实孙策第一目标不可能是咱们的荆州,甚至孙策可能只会做准备,不会马上动手。
因此主公不必担心近期内荆州有危险。
另外,据我判断,孙策会如何行动,很有可能取决于益州战事的结果。
就这两点来看,我认为主公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
只等其他势力慌乱之下做出改变。
越是这种时候,做出的决定越有可能出错。
他们出错,咱们就好钻空子了。
这么一说主公以为,后发制人还危险吗?”
“你还别说,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不做不错,做多错多,这是自然之理。
咱们现在又没到生死存亡的时候,还真没必要跟着他们一起瞎做决定。”
肯定了诸葛亮的说法之后,刘备又看向法正。
“孝直你觉得孔明说得怎么样?”
法正此时已经被诸葛亮的话稳住了心神。
思路也清晰了许多。
略微思考后,法正点头道:
“孔明高见,在下佩服!”
“只是,咱们毕竟是弱小的一方,而且还是被动防守。
万一曹操、马腾又或是孙策,突发奇想,出其不意攻打咱们薄弱的地方,又当如何呢?”
法正一眼就看出来诸葛亮这个说法的弊端。
稳住自己,等别人先出招先犯错是挺好。
但是曹操他们可不是缺心眼子。
他们可能会忙中出错有点不上大雅的小失误。
但是万一人家没有忙中出错,反而被形势逼出对自己放不利的奇谋怎么办?
诸葛亮早就成竹在胸,见法正指出问题,诸葛亮淡然道:
“襄阳有元直、二将军、三将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