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603章 多项技术实验

第603章 多项技术实验(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穿成大力女:打猎种田卖豆腐日常 别人御兽,你被兽御 无限刷新,我有空间能保留物资 信步昆仑 渣爹抛妻弃子?我们吃肉你别馋 诸天万界:从僵尸叔叔开始! 地牢求生:从合成臭水开始! 长生诀启,神途路开 末世:从第6次生物大灭绝开始 被炉鼎道侣救下后,大佬她杀疯了

随着李枭讲完,众人也就开始研究了起来。

有了研究方向,这一次研究的速度很快,不过五个月,就研究完了整体框架的一个搭建。

不过这距离研究完成还差很远。

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研究。

像是自旋稳定技术、跟踪测量技术、信号传输技术、温控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想要研究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就拿自旋稳定技术来讲,它的作用就是在太空无空气阻力的环境中,如何保持稳定的姿态,让信号天线、遥测设备对准地球,如果无法保持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让地球丢失目标位置,而它自转的要求必须120 转\/分钟。

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像陀螺一样维持姿态稳定。

不过原理虽然简单,但想要制造出来可没那容易,首先就是它的自旋,要由运载火箭第三级在入轨前赋予,那么如何保证能达到120 转 \/ 分钟是个问题。

这个是早就计算好的,这速度既能保证姿态稳定,又不会因为自旋速度太快,而导致内部仪器损坏。

这还只是第一步,如何抑制自旋的偏差,这个就要用到液体阻尼器。

液体阻尼器它可以通过密封腔内的硅油,在旋转的时候产生粘滞阻力,从而来吸收姿态偏差的能量,让自旋稳定。

不过这个国内可没有,还需要研究设计。

跟踪测量技术也是一样,同样不容易实现,跟踪测量技术就是要掌握轨道位置、飞行速度和姿态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够查看出卫星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问题。

而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就是微波雷达跟踪+光学跟踪,光学跟踪这个比较容易实现,就是在各地建设设微波雷达站,然后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反射定位,测算出卫星的距离。

微波雷达站这一技术国内已经研究了出来,只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基地就能实现这一功能。

但光学跟踪这个就难了。

它需要高倍光学望远镜,然后在全国各地在建设站点,在配合摄影测量,就能够记录卫星过境时的轨迹。

但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高倍光学望远镜,这个就需要国内自己进行研究。

信号传输技术也是一样,也是有很多技术是国内现在不具备的。

它的作用就是向地面传输卫星的遥测数据,也就是卫星内部温度、电源电压等状态,其次向全球播放《东方红》。

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采用超短波频段 + 编码技术。

编码技术就是要利用电子管组成的 “脉冲编码调制” 电路,但这些国内同样不具备。

其次天线要采用“向螺旋天线”, 必须360° 覆盖地球,这种天线也需要研究。

其次就是《东方红》的播放器,它不是真正的音乐,而是通过二极管、电容以及电阻组成的振荡电路,生成简谱音阶,然后再将音阶信号叠加到遥测载波上发送出去。

但如何保证音阶精准度,以及信号抗干扰,这两者是一个问题,也是需要研究的。

此外还要解决发射功率与重量限制的矛盾、误码率控制难题、频率资源分配与干扰问题,以及天线技术如何适应太空的环境,这些都需要一一解决。

温控技术,虽然就是让卫星温度均衡,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毕竟卫星内部仪器,需要在5c~40c 范围内工作,否则就很容易失效。

但要知道太空向阳面温度可达100c以上,背面则是在-150c以下。

温差相当的大。

这如果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年代想要解决完毕,可是一个大难题,这还是有了解决方法的情况下。

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依靠 “材料 + 结构设计” 来实现被动控温。

像是卫星外壳它是由72 面体组成,这些72 面体组成,不能够涂抹一样的材料,不同面必须涂不同材料,像是向阳面,就要涂 “白漆 + 镀铝薄膜”,这样一来就能反射出去80%的热量。

背面则要涂层 “黑漆”的颜色,吸收宇宙中微弱的热量。

此外还需要多层隔热材料,卫星内部的布局也要合理化,发热量大的仪器不能全部安装在一起,需要分散开,以避免局部热量过高。

但无论是表面涂层,还是隔热材料,这些国内很多也没有,也需要重新研究。

卫星的框架更是要轻量化和硬度兼备,毕竟卫星重量要保持在173千克,不能超过这个重量。

但现在这个重量下,框架还要高强度这个就很难了。

除了在结构上想办法外,还需要研究新的材料,否则的话很难做到。

这些可不是他们一个研究所能够完成了,毕竟他们整个研究所,加在一起目前也不过二十多人,这些人如果想要研究出这么多技术,至少也需要五六年。

不过他们完不成不要紧,这一项技术本来就不指望一个研究所能否完成。

就像是离心机,导弹想,需要“全国协作”才成。

在研究出大概的框架后,李枭就打了报告,由卫星研究所牵头,联系了17个研究院所共同讨论问题。

检验这些设计的合理性。

这一次讨论会,17个研究所加上卫星研究所,总共来了100多人,在一机部的安排下,找了一个大型会议室。

就讨论起了卫星上所需要解决的21项核心技术,以及200多项普通技术。

21项核心技术包括了火箭末级协同控制、液体阻尼器、姿态控制系统、多普勒测速、光学跟踪、微波雷达、遥测信号编码、全向螺旋天线、涂层隔热、固体发动机、姿态控制等等!

200多项次一级技术,则是分为了三大类。

其中包括了分系统级项目,也就是能源系统、科学探测仪器、地面观测系统,总共30个研究项目。

关键元部件项目则是包括了高稳定石英晶振的研究、微型继电器的研究,还有镀铝聚脂薄膜,约170个技术项目。

最后则是材料的攻克难题,包括了耐高温合金钢、硅油阻尼液、电子管电路,总共50项技术。

再确定好这些研究后。

就开始下发任务,上海机电设计院、仪表厂、合成纤维研究所、机电设计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南京14所、天文仪器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航天部 203所等等。

把这些技术总共下发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近200家单位,要求协同研究。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嫡女会读心?改嫁皇叔渣男悔断肠 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 快穿之炮灰得偿所愿 快穿:大佬脑子里只有自家乖乖 被困全息游戏后 上方出马仙 娇软娘子勾勾手,冷情郎君掐腰宠 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万人迷娇又媚,勾得儿郎们心尖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