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武器,投降吧!”
全城的军阵已经被破除,李靖也已经力竭昏迷,其余各将领一片散沙,值此乱局,只能带着大军朝着皇城靠拢。
“所有军队放下武器,所有百姓回到屋子里,关上屋门,我们辽国的军队不杀俘虏,不屠城!”
“快,快回屋子里去,别挡道,我们辽国军队秋毫无犯,只要配合,就不会伤害你们!”
一支支小队在街巷里穿插叫喊,配合守城的百姓纷纷钻进房屋,军队大批放下武器,就地投降。
短短数日围城,带给这座城池的压力是恐怖的,那惊天动地的能量波动,汹涌的波涛,仿佛仅仅一刻,就能将他们全部淹没。
当然,也有忠贞报国之将士,不愿放下武器,继续反抗,或有百姓不回屋舍,挡到大军的面前。
对此,辽军自然也不会仁慈。
朱雀大街上,一道青龙从街头冲向街尾,一条通道被打开,前来抵抗的将士全部灰飞烟灭。
仅仅两三武道宗师身受重伤,勉强存活。
关羽骑着青鬃战马,步伐稳健,提着大刀,走的很缓,很缓。
大刀一挑,一个浑身浴血的小将被挑到两边,刚刚落地,却见其又提着长枪冲杀而来。
关羽睁大双眼,单手劈砍,瞬间排山倒海的力道朝着这将领冲去,这小将受击昏迷,倒地不起。
“将军,这是薛仁贵,我们在安南对战过!”
身后,张绣走来,看着这小将,心中一阵唏嘘,几年过去,他早已进阶一流,可昔日对手却落得如此凄惨境地。
“是个壮士!”
关羽扫视一眼,继续向前,他钦佩这些勇士,并未下死手,在他心中,大唐归附之后,这都是辽国将士。
大军刚刚入城时,城中哀嚎遍野,死伤遍地,可随着他们清理完街道,彻底控制长安,城中又寂静起来。
或也就是一瞬间,这大唐最后组织的一波反抗部队被攻破。
没有李靖,大唐的精锐和超精锐在单独对战中,没有丝毫可比性,更何况还有史诗。
整个辽东二十万史诗级军团,这里就派来了一半,为了尽快消灭大唐,段尘一上来就挥出了一记重拳。
能顶这些天,已经是极限了。
皇宫外,李世民穿戴一身重甲,在他身后,秦琼,尉迟敬德等都在,剩余上万玄甲军聚集,这是大唐最巅峰的一支军团,此时已经损失过半。
“诸位,国都被破,局势已经难以逆转,我们拼死冲锋,定要护送陛下出城,来日攻回长安,再建大唐!”
临战之际,秦琼的声音传遍全阵,各军皆是士气一振,口中大喊:
“突围!”
“突围!”
“突围!”
能够在此时,留在皇城的,都是忠贞精锐之士,李世民热泪流淌,心中百转,或是不舍,或是还未适应局势的瞬息万变。
但现实即是如此,实力不济,又能如何。
李世民不明白自己能不能冲出去,但他的骄傲不能容许他在皇宫等死,也不愿意屈膝投降。
无论如何,他都想要争取最后的可能。
身后,大明宫内,李靖等将已经被送进去,程咬金率领最后的羽林军控制宫城。
他们是李世民留下的最后后手,他死后,这些人就投降大辽,相信那段尘也不会肆意杀戮。
蓝星太大,想要实现有效统治,段尘就需要大唐的组织构架,大唐的皇室,大唐的精锐武将,乃至于一切。
没有了长安,大唐北部四洲,就是一片散沙,内部很难彻底凝聚,相信段尘也清楚。
面前,那道青色身影越出浓烟,缓缓出现在众人面前,那道身影,短短数日,便彻底映射在了唐人的心中。
关羽,名字让人熟悉又陌生,按照历史的线索,这是唐人的前辈。
“投降吧!大唐会得到同样的待遇!”
关羽平日话很少,以他的性格,面对这种英勇就义的场面,会选择成全他们的。
但在今日,他还是想要多说些什么,或许是惋惜,或许是悲悯,也或许是无奈。
“誓死不降,众将士,随我冲锋!”
李世民手中长剑闪着金光,刹那间,军阵凝聚,天空中耀阳升起,大唐开国以来,李靖擅长大军团作战,而他更爱统御精锐以少胜多。
金光破晓,冲散青云,两道洪流卷在了一起,在这狭窄的朱雀大街上,交汇着。
双方好似都很克制,又或是控制力太强,数万骑兵冲阵,竟然就局限在这片狭窄的大街上,不伤周边建筑分毫。
太阳渐渐的落下,青云散去,紫霞漫天,长安城外,落霞与孤鹜齐飞,长河北上,冰水消散北去,只待明日再次凝结。
长安城的事情拖延了一些时间,但却改变不了战局。
借着晚霞,大片骑兵涌出城去,一条云道自东向西,蔓延到了日光的尽头。
关羽马不停蹄,只留下数万精兵和赵云控制全城,自己亲率精锐朝着大汉赶去。
马蹄阵阵,青云铺路,大军刚刚腾飞而起,好似要追赶落山的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