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沫熙不是王石井和邵云安的女婿,而是儿子,是和王青同等地位的儿子。
哪怕蒋沫熙以后不和妮子结婚,家里的东西邵云安也会给留他一份。
在蒋沫熙恢复后,邵云安对他的教育更多是放养。
神童嘛,自己看看书就会了!他总不能说他数理化早就还给老师了吧。
但在王青跟他说了蒋沫熙那一晚的状态后,邵云安觉得蒋沫熙这边可能不能再放养了。
一家五口坐在床上围成一圈,床帐放下,邵云安把刚刚到手的地契、宅契等一堆东西拿出来。
“咱家现在是贵族了,你们都是正经的少爷小姐了。
我们两个做长辈的要专注挣大钱,其他的事情就需要你们以后来打理了。
皇上给了咱们家三座玉矿;一处官窑,嗯,现在算是私窑了;还有一处织造坊。
另外还有田庄,又新给了一处农庄……咱家现在也是绝对的大户了。
是大户,那需要管事的人就多;但相应的,管事的人多了,那可能糊弄咱们的人也就会多。”
邵云安一边说一边把这些不动产的文书、地契、物契摆出来。
邵云安让三个孩子辨识这些契书,让他们先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而他拿出这些的主要目的是分散一下蒋沫熙的注意力。
王青和妮子满眼的新奇,蒋沫熙一如以往的面无表情。不过他也是一张张把这些东西看了一遍。
等到三个孩子都看完了,王石井这个家主出声:“咱家人口少,作为主家,对家中的私产运作情况不能糊涂。
等过几年你们再大些,熙哥儿和青哥儿你二人就要负责起皇上家里的这些固定资产。
爹也会请人来教你们。”
王石井的这番话刚落,蒋沫熙开口了:“匠人,我要。”
王石井:“其余的呢?”
蒋沫熙:“不要。”
王石井:“……”
王青道:“爹,大哥是做学问的人。要大哥负责生意什么的也是为难大哥。
家里的这些固定资产管理,等我长大了我会多帮忙的。
私窑的事,爹您还是找一个懂的人来管吧。玉矿……咱家也不急着用,要不慢慢挖?”
王青还是觉得翡翠最好看,不过小爹也说过好的玉料都值钱。
涉及到矿了,王青自认自己太小了,没那个能耐。
不得不说,王青这一年的变化那是绝对的脱胎换骨。
最意外的是妮子,她竟然开口主动要求:“小爹,等我长大了,我要织造坊。”
邵云安和王石井都很吃惊女儿的主动,妮子煞有介事地说:
“我要学服装设计和箱包设计。
以后爹、小爹、熙哥哥和哥哥还有爷爷奶奶的衣裳就不要周奶奶做了,我来做。”
邵云安刮了下妮子的小脸:“好,织造坊就交给妮子。需要给你请老师吗?”
妮子点点头。
邵云安并不拦着妮子学刺绣,只是不让她专注,怕影响她的眼睛。
但妮子想要做服装设计师,他肯定是大力支持的。
没成想接下来蒋沫熙又开口了:“私窑,给我。”
王石井和邵云安很大方,表示没问题。
随后王石井就道:“家里目前有这么些东西,以后会更多。
爹和小爹先帮你们管着,你们自己多学多看。等你们过了十三岁的生日,就要负责起来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权贵的孩子学掌家。
王石井也不能再把自己当泥腿子。侯府根基浅,儿子闺女都要早早开始培养他们当家的能力。
王青和妮子点点头,蒋沫熙却说:“我,现在。”
王石井吃惊不已:“你现在就要那百名匠人和私窑?”
蒋沫熙点头。
邵云安问:“安叔能问你准备怎么做吗?”
“不能。”
“……!”
邵云安深吸口气,王石井沉声说:“你要可以,但你要保证不能做出会带给家里人危险的事。”
蒋沫熙郑重点头。
邵云安跟着说:“我和你井叔都不懂烧窑,要我们找人帮你吗?”
“不要。”
“你自己搞定?”
“嗯。”
邵云安心里有点不踏实,不过他还是说:“行,你说你可以搞定,那我和你井叔不插手。
但你要时刻记住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父母,有家人,有老婆,做事不能不顾后果。”
“嗯!”
说白了,这些东西对王石井和邵云安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怎么分配都不心疼。
不过三个孩子真的成熟了不少,他们又欣慰又感慨,心情也有那么一丢丢复杂。
两人只想到武简的事一定影响到了蒋沫熙,却没想到同样也影响到了王青和妮子。
而蒋沫熙,更是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在此之前,邵云安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大地主。
土地这种东西不管是在古代还是未来,都是绝对的硬通货。
永明帝一赏就是千亩的良田,还不用缴税的!
而这千亩良田上的佃农也都是他们家的,和皇上赏赐的家奴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卖身契!
