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送鸡送鸭送肉送菜,永修县甚至别的县的富豪乡绅都有亲自上门来送礼的。
吃的康瑞和郭子榆做主留下了一些,其他的什么铺子、宅子、黄白之物两人都退了回去。
也亏得康瑞和郭子榆一个是书院的山长,一个是永修县新任县令,这东西还能退回去。
不然只有一个燕浮生在,那还真不好退。
这些富豪乡绅来送礼自然是要在忠勇侯面前卖个好。
大山村、小山村、青山村的里正等诸人送来的一堆“心意”却是求饶了。
王石井成为侯爷的消息传到大山村、小山村和青山村,不知多少人吓得屁滚尿流。
三个村的里正甚至派村人看住了那么几家人,届时要怎么处置这几家人等侯爷回来后发落。
不过对于侯爷会不会回来,许多人心里也犯嘀咕。
秀水村出了位侯爷,“白月书院”的学生自然也都知道了。
郭玉很低落,王青现在是世子了,以后,就再难见了吧。
不过转念郭玉又给自己的打起,他用功读书。
若是能去国子监读书,那不就有机会还能见到王青了?
至于王青到时候还会不会记得他这个书院的朋友……
郭玉觉得王青一定会记得吧。
王青是那么好那么温柔的一个人,不会那么快就忘记他这个朋友吧……
圣旨在秀水村宣读后的第四天,康瑞才收到老师姗姗来迟送出的信件。
除了这封信,还有一份国子监的任命书函。
信上,岑老简单说了下“仙果”、“仙水”的事。毕竟是书信,不便说得太详细。
岑老着重说的是邵云安与王石井身份上的变化。
王青和妮子就留在京城了,王石井与邵云安7月还要返回秀水村。
岑老让康瑞去他的书房拿一些书给郭子榆,也是想到了让郭子榆去参加8月的乡试。
时间很赶,但科举选官是日后的趋势,郭子榆至少也得有个举人的身份才不会被人诟病。
还有一事便是翁老帝师要重回朝堂,岑老也被皇上召进了礼部,重新做他的直学士。
康瑞先回京进国子监任祭酒,接替老帝师。
而国子监的那份书函就是康瑞的任命书。
康瑞也要去京城了,蒋康宁还未回来,郭子榆是“孤立无援”。
他险些就要拽住康瑞的袖子求对方多留两天,至少等蒋康宁回来。
好在康瑞也不是说走就能走。
“书院”,岑老也做了安排,交由岑家他的一位族侄。
康瑞也得等交接了书院的事后才能前往京城。
想到了村子里可能会有什么状况的邵云安并没有想到整个敕南府、永修县会有什么状况。
毕竟他也是头一回做“正君”嘛。
或者说对目前自己的身份,邵云安还没有特别真切的感受。
外面的嘈杂暂时被老将军挡在了外面,邵云安和王石井却又被永明帝召进了宫。
自从得知武简所中之毒是“千丝绕”后,永明帝的心情一直郁郁。
相比之下君后更平静一些。
倒也不是君后豁达看得开,而是在永明帝已然心情沉郁的时候,他必须更理智也更冷静。
永明帝宣王石井和邵云安进宫,还是为了先前的赏赐。
先前永明帝只是下旨赏赐两人一堆东西。
绸缎、房屋地契那些的就在宫里,当天就赐给了两人。
但其他东西需要补足一定的手续才能交给两人。
最直接的,秀水村和村中的山水都成了王石井的封地。
那封地的范围,正式的封地赏赐手续,还有永明帝赏赐的玉矿契书、匠人身契、百户名单等等……
户部尚书还未就任,户部其他官员生怕下一刻被免职的是自己。
所有人加班加点、紧赶慢赶把所有需要办理的相关文书手续都办好了。
永明帝宣两人进宫就是把这些东西拿给他们,这样两人才算是拿到了所有该得的赏赐。
永明帝不在东临殿,而是在后宫君后的景幽宫。
王石井和邵云安不懂这其中的意义,引他们进来的宫人好心提点。
君后虽说是男子,但他现在毕竟是后宫之主。
若非是皇上和君后极其信任和亲近的人,皇上是绝不会在景幽宫召见的。
在这之前,皇上也就在景幽宫见过老帝师和老将军一家人。
王石井和邵云安是赶紧表示感谢,王石井感谢完就塞了个荷包过去。
宫人笑着收了,都说忠勇侯豪气,这薄薄的荷包果然豪气!
荷包薄,就说明里面不是银钱而很可能是银票!
果然,在景幽宫召见王石井和邵云安的永明帝穿的也是私下的常服。
让两人不必多礼,永明帝直接说明了召他两人进宫的用意。
王石井和邵云安的膝盖弯得很自然,跪下磕头谢恩。
邵云安之前还跟王石井嘀咕呢,这赏赐的玉矿怎么给他们,原来是这样给。
三处玉矿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永明帝还很贴心地提醒两人有什么不懂尽管问大将军的人。
玉矿原先的管事肯定得换,王石井手里没人,让将军府帮忙找个可靠的最合适。
王石井和邵云安自然是再次跪下谢恩。
赏赐的官窑交给王石井后就成了私窑,也不在京城,不过距离京城不远。
织造坊在京城,规模不算大,但对王石井一家来说足够了。
有了织造坊,王石井这位侯爷就有了自家的绣娘、绣工。
今天算是把所有的赏赐都给下去了,永明帝感慨一句:
“你二人是朕与君后的福星,特别是瑞正君。听说你二人七月还要回去?”
