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代老将军、老夫人和老正君领着在京城的代家人进来了。
老老小小进来后先下跪行礼,永明帝让他们快快起来。
起来后的所有人全部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邵云安,粟辰逸的眼泪在路上就已忍不住了。
邵云安的脸上是肉眼可见的紧张,之前的猜测在这一刻得到了印证。
代家没有一个人开口,或者说即便是老将军都不知该如何告诉面前的这个人,你是我代家子。
君后开口:“瑞正君,本君之前问过你,你可想寻你的家人。现在,本君再问你,你可想知道你的身世?”
邵云安深吸了口气,却怎么都压不住发酸的心窝,这股酸意甚至让他的牙根都在痛。
他不知这是身体里残留的“邵云安”的灵魂“作祟”,还是他单纯被此时的气氛影响。
邵云安出声,声音却极其的沙哑。
“以前,我是真的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
现在,我想知道了。
我想知道,我为什么会被人收养;
为什么,将军府的人对我总是欲言又止;
为什么,‘二叔’看到我的时候,会想流泪。”
他这话一出,代家人都倒抽了口气,这人注意到了?!
粟辰逸冲过去抱住邵云安,声嘶力竭:“我的儿!我的儿啊!”
邵云安抬起一只手,揽住粟辰逸,一滴泪水却怎么也不受他控制地滑落下来。
王石井赶紧从后面揽住他的肩膀。
代老将军拿出了那枚足以证明邵云安身份的玉佩,君后难掩心酸地说:
“邵云安,你的父亲是骠骑将军代明荣,你的小爹出身鲁国公府粟家。
你的祖父是为大燕国戎马一生的老将军!你是,将门之后!”
“安哥儿……”
老将军上前拉过邵云安的一只手,把那块玉佩塞到他的手里,眼角湿润,
“你是,我的孙子,是我代家,遗落在外十多年的孩子。”
老将军合上邵云安的手掌,抬手擦掉孙子的泪,
“这个,是从邵家搜出来的。这是你一岁时,你爹为你亲自戴上的。”
代老将军紧握着邵云安的手,把他如何沦落到邵家的经过说了出来。
粟辰逸难以压抑的悲痛哭泣和代家女眷们的啜泣令殿内侍候的小太监们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永明帝握住了君后的手,先帝晚年时的昏聩造成了多少的悲剧、惨剧。
他与君后失了两个孩儿,大将军府丢了年幼的孩童……
更不要说在那时期死去的不计其数的人。
偏殿内充斥着代家人的伤心,也勾起了永明帝压在心中的阴暗。
邵云安不想哭的,毕竟他不是原身。
可被粟辰逸用力抱在怀里的他却怎么都控制不住眼泪。
这一定是那个邵云安在影响着他!
他无法告诉代家人,那个他们苦苦寻找了十几年的邵云安已经死了。
面对悲伤的代家人,他很愧疚,很愧疚。
他再一次在心里祈祷他与那个邵云安只是互换了身体。
如果说刚穿来的邵云安可以无所谓地原谅邵家人。
那么现在,他却是绝对不能放过那一家自私自利的人了。
如果当初邵家人把“邵云安”送到县衙,那代家怎么可能找不到他。
代家人不会痛苦这么多年,“邵云安”也不会被邵家和王家逼死。
他们贪财就贪财,拿走银镯和东西就行,为什么要把“邵云安”也带走!
为了自己的贪欲,那两个王八蛋让人家骨肉分离十几年,甚至逼死了一条人命!
不论古今,哪个人家丢了孩子后不是痛苦一生。
人贩子都该死!
邵云安哭得伤心,王石井忍不住出声:“伯父,您找到了云安是喜事,别哭坏了身子。”
沈彬流着泪却是过去扶住粟辰逸,也劝:“辰逸,忠勇侯说的对。
咱们找到了战,找到了云安,您可不能哭坏了身子。”
邵云安用王石井塞给他的帕子给粟辰逸擦眼泪。
嘴唇动了动,最终,他开口唤:“小爹,别哭了。”
他这么一喊,粟辰逸哭得更伤心,抱得他也更紧了。
这是他丢失了十几年的儿子,是被人硬生生地从他的心头上剜下的一块肉啊!
