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海边的三点式美女。
还没看清楚长什么样就不见了。
正月十三。
黄道吉日,宜嫁娶。
在渔村。
挑日子结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
你得找个“大师”拿着双方的八字掐指一算,看看哪一天合适,然后还得看双方家里长辈有没有在一年内过世的。
以上都过关之后。
没完。
最重要的来。
得去庙里问妈祖。
男方拿着“大师”给的三个吉日去找妈祖请圣杯,掷杯筊三次,至少要有一次是圣杯,才能算妈祖同意。
如果第一次就拿到圣杯。
说明妈祖很满意,祝福,祝福再祝福。
如果三次一个圣杯都没有,说明妈祖不看好,得再换个日子。
如果九次没有一个圣杯,那……
他妈的你还是别结了吧。
遇到这种情况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明年你丫再来吧!
周子良是幸运的。
一次就拿到圣杯。
开开心心把他的白月光林晴娶回了家。
婚礼办得不奢华但极为体面。
聂茂才直接把自家年前刚开业的五星级酒店,胖茂才联名款主题酒店——“胖茂才国际大酒店”的顶层宴会厅给包了下来。
谁说聂老弟没头脑?
咳咳。
他虽然没头脑,但他会抄啊!
去了一趟情趣酒店,他立刻就想到了主题酒店,第二天就把原本的传统酒店方案丢进垃圾桶,集思广益之后选择了名声最好的“胖茂才”。
有这心思他不发财谁发财?
婚车是聂茂才不知道从哪找来的一水黑色凯迪拉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他的技师班的“同学”,黑压压的足足有二十九辆,头车则是白也那辆银顶劳斯莱斯幻影。
这阵仗。
直接把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给羡慕坏了。
回家得把自己的外孙外甥揍一顿出出气。
看看人家当外孙当外甥,再看自己的还在流鼻涕哭闹着要玩蛋仔的糟心玩意,妈妈皮的,狂吐三斤老血。
自打上回……
是去年。
一眨眼又一年过去了。
白世峰大发雄威开车把邻居家女婿的车顶海里之后,白也的身份在村里就藏不住。
大家都知道。
周家可招惹不得。
那家伙。
村干部每天来巡视三轮。
早中晚必打卡。
就是担心他们家出点什么事。
婚礼上。
林晴换上一身洁白的婚纱,那张岁月静好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红晕,看得周子良嘴角咧得比AK都难压。
外公外婆更是全程合不拢嘴,外婆拉着林晴的手,跟献宝似的,逢人就介绍:“我儿媳妇,晴儿,俊吧?”
不是。
你不介绍我也知道啊!
我今天就是来吃喜酒的啊!
至于那五百万的“卖身钱”,周晓妆最终还是知道了,是林晴主动提的,白也挨了几道白眼,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然鹅。
周晓妆接触林晴半个小时后。
两人手挽手。
亲得不像话。
啧啧啧……
善变的女人。
周晓妆也没让小舅还,直接当成了给林晴的改口费和结婚礼物。用她的话讲:“这钱花得我一点都不心疼,五百万娶晴儿,这钱花得值!”
这话。
让天然呆的林晴感动得稀里哗啦,抱着白也这个小外甥哭了半天。
不是。
妗子你哭就哭,鼻涕往我身上抹是几个意思?要擦,你往我妈衣服上擦,她衣服比我多。
还有。
这话你听听就好了。
当真?
那你太傻了。
……
时间一晃。
来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京城,玉泉池。
早春的寒意还未完全褪去,池边的柳树却已悄然抽出嫩绿的枝芽。几个精神矍铄的老爷子正围着一张石桌,就着一盘五仁馅儿的元宵,下着象棋,吵得面红耳赤。
他们已是步入耄耋之年,老态龙钟却一个个中气十足,别看他们像市井小民一样争吵不休,都是曾经叱咤风云退下来颐养天年的一方大佬。
不远处的凉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黄晁、陈院长,两位大佬围坐在一张紫砂茶海旁。茶香袅袅,是顶级的武夷山大红袍。
桌上。
同样摆着一盘围棋。
黄晁和陈院长在手谈。
白也坐在陈院长旁边的小马扎上,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黑芝麻汤圆,呼哧呼哧吃得正香。
家人们谁懂啊!
元宵节被喊到玉泉池吃汤圆。
我家没汤圆吃吗?
奔赴千里陪两老头吃汤圆真是够够的。
再说了。
这汤圆味道一般啊!
比羊肉手抓饭差了十个档次。
果然。
甜食还得看南方。
“两个臭棋篓子。”
黄晁刚把一颗黑棋落到棋盘,便听见右手边的白也撇嘴嘟哝:“还是玩飞行棋吧!”
好家伙。
我直接好家伙。
黄晁瞪了白也一眼,心中暗忖:“这小子胆子是越来越肥了,竟然敢当着陈院长的面怼脸开大……”
咋滴!
想当孙猴子大闹天宫啊!
他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出声,陈院长没生气他可不敢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你小子,吃完了?”
陈院长放下茶杯,眼神温和地看着白也,语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白也把最后一个汤圆吸溜进嘴,擦了擦嘴,打了个饱嗝:“嗯,吃完了,陈爷爷您家的汤圆就是好吃。”
“比我妈煮的好吃多了。”
对美食最厉害的赞美是妈妈的味道。
“少拍马屁。”
陈院长笑骂了一句,脸色随即变得严肃起来:“年前上面让你回去想的事情,想得怎么样了?”
“这也没有外人,你畅所欲言,让我们两老头开开眼。”
他这话一出口,凉亭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分。黄晁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将目光投向白也。
听出来了。
陈院长的意思是先替白也把把关。
大人的世界里没有半刻是闲的。
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国家的发展稳定忙碌着,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可不是唠家常,这是国之大策。
真是心急捏。
一碗汤圆换一个计划。
血亏啊!
白也没直接回答,而是从兜里掏出一份用订书机订起来的、略显潦草的计划书,递了过去。
“都在这儿了。”
黄晁接过计划书,本以为会看到满篇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宏大构想,或是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精妙布局。
毕竟。
这两个领域。
前者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印钞机,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到,是已经在执行的趋势,不可抵挡。
后者是白也的根基所在。
漠江那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
京城的小鱼汽车。
无论白也选哪个,都在情理之中。
然而。
当他看清那份计划书封面上,用黑色水笔写下的几个大字时,瞳孔也骤然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