王石井忙道:“回皇上,七八月红酸果成熟,臣与正君需回去酿酒。
还有看看那些茶树是否还能再采一回秋茶。
大哥要把敕南府打造成茶府,秋茶一事臣与正君也想再出一份力。”
王石井这话说得永明帝脸上的神色都好了许多,他再次道:“你二人一心为君,朕都看在眼里。
不过在京期间,你这个忠勇侯也不能日日无所事事。”
邵云安紧张了,可别叫井哥去上什么朝!
他立马小幅度地举手,看到他这一举动的永明帝笑了:“瑞正君有何话想说?”
邵云安先问:“皇上,那西红柿和青瓜您和千岁有尝尝吗?”
刚刚没怎么说话的君后微笑着说:“你们带来的那两样东西味道十分独特,皇上十分喜欢。”
永明帝舔舔嘴:“还有那个羽鸾,就是少了些,不够吃。”
带来的西红柿、黄瓜苗是换了空间里正常苗,然后浇了灵泉水保证番茄与黄瓜长势良好并一路坚持到京城。
送来的当天没有摘果,隔天君后回宫的时候只是摘了长成的西红柿与黄瓜,苗留了下来。
之后这样那样的事苗仍在将军府,不过西红柿和黄瓜却是吃了。
但永明帝与君后是作为水果吃的。
邵云安在将军府自然看到了那几盆进献给皇上的西红柿和番茄。
他就道:“皇上,那羽鸾下回臣来京城的时候让虎哥再多给您和千岁抓两只。
那西红柿与黄瓜不仅可做水果,还能做菜。
臣把这两样东西带上来进献给皇上与千岁尝个新鲜,也是想给酒楼增加几道不一样的菜式。”
邵云安把他在家里“琢磨”出的这两样东西可以做的菜报出来,永明帝就开始咽口水了。
那西红柿还能炒鸡蛋,而且还十分的下饭?!
永明帝埋怨了:“你当时进献的时候怎么没说清楚呢。朕与千岁都吃完了。可有再结果?”
邵云安:“臣昨日去看了,还未结果。臣其实是想在京城试种。
在家中的时候,都是侯爷忙活的。还有种绿纹瓜也是在山里一起发现的。”
邵云安把西瓜,没有带来的葵花、玉米都说了出来。
一听王宅还试种了两种稀罕东西,永明帝大手一挥:“那忠勇侯就把这试种做起来。
朕再给你一些良田,这西红柿与青瓜吃的着实不错。朕希望宫中能常常吃到。”
王石井也怕被皇上要求去上什么朝,马上表示不需要皇上再给良田。
皇上刚刚赐给他们那么多田,他们就在自家的田里试种了。
王石井如此不惦记自己的东西,永明帝再一次夸赞道:“你不愧‘忠勇’二字。
那此事朕就交给你了。
还有你家中种的那太阳花(葵花)、金豆棒(玉米),待成熟后也送进宫让朕尝尝味道。”
王石井和邵云安躬身:“臣遵旨。”
永明帝只把邵云安和王石井从深山里发现的东西当成新鲜吃食了,不知道两人有一份大礼已经给他准备上了。
君后这时候说:“皇上,忠勇侯试种新蔬果,不若让王世子跟着一道?
王世子身子好了,臣先前见他还是虚胖了些,让他跟着忠勇侯下下地,也多动动。”
邵云安把喷咳咽了下去。君后这是拐着弯的让慕容世子减肥吗?
永明帝也想到了慕容世子的模样,赞成地说:“他确实该减减肉。那就让慕容仪跟着忠勇侯一道吧。”
接着,永明帝却又长叹一声,道:“说来皇叔与王妃的这门婚事也是受委屈了。
王妃本就出身小门小户,成了亲却又一心只想着拜佛念经。
世子是皇叔一手带大的,这边皇叔要娶王正君入门,那边王妃就迫不及待地剃度出家了。”
邵云安和王石井明显吃惊,永明帝:“怎么,你二人不知道?”
两人摇头,邵云安:“王爷让我们来京城住王府,臣当时怕打扰到王妃。
王爷只说王妃在一个什么寺里,不在府中。”
永明帝:“雨林寺。”
邵云安:“对对对,就这个寺。”
永明帝压压手,在一旁伺候的卓金和郭逊很有眼色地送上凳子。
邵云安也不客气,谢恩后一屁股坐下,一副洗耳恭听八卦的模样。王石井见状,也就坐下了。
郭逊和卓金保持面上的稳重,心里则失笑,皇上与瑞正君还挺有话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