邵云安感慨自己在封建地主老财的道路上越跑越远,还是有那么一丢丢过意不去的。
这些田只能交给王石井去打理,邵云安没这经验。
你说要是盖房卖房搞开发吧他还能拿出点经验来。怎么处理土地和佃农问题,他是半点不通。
妮子跟着岑碧华、翁洛桐两位姐姐由田庄管事的女儿带着去玩了。
——老帝师那边邵云安请了翁洛桐,就说让她来跟妮子做个伴。
王青跟在爹爹身后认真听管事讲田庄的事。
蒋沫熙在屋里写写画画,邵云安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反正视察的过程中邵云安很是感慨,田多了也发愁啊!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世家大族的男人要娶那么多老婆生那么多孩子了。
这么多的田地、私产,没那么多儿子帮忙真的会hold不住!
管事再忠心那也是外人,抛开儿子多了争家产这件事,那肯定还是交给儿子去处理最放心。
这里没有手机、电脑可以随时联络的工具,也没有铁路、飞机这样迅捷的交通工具。
管事要糊弄你太方便了。
而且无论古今都有吃绝户的现象。
特别是在古代这种以宗族血脉管理的方式来维持社会发展的模式下,家里的男丁多就意味着保障。
王大力窝囊,王田岩也没本事,但在王枝松还是高高在上的读书人时,村里人还真不敢对王大力怎么样。
当然,感慨是感慨,邵云安不会因为王石井只有王青一个儿子就考虑去生的。
不是还有个蒋沫熙么,两个儿子够了。
皇上的这一大堆赏赐砸下来,王石井和邵云安再次面临手里没人的窘况。
侯府修缮的事情已经找大将军府帮忙了,总不能这千亩良田的管理还找大将军府出面。
不是邵云安小气,京城里的弯弯绕绕他这几天也看清了不少。
就怕到时候有人说大将军府趁机占便宜,往大将军府泼脏水。
还是岑老给两个儿子出了个主意。
大将军府一直都有帮衬从战场上下来的伤残下属,这事在京城也不是秘密。
王石井是从翼虎军退下来的,不如就雇一些从翼虎军退下来的身有残疾但也能做事的士卒。
对外只说王石井顾念同袍旧友就是。
从翼虎军退下来的士卒品性应当能有些保障,同时,还能为侯府挣些名声。
名声这种东西虚无缥缈却格外现实。
邵云安当即就觉得这个办法好,这和帮持退伍军人不是一个道理么。
王石井也觉得好,他怎么会不清楚那些伤残的士兵离开军中后的日子会多么难过。
这件事找大将军府出面就完全没问题。
找一些老实本分又不是太笨的人来负责管理田产等其他侯府的杂事,王石井和邵云安也能轻松不少。
岑老还建议,秀水村里与王石井和邵云安一家交好的人家,也可从中挑选合适的人来帮忙管家。
知根知底的总好过于找那些不知底细的。通常一人飞黄腾达了也都是从本族中挑人。
王石井虽然脱离了王氏一族,但整个秀水村现在都是他的,他挑些合适的人来帮他也是情理之中。
别说,王石井和邵云安还真有这个打算。
蒋沫熙要的百名匠人要过几天才会送到京城来,不过身契是已经在手了。
私窑在塘邺镇,属于京师的范围,但坐马车还是要一天的路程。
邵云安和孩子们包括郭子牧在内都不想回京城,在田庄玩了几天,王石井又带着众人直奔塘邺镇。
这边,王石井和邵云安的归期不定;那边,京城里却是风云再起。
“驾!”
“让开让开,都让开!”
京城的街道上,一匹黑色大马疾驰,街上的行人在骑马人的急促叫喊中纷纷避让。
马匹一直到内城外才放慢了速度,进了城却也是以在内城能骑马的最快速度直奔大将军府。
闭门不见客的代老将军无聊地摆弄棋子,心里一遍遍后悔怎么没有跟着邵云安他们一道出去!
岑月白那“义”父都跟着去了,他这个正经爷爷却闷在府上,代老将军越想这心里越不得劲。
其实不得劲的主要原因是岑月白再怎么是“义”,那也是邵云安的“父”。
而他明明可以肯定邵云安是代家的人了,却因为没有实际的证据无法捅破那层窗户纸。
代老将军就算心里想跟着去也是师出无名,那可不就不得劲么。
人老了,就希望能儿孙膝下。
不管代老将军年轻时如何的杀伐果决,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希望能早点认回孙子的普通爷爷。
虽说现在人年轻了,但他也不可能再上战场。没有战事的情况下,他闲的都发霉了。
管家这时候匆匆进来,面带急色,进院就喊:“太爷,代江回来了!”
代老将军猛地抬头,因为动作太大,棋盘上的围棋子哗啦啦地掉了一地。
代老将军起身就往外走,险些和进来的管家撞在一起。
“人呢?!”
“在后头!”
“快快把人带过来,把夫人和正君喊来!”
代江回来了,不仅老夫人和老正君赶紧往前院去,沈冰和粟辰逸也是脚步匆匆。
老将军这边已经见着满面风尘的代江了。
代江行礼后也不啰嗦,从怀里掏出一个裹在一块蓝色绢帕里的东西,双手递出。
他神情激动地说:“老将军,小子幸不辱命!”
这话一出,代老将军的手抖了抖。
他伸手拿过那个东西,掀开绢帕。里面的东西甫一露出,老将军的眼眶就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