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的屋顶上,晨光熹微。
林真逸洗漱后,来到了庄园的书房,他坐在书桌前,心中满是对未来农业基地的设想。
此时,樱井美子轻轻敲了敲门,然后走了进来。
“林大哥,早啊!”
樱井美子笑着打招呼,她手里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咖啡的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书房里。
“早,美子。”
“来,坐这儿。”林真逸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脸上带着认真的神情。
樱井美子把咖啡,放在林真逸面前,然后坐下,好奇地问道:“林大哥,看你这么严肃,是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林真逸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感受着那温暖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然后说道:
“美子,咱们购置下埼玉县的庄园与农场后,现在最要紧的事,便是招聘一批经验丰富、踏实肯干的农民。”
“我希望能汇聚,中国与日本的农业人才,融合两国的农业智慧与经验,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别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
樱井美子点头,表示赞同,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
“没错,林大哥。”
“中国农民有着独特的种植技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日本农民,在精细化农业,和先进技术应用方面有优势。”
“要是能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肯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在日本的农业论坛、招聘网站上发布。”
“同时也联系国内的农业相关机构,和劳务输出公司,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说干就干,林真逸打开电脑,开始撰写详细的招聘启事。
他一边打字,一边和樱井美子讨论着具体的要求。
“美子,对于中国农民,要求有至少五年以上的农业种植经验,熟悉各类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最好掌握一些有机种植技术。你觉得怎么样?”林真逸转过头问道。
樱井美子思考了一下说:“我觉得挺好的,不过可以再加上一条,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毕竟以后大家是一个团队,需要相互配合。”
“还有日本农民,除了要有相关农业证书,熟练运用现代化农业设备,最好还能懂一些英语,这样方便以后,和国际客户交流。”
林真逸点了点头,把樱井美子的建议,加入到招聘启事中。
招聘启事发布后,很快就收到了大量的简历。
每天,林真逸和樱井美子,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对这些简历进行筛选。
看着一份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求职资料,两人既兴奋又认真。
兴奋的是,这么多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意味着他们有更多优质的选择。
认真,则是因为这每一份简历,都承载着一个人的职业梦想,他们必须谨慎对待,选出最适合的人选。
“林大哥,你看这份简历。”
樱井美子指着电脑屏幕说道,“这位中国农民叫李史山,有十年的种植经验,还获得过当地的有机种植奖项,看起来很符合我们的要求。”
林真逸仔细看了看简历,点头表示认可:“确实不错,把他列入初步面试名单吧。”
“还有这个日本应聘者,铃木一郎,他不仅有专业的农业证书,还在一家知名农业企业,参与过国际合作项目,英语能力也很强。“
经过几天的筛选,他们终于确定了,第一批面试者名单。
面试安排在庄园的会议室,林真逸和樱井美子,早早地来到会议室,为面试做最后的准备。
第一位面试者是李史山,他穿着朴素,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一进门,他就略带紧张地,向林真逸和樱井美子问好。
“别紧张,李大哥。”
林真逸笑着说道,“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你的工作经历,听说你获得过有机种植奖项,能详细说说吗?”
李史山挠了挠头:“林老板,您好!我叫李史山,我种了一辈子地,啥庄稼都种过。”
接着开始讲述,如何改良土壤,到怎样防治病虫害,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农业的热爱和专业。
接着是高桥健,他身材壮硕,面容严肃走进来。
宽阔的肩膀撑起笔挺的西装,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皮鞋与地面接触发出清脆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林真逸礼貌地微笑,伸手示意他坐下:“高桥先生,请坐。”
“您好,我叫高桥健,我毕业于日本农业大学,有三年的农业工作经验,擅长温室种植和灌溉系统的维护。”
年轻的日本年轻人,礼貌地介绍自己,他微微鞠躬,态度十分谦逊。
林真逸微笑着问道:“高桥先生,您对有机农业有什么了解吗?我们的农场主打有机农产品。”
高桥健自信地回答:“我在大学期间就研究过有机农业,知道如何在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情况下,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