邵云安把手里的玉佩交给王石井,让对方给他收好。
他一手紧握着老将军的手,一手给小爹擦泪。
沈彬在粟辰逸耳边低语了两句,提醒他这里是东临殿,还是要克制些。
粟辰逸努力压下心伤,代家的其他女眷也都擦干脸,不能在君前一直这么失态。
众人平静些了,君后这才问:“瑞正君,你已经知道了?”
邵云安摇头,王石井出声:“是臣猜到的。臣曾在‘翼虎军’武威将军麾下任百夫长。
武威将军的弟弟年幼丢失一事在先锋军中不是秘密。”
王石井说了他们刚来的那天他就有了怀疑,并且没有瞒着邵云安。
但因为邵云安没有记忆,他们也没有证据,也就没提。
后来罗荣王又无意间说邵云安面善……种种下来,两人自然也是有所猜测。
当然,也同样是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所以猜测只能是猜测。
邵云安在王石井说完后说:“井哥猜测,但我没多想。
我想着邵家那两个人再胆大也不敢拐官爷家的孩子吧,我以为可能就只是巧合。”
粟辰逸听到这里眼泪又往下流。
邵云安放开他后退两步,面朝老将军、老正君和老夫人跪下,磕头:
“爷爷、小爷爷、奶奶,孙儿邵云安,给你们磕头了!”
他有责任和义务为“邵云安”尽孝!为“邵云安”磕这个头!
“快起来!快起来!”
老将军、老正君和老夫人眼角湿润地紧扶起他。
邵云安又对沈冰、代明戈、代滢香、代明戈的夫人司马雅茹四人行礼。
“大伯母、三叔、三婶、姑姑。”
“哎哎!”
沈冰抱住邵云安,急忙侧头拿帕子快速擦掉涌出的泪水。
代明戈也是眼角带泪,重重抱了抱邵云安,同时也为二哥、二嫂高兴。
邵云安接着和同辈的堂(表)弟妹们相认。
同辈的比他年长的都在边关,将军府里的都是比他年幼的弟弟妹妹。
因为邵云安的身世,相认的场面伤心大过于喜悦。
君后发话:“云安,你与家人相认,这名也要改一改了。即日起,就改回代战安。”
王石井心里一紧,邵云安跪下:“千岁,我离开家的这十几年是很苦。
但如果没有这十几年的苦,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代战安是我,邵云安也是我。
正是因为我成了邵云安,我才能懂得那么多的东西。
如果我变成了代战安,我不知道老天爷会不会收回他曾经给我的。
若只是我一个人,我自然愿意成为‘代战安’,可现在……”
邵云安说得隐晦,永明帝、君后和代老将军却是听得明白。
“邵云安”是永明帝的那颗福星,但“代战安”是吗?虽然是一个人,但真的不会影响吗?
邵云安又磕头:“我如今已嫁人,皇上又给了我如此高的身份。
外人见着我也不会喊我的名字,改不改回本名其实也无所谓了。
我只要知道我的亲爹娘是谁,我是谁家的孩子就够了。
我邵云安不是没人要的孤儿。
我有爷爷奶奶,有爹和小爹,有伯父、叔叔,有一家子亲人疼爱的,我很幸福!”
永明帝深吸了口气:“好!好!你的这份忠心,朕,收了。
邵云安,王石井,你二人不愧这‘忠勇’二字!”
王石井在邵云安身边跪下,发誓:“我王石井三生修来的福气才能娶到云安为妻。
我在此发誓,此生只有云安一人。若违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臣请皇上与千岁做个见证。”
“好!”
君后第一个出声,
“忠勇侯,若你日后违誓,本君叫皇上判你个欺君凌迟大罪!”
“臣遵懿旨!”
以邵云安现在的身份和能力,所有人都会认为王石井真心配不上他。
别说别人,就是王石井本人也始终认为自己配不上邵云安,他能得到邵云安完全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现在,王石井当着皇上和君后的面发毒誓,倒是让代家人对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至少心里是十分的安慰。
多少男人靠着夫家起势,结果得势后抛弃原配夫人,开始三妻四妾地迎进门。
王石井以前是泥腿子,邵云安又厉害,他还真不敢动纳妾、收通房的念头。
现在他是忠勇侯,是世袭罔替的侯爷,不知多少人排着队等着往他身边塞人,他能一直忍得住?
