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显而易见,发生了干旱粮食减产严重,之后的三年连续干旱,大家一个个饿的皮包骨。
山上的野菜都被薅秃了,就只能去扯一些树皮来煮汤。
就这样,最后还是饿死了不少人。
这一晚上的噩梦让几人浑身冰冷,忍不住回想那可怕的场景,心里一阵后怕。
这一晚上,这几个人注定是没有办法好好睡觉了。
大家都在等在天亮,好找人好好琢磨商量一下。
这些陈宁静都不知道,因为她办完了这事就直接进入了梦乡,睡的很是香甜。
……………………………………………………………………………………………………………
第二天一大早,大伯就一下子从炕上坐了起来,脸上满是冷汗,整个人还大喘着粗气。
大伯母被他吓了一跳,也赶紧跟着坐了起来,有些着急的问道。
“该他爹,你咋啦?怎么一惊一乍的,你没事吧?”
大伯现在神情还有些恍惚,面对大伯母的问话,他只是下意识摇了摇头,也没有说话。
等将思绪捋明白,他这才快速穿衣下炕,对着大伯母说了句,“我还有事,就先去大队里了,早饭不用管我,你们吃就行。”
等着话说完,他人已经走出了门槛,大伯母就连阻拦都来不及。
看他这神色凝重的样子,估计是真的有什么事。
心里担心着自家男人,再加上也差不多到了起来的时间,大伯母也就没有再多睡,而是起来准备打扫一下院子,顺便做饭。
大伯没有先去找其他人,而是去敲了自己爹娘的门,“爹,你起来了吗?我找你有点事。”
陈老太昨晚也做了那个梦,他比陈大伯醒的还早,一直躺在炕上思考这件事。
猛不丁的就听到了自家大儿子拍门的声音,这下子老婆子也被吵醒了。
陈老太揉着惺忪的睡眼坐了起来,嘀咕道,“老大这么早拍门干什么?”
陈老头也不知道,不过他也正准备和大儿子商量一下,因此对着门外回了一句,“等着,马上出来。”
随后他也坐起身开始穿衣服,对着陈老太说了两句,也就是早饭不回来吃了之类的。
随后快速起身套上衣服就推门走了出去。
父子两人轻声嘀咕了两句,发现他们都做了同样的梦,这下子两人都坐不住了,一起急匆匆的出了门,顶着蒙蒙亮的天准备去敲门。
他们刚才商量过了,梦里的事细想还真有可能会发生。
这样的事情他们赌不起,因此一定要做一些措施来应对。
即使最后被人发现,可能会丢掉大队长的职务,甚至可能会因此受到惩罚他也认了,他不敢拿全村人的性命去开玩笑。
所幸今天上面才刚发布了办集体食堂和上交铁具的通知,他们也还没有开始实行,一切都还来得及。
在大伯胡思乱想间,不自觉他和陈老头就来到了大队门口。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另外几个人影在那边晃荡,仔细一看,是村里另外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他们都是一脸焦急,有的人甚至一副天都要塌了的场景。
看到这里,父子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是一个咯噔。
心想不会是他们想的那样吧。
不过现在也顾不上问询怎么回事了,陈大伯快速的掏出钥匙打开门,招呼着大家进屋说。
这次要商量的事情比较大,因此等人都进门之后,大伯转身从里面锁上了门,防止有人进来。
虽然现在还很早,很少有人出来晃荡。
但凡事还是小心比较好,他不敢赌,万一被人听到可怎么是好。
……………………………………………………………………………………………………………
等进了屋,已经有人按捺不住,开始说起了自己梦到的事情。
这下好了,众人都知道了,原来他们都做了同一个梦,顿时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会议室变得吵闹了起来。
“这是上天的警示啊,是老天爷要救我们啊。”
“对啊,这我们村不行啊,万一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到时候可是全村那么多人的性命。”
“我们还是要早做准备,如果这些准备用不上更好,但万一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到时候我们也有一点准备,不至于直接等死啊。”
“………”
虽然现在宣杨科学,抵制封建迷信,但还是有很多人信这个东西。
尤其是在这么多人同时梦到同一个梦的情况下,让他们不得不信。
最后几人商量的结果,就是今年村里粮食产量不能虚报,不管别人怎么报,他们宁可少报不能多报,不然到时候都交了公粮,农民都没得分。
其次就是村里的食堂得办,但是也就只是维持现在大家的基本水平,不再多做,让大家胡吃海塞,造成浪费。
随后呢,就是由几位老人去动员,让大家私下里多买一些粮食存在家里,应对不必要的意外。
最后,就是上交铁具炼钢的事情,这个肯定不能不交,但是也不能将家里全部的东西都交上去。
比如说,如果谁家有两口铁锅,那就交一口上去,如果只有一口铁锅,那就不交。
再就是家里的其他东西,比如农具之类的,这些大家都得交,但家里也得留个一两把,以备不时之需。
等商量好之后,也到了上工的时间,一切都等下工之后再说。
等晚上下工,自然是有陈大伯这个大队长开始开会动员大家吃集体食堂和上交铁器炼钢的事情。
这件事他还是照实通知了,不过私下里怎么操作,就看几位老人的了。
在他们村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改革的时候,其他村也开始了。
等陈大伯他们有意的打听之后才知道,大多数的村子里不管是领导班子还是村民都很激进,和他们梦里梦到的都大差不差。
这下子众人对梦里的事情更是深信不疑,做起事来也更加急切一些。
不过好在,因为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背书,大家还是比较听话的,这项工作虽然艰难,但到底执行了下去,一切都在朝着好的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