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渔业养殖的记载,但仅限于因地制宜,养当地的鱼。
跨区域养鱼,别说是养殖技术不发达的唐朝,就是放在二十一世纪,那也是不容易的。
长安的风水养不了鲈鱼,他当然知道,只是成年人之间博弈,很多时候要的就是这一点含糊其辞。
一碗鱼羹,李恪就是同魏征一样,猜出他的来历又能如何
只要他不承认,就没人能证明他换芯子。
哪怕是皇帝亲自下场也不能,若是皇帝可以将另一个他换回来,那是皇帝的本事,他李承乾愿赌服输。
他突如其来的才华,以及那些惊世骇俗的意见的想法,完全可以推说受了仙人指点。
鬼神之说,没有人可以证明是真的,也没有人可以证明是假的。
用无法证明真假的秘密,下一盘交浅言深的棋,拉拢李恪为他所用,何乐而不为
“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三郎心中有数,我心中也有数。”
李恪若无投诚之意,又怎会提起张蕴古之死,牵扯出权万纪,最后怨怪皇帝将沽名卖直的权万纪安排到自己身边
封建时代,皇子怨怼君父,大逆之罪。
同样,李恪这句话,只要李恪不承认,也没有人能够作证李恪说过这句话。
“臣明白了,兄长,你还有其他什么话对臣说吗”
“典膳备了饭,三郎可要留下用饭”
李恪笑道:“兄长留饭,自不应辞。”
李承乾点头,唤了宫人进来,发话传膳,又陪着李恪闲聊。
用过午膳,送走李恪,李承乾去丽政殿看望太子妃。
额上磕的伤已经好了大半,苏氏仍是心疼的不行,李承乾暗道:还好一开始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了和苏氏的见面。
李承乾贴在妻子小腹上,苏氏揽着夫婿,语气轻柔:“若是有幸,这一次我给郎君添一位女郎,儿女双全,就圆满了。”
李承乾笑道:“苏卿不想再要一个儿子”
苏氏摇摇头:“独孤皇后生了五个儿子,没有一个善终的。婆母文德皇后个陛下有三个儿子,郎君吃了不少的苦头。富贵和权势迷人眼,这一胎生个女儿,妾身同郎君也算儿女双全。郎君,妾身不想再生了,不愿意觉儿将来吃殿下的苦头。”
李承乾轻笑,前隋二世而亡,拿前隋的皇帝比本朝的皇帝,让有心人听见了,又是一场是非,苏氏真不把他当外人。
“孩子生与否,生几个,我听你的。”
苏氏面带担忧,道:“若是再生一个儿子,可怎么是好妾身怕自己将来一碗水端不平,害了自己的孩子。”
李承乾起身在妻子身边落座,轻声道:“一碗水是端不平的,世家大族争家主的位置,咱们这个出身争得是……”
话说了一半,李承乾恨不得扇自己个嘴巴子,孕期的女子,容易多思多想,他还说这些有的没的。
“别担心,咱们一定会儿女双全,就是再生个儿子出来,早早的送出去就藩,身边只留觉儿。”
“那样会不会太狠心”
李承乾道:“长痛不如短痛,一时的狠心保他们一生的平安,值得。”
苏氏点点头,心下却仍是不安,她其实很纠结,生一个李觉,怕命运无常,生多了怕将来手足相残。
越想越觉得难受,或许,她一开始就不应该嫁入天家。可仔细一想,似乎嫁给谁,她说了也不算。
哭了,李承乾一边套话,一遍哄,尤记得当年,舅母有孕要吃酸辣口水鸡,缠着老舅让买,老舅随口一句“你事情怎么这么多”,舅母哭了大半晚上。
孕中女子敏感,何况皇家兄弟阋墙,手足相残是传统,临近的现实案例一看,恐慌是正常的。
哄着妻子止住了哭,李承乾开始交代一些琐事:“开朝之后,我要处理出征的事情,很多时候肯定照顾不上你。杜荷在詹士府当值,有什么问题,你随时传召他,问话若是吩咐都行。”
提到杜荷,苏氏小嘴翘,冷哼一声:“郎君陪杜家二郎的时间,比陪妾身都多,依妾身看,郎君干脆叫杜家二郎搬进东宫过日子得了。”
这话城阳也说过,当初他还心疼了一把杜荷,婚后要怎么和城阳解释,如今是风水轮流转,要他给媳妇儿解释了。
“娘子这话说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杜家二郎对我忠心不二,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我不同他亲近,同谁亲近”
苏氏道:“郎君不知道该怎么说,都说了这许多,哪一日知道怎么说还了得”
李承乾暗道:以前他怎么没发现,苏氏噎人也有一套。
“对旁人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是一句都说不出,对娘子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总能说出几句的,娘子,你说这是为什么”
苏氏抿嘴轻笑,侧身躺下,拉着被子将脸盖住。
“这话该问郎君,怎么问起妾身来了”
李承乾俯身凑了上去,轻声道:“枕边的话,不问枕边人,问谁”
苏氏掀了被子,就那样静静的看着夫婿,秋波潋滟。她才十七岁,少女的娇憨还未退去,又添了三分妇人的风流婉转,一双明眸如水,只在片刻就将人进群其中,不能自拔。
“郎君的枕边人,可不止妾身一人。”
“我若是不做这个皇帝,有娘子常伴身边,又有象儿、觉儿承欢膝下,此生足矣。”
苏氏从榻上起身,李承乾顺手扶了一把。
“象耳要去钱塘,郎君既然舍不得他,为何不把他留下去钱塘游玩就罢了,他是去钱塘观察潮汐和月亮阴晴圆缺的关联。
妾身未出嫁之前,家中有南方来的婢女,听她说过,涨潮很危险的,一个潮头打过来,半大的孩子眨眼间就没了,象儿才多大他怎么可以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李承乾道:“娘子放心,象儿是皇孙,李淳风有分寸的。”
苏氏不满道:“他若是有分寸,就不该让象儿跟着去冒险。”
“不提象儿,说说觉儿,这一趟出去回来,觉儿就两岁了,一眨眼过年,觉儿满三岁,到时候要启蒙,觉儿的老师要提前参谋了。”
提到李觉的启蒙老师,转移了苏氏的注意力,李承乾这才从一连的追问之下缓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