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酒里的抉择
早晨六点半,天刚亮不久,林小华就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起来。他看了眼还在熟睡的妻子陈雪儿,小心翼翼地拉上卧室门,走到阳台上点燃了一支烟。今天是母亲六十大寿,他得把一切都安排妥当。
“怎么起这么早?”陈雪儿揉着眼睛推开门,头发乱蓬蓬的。
“睡不着了。”林小华掐灭烟头,“今天得准备四桌菜,咱们得早点去市场。”
陈雪儿点点头,转身去洗漱。林小华望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想起母亲这些年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妹拉扯大的情景。作为唯一的儿子,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七点整,两人开着那辆面包车出发了。清晨的街道上行人稀少,面包车“突突”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牛肉、羊肉、草鱼、猪肘……”陈雪儿掰着手指头数着要买的食材,“对了,妈最爱吃沙棒子鱼,得多买些。”
林小华专注地开着车,不时点头。他的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毅,浓眉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只是眼角已经有了几道细纹。
农贸市场已经热闹起来。两人熟门熟路地穿梭在各个摊位间,陈雪儿熟练地挑选着食材,不时和熟悉的摊主寒暄几句。
“这西红柿多少钱?”陈雪儿拿起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问道。
“三块五一斤,给你算三块!”摊主爽快地说。
林小华站在一旁,看着妻子讨价还价的样子,他突然想起什么,拍了拍额头:“酒!我们还没买酒呢!”
“哎呀,差点忘了。”陈雪儿懊恼地说,“你先去烟酒店看看,我把剩下的菜买完就去找你。”
镇上新开的烟酒店装修得颇为气派,玻璃柜台里摆满了各种名酒。林小华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华?”
“五叔!”林小华惊喜地转身,看见五叔陈新军正从街道上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陶瓷酒坛。
陈新军身材魁梧,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拍了拍林小华的肩膀:“来给你妈买生日酒?”
“是啊,今天家里要来不少人。”林小华点点头。
“巧了,我刚酿了一批玉米酒,比上次的更好。”陈新军神秘地眨眨眼,“尝一口?”
他倒了一小杯递给林小华。酒液清澈,入口绵甜,后劲却足。林小华眼睛一亮:“好酒!这味道绝对不输三百块的瓶装酒。”
“那是!”陈新军得意地说,“我这次改良了配方,发酵时间也延长了。”他突然板起脸,“不过今天这酒不要钱,算我送给你妈的寿礼。”
林小华连忙摆手:“这怎么行,二十斤酒呢!”
“怎么不行?”陈新军瞪着眼睛,“你妈是我亲嫂子,六十大寿我这个做弟弟的送点酒怎么了?”他不由分说地把两个十斤装的酒坛塞进林小华怀里,“拿着!”
林小华知道五叔的脾气,只好感激地收下。这时陈雪儿也找了过来,见状连忙道谢。
回到家时,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五婶王远菊和六婶王萍正在摘菜,二婶黄晓燕和小婶仁晓慧在厨房里忙活。母亲吴秀兰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被一群孙辈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妈,您怎么不歇着?”林小华放下酒坛,走过去握住母亲粗糙的手。
“歇什么歇,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吴秀兰笑着拍了拍儿子的手,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她虽然已经六十,但精神矍铄,一头短发中夹杂着些许银丝,显得干练而慈祥。
这时,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林小华的妹妹林小珊和刘晓峰夫妇到了,紧接着是林小丽和张建祥的车。
“姐!”林小华迎上去,看到挺着大肚子的林小丽,不禁皱眉,“都快生了还跑来跑去。”
林小丽笑着摸了摸肚子:“再有一个月呢,妈的生日我能不来吗?”
六婶王萍走过来,关切地问:“预产期什么时候?医院联系好了吗?”
“下个月十五号,都安排好了。”林小丽笑着回答。
厨房里,陈雪儿正指挥着几个婶婶准备午饭。她系着围裙,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停。中午简单吃了饺子后,真正的忙碌才刚开始。
下午三点,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四张圆桌。林小华和父亲林建军正在摆放一次性碗筷。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炸鱼的“滋滋”声、炒菜的“哗啦”声、高压锅的“嗤嗤”声交织在一起。
“爸,您说今天会来多少人?”林小华一边摆筷子一边问。
林建军擦了擦额头的汗:“你妈那边的亲戚就不少,加上咱们这边的,四桌应该差不多了。”他顿了顿,“对了,你舅舅们来不来?”
