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空无之路 > 第938章 梨园遗谱

第938章 梨园遗谱(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开局:六连抽,创建万古帝朝 大唐钓鱼人 穿越大秦:给始皇帝送长生不老药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满身SSS级天赋的我怎么输 高武:用对方法无需肝!肝帝无用 龙刃 全民公路求生:欧皇重开带飞全球 以常胜之名

暮色渐染,甄老家小院被一层薄薄的金辉笼罩,院中老槐树影斑驳,随风轻晃。

青砖黛瓦之间,九位甄氏家族核心成员齐聚堂前,或倚门而立,或端坐于雕花木椅之上,神情各异——

有人眉宇紧锁,似在权衡利弊;有人目光游移,心事难平;亦有人悄然交头接耳,难掩内心的躁动。

这并非寻常的家庭聚会,而是甄氏文化传媒董事会的闭门会议,一场关乎家族未来走向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甄老并未现身厅堂,他独坐于内室,一盏素瓷茶碗捧在手中,茶烟袅袅,升腾如思绪。

他望着窗外天光渐暗,神情淡然。这位执掌家族数十年的长者,如今已将权柄交予下一代,只以一杯清茶,静观风云变幻。

厅中,甄秀立于主位之前,身姿挺拔,语调沉稳。作为甄家长女,她不仅是家族的象征,更是此次会议的主持者与推动者。

她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弟妹——这些人,既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也是董事会中握有投票权的董事。她深知,今日的议题,不仅关乎商业决策,更牵动着甄氏百年文脉的存续与转型。

她首先谈及甄氏藏书寄存于北方文化院一事。语气郑重,措辞精准:“这批藏书,是我甄氏祖辈几代人搜集、整理、珍藏的成果,涵盖戏曲、古籍、手稿,尤以《梨园遗谱》最为珍贵。

此次寄存,并非捐赠,亦非转让,而是以‘文化共建’之名,与北方文化院达成战略合作。

咱们保留所有权,仅授权其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学术研究。”

她顿了顿,补充道:“此举既可避免藏书流散,又能提升甄氏在文化界的影响力,为后续项目铺路。”

接着,她话锋一转,提及昨日与古村集团总经理艾利妹的会面。

那是一场在北都城中心某座玻璃幕墙大楼顶层的密谈,窗外是城市天际线,而室内,两位女性在冷静与试探中交换着筹码。

甄秀描述道:“艾总态度开放,对‘文化+旅游+演艺’的融合模式极为看好。她提出,古村演艺在建北都剧场,定位为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艺术的交汇平台,希望甄氏能以内容资源入股,共谋发展。”

随后,她又讲述了自己亲赴北都剧场施工现场的见闻:钢架林立,工人们穿梭如织,巨大的穹顶结构已初具雏形。

她站在尚未完工的舞台上,仿佛听见了未来锣鼓喧天、水袖翻飞的声响。“那不仅是一座剧场,”她说,“更是一个文化符号的重生之地。”

最终,她抛出了今日会议的核心议题:甄氏文化传媒拟以家传《梨园遗谱》的版权,搭配一笔可观的现金,参股北都剧场,持股比例定为30%。

这一举措,意味着甄氏将从传统的文化守护者,正式迈入现代文化产业运营的深水区。

话音落下,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有人皱眉,质疑此举是否会让祖传瑰宝沦为商业工具;有人点头,认为这是文化变现的良机;更有人担忧股权稀释与控制权旁落。

意见纷呈,立场交错,亲情与利益在无形中拉扯。而屋内,甄老轻啜一口茶,嘴角微扬,仿佛早已预见这场风暴的来临。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荒年团宠娇娇女,带全家吃香喝辣 穿成下堂妻,绝嗣战神子孙满堂了 随母改嫁随军,我在家属院当团宠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侯门主母穿成年代文恶毒婆婆后 穿成宜修之女,我在甄嬛传被疯宠 修仙直播间,小师妹她专抢机缘 娘娘宫斗套路有点野 一睁眼,小灾星竟是天道亲闺女 少帅你老婆又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