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通过传送通道来到了儒州。
相比于鹤州,儒州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就连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儒学书院距离传送通道不远。
云峥和丁师兄很快就到了儒学书院门口。
云峥四处环顾,觉得儒学书院和现实中的大学差不了多少。
书院内传来朗朗读书声,青砖小道上,学子们步履匆匆,神情专注。
俨然是一个求学圣地,每一处都透着严谨治学的氛围。
丁师兄的脸色虽然还有些许苍白,但比之前要好了许多,他轻声介绍:“儒学书院是5大宗门里最具底蕴的学府,相传他们在几千年前就已办学,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学术传统。”
“据说,他们的《儒学心法》是一个叫‘孔子’的先贤所着,蕴含深厚哲理,不过由于岁月更迭,《儒学心法》的部分篇章已佚失,但现存内容仍被他们视为镇院之宝。”
云峥面色古怪。
话说,儒学书院之所以变得那么刻板固执,毫无人情味,难道是跟他们的心法缺失有关?
嘴里满口“仁爱”,但实际行动却往往背道而驰。
远处,一道身影正疾行而来,他身着青色长袍,头戴儒巾,步伐稳健。
身影渐近,正是仁子。
早在进入儒州之际,云峥便用道具【伪装者】再次变为鹤云的模样,并给仁子去了书信。
仁子目光如炬,扫过云峥二人,微微颔首,语气平和:“鹤兄,你们来得正巧,今日恰好在举办辩证会,探讨儒学真谛,不妨与我前去一观。”
辩证会?云峥眼睛一亮。
正合他意,借着辩证会的契机,云峥恰好也能摸清儒学书院的学子们都“癫”成了什么样。
以及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模样。
两人跟随仁子穿过青石铺就的庭院,沿途学子们纷纷向仁子行礼,却都用怪异的目光打量着云峥二人。
云峥注意到,这些学子虽然举止恭敬,眼神深处却空洞无神,像是被抽走了灵魂的傀儡。
“到了。”仁子在一座雕梁画栋的大殿前停下,殿门上悬挂着“明德堂”三个鎏金大字,“今日的辩证会就在此处举行。”
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辩声:
“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
“非也非也!圣人明明说的是‘有朋一齐乎,不亦乐乎’,重点在于群殴!”
云峥脚步一顿,差点被门槛绊倒。
丁师兄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道:“谨言慎行。”
大殿内,数十名学子分列两侧,中间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捋着胡须评判方才的辩论。见仁子进来,众人纷纷行礼:“见过仁师兄!”
就连那名老者也恭敬行礼。
足以看出仁子在书院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仁子对此一脸淡然。
他作为院长亲传弟子中的大师兄,地位崇高,仅次于院长和几位副院长之下。
“诸位继续。”仁子示意云峥二人坐在后排,“这位是仙云鹤宗的鹤子的鹤云道友,特来观摩我书院盛事。”
云峥强忍吐槽的冲动,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字画。
“仁者无敌”被解释为“仁慈的人打架不会输”。
“温故知新”下面赫然写着“打完人要记得擦掉指纹”。
云峥:……
白发青年传给他的功法里,就有真正的《儒学心法》。
他们翻译的儒学心法,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下一题!”主持辩论的老者高声道,“讨论‘避重就轻’的真谛!”
左侧一位瘦高学子立即跳起来:“此乃实战要诀!与人交手,自然要避开体重重的,专打体重轻的!”
右侧一个圆脸学子拍案而起:“荒谬!明明是指避开重要的责任,专捡轻松的活干!这才是处世之道!”
“胡说八道!”又一人加入战团,“圣人的意思是逃跑时要轻装上阵!”
云峥的手指深深掐入掌心,额头青筋暴起。
真是……荒诞……
他余光瞥见仁子正含笑点头,似乎对这些“高见”颇为赞许。
“最后一道题,”老者提高音量,“‘君子不器’作何解?”
一位面容严肃的学子起身,斩钉截铁地说:“这还不简单?真正的君子打架不用武器!”
“错!”他的对手立即反驳,“是说君子不像器皿那样容易被装满,意思是挨打要抗揍!”
“你们都错了!”第三个人激动地挥舞手臂,“器者,器官也!君子不动手,专攻下三路!”
“噗——”云峥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仁子微微皱眉:“鹤兄似乎有不同见解?”
云峥闻言,再也忍不住了。
他笑了笑,站起身来:“实不相瞒,你们说的简直是……一派胡言!”
大殿内一片哗然。
那位主持辩论的老者面色阴沉:\"这位道友,何出此言?\"
仁子面色微变,但依旧保持着风度,没有出言反驳。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原意是君子不应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用途,而应博学多才!”云峥声音清朗,字字铿锵。
“‘避重就轻’本指说话办事回避重要的,只谈次要的,何时成了打架斗殴的伎俩?”
有学子冷笑:“空口无凭!可有证据?”
还有学子拍桌子,大声反驳:“荒谬!自古以来,儒学就是如此解读!”
云峥冷笑:“那不过是你们为了顺应这个扭曲的修真界,曲解经典,为己所用罢了!”
不等其他人反驳。
云峥深吸一口气,开始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才是《论语》开篇!不是什么‘用砖乎’!”
随着他每背一句,大殿内的空气似乎都在震颤。
云峥没有注意到,他背后的空间开始扭曲,淡淡金光从体内渗出。
“……‘以德服人’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以德行使人信服!”云峥道。
“不对!”那名主持辩证会的老者拍案而起。
“书上写了,‘以德服人’,意思是用道德让人屈服,不服就打到他服!”
“放你娘的狗屁!”云峥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