林小华摇摇头:“大舅二舅和小舅都在外地做生意,好几年没回来了,估计……”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门口,三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那是……大舅?”林小华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吴秀兰听到动静,快步走到门口,看清来人后,眼眶瞬间红了:“大哥?二哥?小弟?你们怎么……”
为首的吴大军大步上前,一把抱住妹妹:“秀兰,六十大寿我们能不来吗?”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个舅舅的到来让吴秀兰喜极而泣,她拉着哥哥弟弟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小华,过来。”吴大军招手叫来外甥,上下打量着他,“听说你现在是安城师范学校副校长了?好样的!”
林小华不好意思地笑笑:“刚提不久,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谦虚什么!”吴大军豪爽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从小就有出息,我看好你!”
四点钟,宴席正式开始。四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不断。林小华拿着分酒器,挨桌敬酒。玉米酒虽然度数不高,但一圈下来,他也喝了不少,脸颊微微泛红。
“各位长辈,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妈的生日……”林小华举起酒杯,声音有些哽咽,“我妈辛苦了一辈子,今天能看到这么多亲人聚在一起,她一定很高兴。我敬大家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祝福声此起彼伏。吴秀兰坐在主桌,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悄悄抹了抹眼角。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吴大军喝得满面红光,拉着林小华的手不放:“小华啊,舅舅跟你说,你这个副校长只是个开始!”
“大舅,您喝多了。”林小华笑着劝道。
“谁说我喝多了?”吴大军一瞪眼,“我告诉你,我在省里有关系!我同学是省委的罗书记,只要你开口,舅舅一个电话就能帮你……”
“大哥!”吴大林赶紧打断他,“你喝多了,别乱说话。”
吴大军摆摆手:“我没喝多!小华是我亲外甥,我能不帮他吗?”他转向林小华,“记住了,遇到困难就给舅舅打电话!”
林小华尴尬地笑笑,不知该如何回应。这时,一直沉默的韩志明走过来,拍了拍林小华的肩膀:“小华,来帮我搬点东西。”
走到院子角落,韩志明压低声音说:“你大舅喝多了,别把他的话太当真。”
林小华点点头:\"我知道,六叔。\"
韩志明叹了口气:“吴大军确实有些关系,但是……”他欲言又止,“小华,你还年轻,前途无量。记住,靠关系上位的路走不长远。”
林小华沉默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六叔。我会凭自己的本事。”
韩志明欣慰地笑了:“好孩子。走吧,回去陪你舅舅们。”
宴席持续到晚上七点,三个舅舅都喝得酩酊大醉。林小华找来司机送他们回老宅休息。临别时,吴大军还拉着他的手不放:“记住舅舅的话……有事打电话……”
送走客人,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陈雪儿端来一碗小米粥:“快喝了,解解酒。”
林小华接过碗,看着正在收拾残局的家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韩志明的话,又想起大舅的承诺,内心陷入矛盾。
“想什么呢?”陈雪儿坐到他身边。
林小华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家人真好。”
陈雪儿温柔地笑了:“是啊,今天妈很开心。”
夜深了,林小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出神。今天发生的一切在脑海中回放:母亲的泪眼、舅舅的承诺、韩叔的忠告……
“还没睡?”陈雪儿轻声问。
“我在想大舅说的话。”林小华转过身,“如果真有这样的关系,用还是不用?”
陈雪儿沉思片刻:“你想听真话吗?”
林小华点点头。
“我嫁给你是因为你是林小华,不是因为你将来能当多大官。”陈雪儿认真地说,“妈常说你从小就正直,我想这也是你能当上副校长的原因。”
林小华握紧妻子的手,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是啊,他一路走来靠的是脚踏实地,何必现在改变?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林小华闭上眼睛,做出了决定。明天,他将继续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前行,一步一个脚印。玉米酒的醇香似乎还留在唇齿间,那是亲情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他永远不想失去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