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品质1】
【一种兼具实用价值和文化象征的植物,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福禄、健康、多子的吉祥寓意,可以制成工艺品,也可以制成盛水工具】
【大容量】【快速生长】【适应环境】【蓄水】【多籽】
“啊?”
第五个特性出来了。
李旭失望了。
竟然不是【遗传】特性。
不过,
他冷静下来之后,想了想,也很正常。
并不是每一种植物都会生出【遗传】特性的。
之前很多植物都没有【遗传】特性。
而且根据葫芦的介绍,福禄、健康、多子的寓意……没有出现【遗传】,而是【多籽】,在情理之中。
“多籽,能多多少呢?”
李旭好奇。
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葫芦可能含50-100颗籽,而某些特殊品种可达900颗以上。
因为拖得时间很长。
几乎是葫芦都成熟了半个多月,才出现第五个特性。
当然,也不可能再产生第六个特性了。
五个特性就是它的极限。
所以,李旭直接摘下来。
打开之后。
这一次,
里面的水很少。
但是却有满满的种子。
打开的葫芦嘴,竟然都倒不出来。
李旭索性把葫芦砸开,里面是满满的葫芦籽。
这时,张薇来了。
看到一地葫芦籽,十分惊讶。
种子在地上堆成一座小山。
张薇瞪大眼睛,下意识后退半步:"这……这也太多了吧?"
李旭蹲下身,用手指拨弄着那些饱满的白色种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来,帮我数数。"
两人花了整整半小时才完成清点。
当最后一粒种子被放入计量盒时,张薇的声音都有些发抖:"三千二百四十七颗……一个葫芦里居然有这么多籽?"
"这是我实验的新的种子。"李旭站起身,继续维持他科研人设,"普通葫芦最多几百颗,这个数量翻了十倍不止。"
他走到白板前快速计算起来,"假设每个藤结三个葫芦,每个葫芦三千颗种子,一百株就是……"
笔尖在白板上划出长长的算式:
100株 × 3葫芦 × 3000种子 ≈ 1000,000颗
100万颗一代种子。"李旭的笔尖顿了顿,继续写道,"如果每颗一代种子种出的葫芦能储水30升……"
1000,000 × 30L = 300,000,000升
张薇倒吸一口冷气:"三千万升淡水?相当于一个水库!"
“没错。”
李旭也很激动。
虽然,这一次没有【遗传】特性。
种子繁殖到第二代,就会失去所有的特性。
但是每一次种植,会结出很多很多的种子。
因为【适应环境】特性的存在。
每一颗种子都能长成葫芦。
发芽率100%。
所以,他只需要种植几亩葫芦,正常照顾,浇水施肥,就可以满足全国的需要。
一百株的蓄水量是一个水库。
一亩地至少种植三百株。
也就是说一亩地的蓄水量是三个水库。
五亩地就是15个水库。
完全满足国内所有的海岛,甚至绰绰有余。
当然,干旱的内陆地区,如果本身缺水,是不行的。
“对了,你来找我什么事?”
李旭询问。
张薇突然想起来:"差点忘了,林市长在会客室等您,说是有要事商量。"
……
会客室里,林市长正端着茶杯欣赏墙上的水稻标本。
见李旭进来,他立即起身握手:"李教授,您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啊!南部礁岛的官兵们都在夸您的'神葫芦'呢。"
"应该的。"李旭笑着请对方坐下,"还需要更多种子吗?"
"正要跟您商量这事。"林市长从公文包取出一份地图,"相关部门计划在南部十二个岛礁推广种植,初步估算需要两千颗种子。"
他犹豫片刻,"只是经费方面……"
李旭摆摆手:"这批种子就当是我们丰收农场拥军了。"
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提醒道,"这些岛礁必须种植在沙滩上,葫芦是靠根系吸收地下的的水分,如果距离海水太远……"
"这个您放心。"林市长笑道,"海岛上最不缺的就是海水。其实我今天来还有另一个请求——"他压低声音,"西北沙漠地区想知道,这种葫芦能不能在沙漠哨所种植?"
李旭叹了一口气。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试验田里蓬勃生长的作物,缓缓摇头:"不行的。沙漠地区缺乏基础湿度,葫芦无法从空气和地下中获取足够水分。而且……"
他转身解释道,"这种葫芦的蓄水原理是'收集'而非'创造',它需要先有水源可吸。"
林市长失望地叹了口气:"可惜了,那些边防战士每年要动用大量运水车……"
这也是没有办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