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业寺密谋
感业寺的山门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我紧了紧肩上的药箱,向守门的比丘尼出示了宫中令牌。
"季司药来了。"年长的比丘尼合十一礼,"住持已在禅房等候。"
踏入寺院,熟悉的香火气息扑面而来。自从李治批准我每月两次来感业寺诊视,这已是第三次来访。前两次都没能单独见到武媚——她被安排在最偏远的净室"清修",美其名曰为先帝祈福,实则是某种变相惩罚。
"季施主,"住持慈眉善目地迎上来,"老衲近日胸闷气短,可否请施主看看?"
我微笑着点头,心中却明镜似的——住持每次都以看病为由,先探听宫中动向。为武媚打点关系,这些应酬必不可少。
诊脉后,我取出几丸理气活血的药:"住持只是操劳过度,并无大碍。不过......"我压低声音,"听闻朝廷将清查各寺田产,感业寺的账目可还清楚?"
住持面色一变:"这......"
"奴家斗胆建议,不妨提前自查,若有隐田漏税,及早补上。"我从袖中取出一卷纸,"这是奴家设计的记账新法,一目了然。"
住持接过细看,眉头渐渐舒展:"妙哉!纵列田亩,横排赋税,收支盈亏一目了然。季施主竟通此道?"
"家父曾任户曹小吏,奴家耳濡目染。"我随口编造,"若住持不弃,奴家可协助整理寺中账目。"
这当然是我的计划之一。改善寺院经济,武媚的生活自然也会好转。更何况,掌握了账目,就等于掌握了寺院的话语权。
住持欣然应允。接下来几天,我白天为尼众诊病,晚上则埋首账房。唐代寺庙经济复杂,除了朝廷赐田,还有信众捐赠、香火收入、放贷利息等。我引入现代会计的复式记账法,很快理清了感业寺混乱多年的账目。
"季施主真乃神人也!"住持看着新整理的账册,惊叹不已,"如此条理分明,连三年前那笔糊涂账都查清了。"
"住持过奖。"我谦逊地低头,"奴家还发现,寺后那片山坡若改种药材,收益可比现在种粟米高出三倍。长安药市繁荣,而感业寺临近终南山,水土适宜种药。"
"这......从未想过。"住持捻着佛珠,若有所思。
"若住持同意,奴家可联系相熟药商,包销收成。"我趁机提议,"收益五五分账,寺中只需出地出力。"
在我的游说下,住持最终同意先试种一小片药田。我心中暗喜——这不仅能为寺院创收,将来还能成为我与武媚联系的正当理由。
账目整理告一段落,住持终于松口让我见武媚。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寺院最深处的一间净室前。带路的比丘尼合十一礼便退下了。
我轻轻叩门:"媚娘,是我。"
门吱呀一声打开。武媚一身灰色僧衣,素面朝天,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她一把将我拉入室内,紧紧抱住:"姐姐终于来了!"
我回抱她,能感觉到她比在宫中时瘦了许多。"你受苦了。"
"刚开始确实难熬。"她松开我,示意坐下,"每日寅时即起,诵经劳作,粗茶淡饭。但现在......"她狡黠一笑,"托姐姐的福,好多了。"
原来,我上次托比丘尼转交的银两和药物她已经收到。更妙的是,住持因看重我的"账房神通",对武媚的态度也大为改善。
"姐姐在宫中如何?"她急切地问,"陛下......可曾提起我?"
我点点头,从药箱夹层取出一封信:"高宗皇帝让我转交的。"
武媚的手微微发抖,接过信贴在胸前,闭眼深吸一口气,才小心拆开。信纸上是李治清秀的字迹,内容却让我有些尴尬——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表达相思之苦。
武媚读完,眼中泪光闪动,却又带着胜利般的喜悦:"他果然没忘了我!"
"不仅没忘,"我低声道,"还计划来看你。"
"什么?"她惊得站起身,"这太危险了!若被朝臣知道新君私会先帝才人......"
"所以必须周密安排。"我拉她坐下,"下月十五是先帝忌辰,按制皇帝将亲临感业寺上香。届时你可称病不出,我会安排你在后山药圃'偶遇'陛下。"
武媚眼中精光闪烁,那是属于未来女皇的算计眼神:"药圃......姐姐果然早有谋划。"
"那片药田刚播下种子,尚无人打理,正是密会佳处。"我笑道,"不过你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出现在那里。"
"我可以说去采野菜。"她立即接上,"寺中饮食清苦,比丘尼们常自行采摘野菜改善伙食。"
"聪明。"我赞许地点头,"记住,无论陛下说什么,你都不要主动提回宫之事。只需让他看到你的柔弱、思念和才学。"
"姐姐教我。"她抓住我的手,眼中满是热切。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边继续"改造"感业寺的经济,一边为武媚与李治的会面做准备。通过几个交好的比丘尼,我了解到寺中权力结构,并巧妙地用"香火钱分红"拉拢了几个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