他献“仙果”有功,这“仙果”有他一半的功劳。
皇上金口玉言不能轻易收回。有这份功劳在,王石井只要不谋逆,他这个侯爷就能做到死。
那他日后若动了花花心肠开始左拥右抱了,将军府最多也只能让邵云安和离回家。
皇上不会因为王石井左拥右抱就夺了他的爵位,说来说去那都是臣子的家事。
皇上即便心里再厌恶他,面上也不能做的太明显。
不能让人说皇上只认代家的功劳,不认王石井的功劳。
皇上是君,他的君权不能受任何人的裹挟。
不能因为邵云安出自代家,就帮着代家教训王石井,至少明面上不能。
若当真出了那样的情况,永明帝能做的就是让王石井做个闲散侯爷直到老死,然后把矛头对准王青。
现在王石井主动发了毒誓,还让皇上、君后和代家人做见证,这份心意至少看着是诚恳的。
让王石井和邵云安起来,永明帝道:“这话朕记着了,‘忠勇侯’要永远无愧你这‘忠勇’二字。”
“臣谨记!”
代老将军上前,把邵云安的手放到王石井的手里,握紧两人的手。
看着两个孩子,他郑重地交代说:“石井,老夫,就把云安交给你了。你要疼他、护他,千万莫辜负了他。”
王石井:“爷爷您放心,我们家云安做主,我什么都听他的。”
代老将军眼角湿润地笑了:“好,好。”
永明帝拍了拍桌子:“哈哈,朕今日真是太高兴了!
老将军,找回了孩子这是大喜事。
等骠骑将军回来,将军府一定要宴请宾客,告诉他们‘战安’回来了。”
邵云安吃惊:“骠骑将军要回来了?”
君后:“怎么还叫将军呢?”
邵云安赶紧改口,不过还是做了一下心理建设。
“爹。嗯,我爹,要回来了?”
君后道:“找回了你是大事,你爹和战骁都应该回来。
皇上就等你回来后下旨让他们回京,不过伯父和堂哥还需坐镇边关。”
邵云安对边关的情况并不是一无所知,他问:“我爹和我哥回来,边关不会有问题吗?”
永明帝没有回答,只说:“他们找了你十几年,应该回来见见你。”
这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两个月。
邵云安看向王石井,王石井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点了下头。
邵云安转向永明帝道:“皇上,边关并不安全。
等我爹和我哥回来臣和侯爷也该回去酿酒了,很可能见不到面。
不如来年开春的时候臣和侯爷带着孩子们去边关看他们?正好给他们送些补给。”
永明帝稍显严肃。
邵云安说:“我爹和我哥回来也不能呆太久,实在不必折腾他们。
侯爷一直都很惦记他军中的战友,我也很想去边关看看。
明年春茶忙完臣和侯爷就动身,臣回村后也正好收几个徒弟,教他们酿酒。
明年即便臣赶不回来也不耽搁‘醉花间’的酿造。
臣与侯爷的时间自由,去了边关也不用赶着回来。
但我爹和我哥他们即便是回京,也会惦记边关的安危。”
永明帝是真的被感动到了,这么为他着想的臣子可真的不多!
那必须得见着一个抓住一个!
永明帝看邵云安的眼神要多喜欢有多喜欢:
“好!好!不愧是朕的‘亲’侄子,就是会为朕着想。老将军,您以为如何?”
代老将军行礼:“老臣也觉得这样最好。还请皇上允了云安与石井的这份忠心、孝心。”
老将军的这句话带了几分把皇上当做家人的亲近。
永明帝:“好!待翌年春暖花开,朕会下旨着你二人去虎行关!”
“谢皇上!”
酿完酒,制完秋茶都年底了。
边关九月就开始冷了,所以年底去边关不现实,也太匆忙。
邵云安也想去边关看看,他想为代家尽些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