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559章 帝试九百人

第559章 帝试九百人(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捡了小福星后,将军府旺疯了 主播轻点撩,神豪受不了 相亲当天,闪婚豪门总裁 长风破浪济沧海0 穿成二创文许沁,妹妹等她走剧情 千夜追凶:碰触尸体就能锁定凶手 火影:开局三战,别怪我开点小挂 妖尾之我能召唤野怪 穿进剧里收获各种绝佳男配

显庆四年的初春,寒意尚未完全褪去,长安城中却已弥漫着一股热闹的氛围。

这一年,朝廷早早地放出消息,宣布将在二月初十乙亥日举行一场盛大的举人策试,而这场考试的主考官,竟然是当今圣人李治。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地的举子们闻风而动,纷纷涌向弘文馆附近的驿馆,希望能在这场考试中一举成名,光宗耀祖。

时间唰的来到,转眼间便到了二月初十这一天。

天还未亮,晨曦微露,九百个身着整齐儒衫的举子们便已在宫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神情肃穆,显然对这场考试充满了期待。

内侍们手持名册,有条不紊地挨个点名。

点完名后,他们领着举子们穿过宫门,径直走向殿内的考试场地。

殿内早已布置妥当,案几整齐地排列着,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每个举子的面前,都摆放着一本策试题册,上面的题目大多与治国理政、民生疾苦相关,无一不是朝廷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就在这时,李治皇帝驾到。

他身着龙袍,气宇轩昂地走进殿内。

众人见状,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李治微笑着示意大家起身,然后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诸位都是各地举荐的贤才,今日在此相聚,实乃国家之幸。希望你们能在这场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将心中的所思所想都写出来,不必拘束。”

说完,他便稳稳当当地坐在殿上,双眼微闭,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在暗自观察着殿内的一举一动。

过了一会儿,他偶尔会站起身来,慢慢地踱步到举子们的座位旁,驻足观看他们答题的模样。

当他看到有些举子因为紧张而手心冒汗时,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怜悯,于是轻声嘱咐:

“莫慌,仔细审题。”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举子们的心间,让他们原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场上的气氛愈发凝重。

终于,考到晌午时分,举子们陆续完成了答题,开始交卷。

考官们见状,立刻围坐在一起,开始紧张地阅卷。

李治也没有离开,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结果的揭晓。

漫长的等待过后,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

主考官终于捧着拟定好的名次上前禀报:

“此次策试,郭待封、张九龄等五人答卷条理清晰,对策切实可行,可列为上第;其余举子也各有优劣,已分好等次。”

李治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接过名册,仔细翻阅着郭待封、张九龄几人的答卷,边看边点头称赞:

“这几人的对策确实有见地,就按你们说的定吧。”

接着,他传下旨意:

“上第的五人先去弘文馆待命,日常随朝仪侍奉,后续若有合适的职位,再另行任命;其他举子也按名次安排,有才学的绝不能埋没。”

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在举子们的耳边炸响,郭待封、张九龄等人心情激荡,既兴奋又有些拘谨。

他们急忙跪地谢恩,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

然而,并非所有举子都能如愿以偿地考上上第。

其中一名落榜的举子,心中虽有些许失落,但当他得知朝廷仍会为他们安排职位时,顿时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他转头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已经比在家乡埋头苦读要强得多了。只要我们日后勤勉做事,定能有所作为。”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宫外,举子们的家人们得知后,无不欣喜若狂。

其中,张九龄的父亲更是特意从家乡赶来,早早地守候在驿馆外,只为能第一时间见到儿子。

当张九龄踏出驿馆大门的那一刻,父亲立刻迎上前去,紧紧地拉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道:

“九龄,为父就知道你一定可以!如今你能进入弘文馆,跟随朝廷大臣学习,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啊!但你要记住为臣为官,一定要遵纪守法,毕竟伴君如伴虎。”

张九龄点头;“这个,九龄知道,一定不会知法犯法的。”

与此同时,郭待封的家人也带着精心准备的点心和衣物前来探望他。

他们反复叮嘱郭待封,在弘文馆里一定要严守规矩,认真做事,切不可给家里抹黑。

接下来的几天,郭待封、张九龄等人怀揣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前往弘文馆报到。

这座宏伟的建筑坐落在长安城中,是李治亲自下令设立的学府,专门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

当他们踏入弘文馆的大门时,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馆内的官员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为他们安排了舒适的住处。

这些房间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

除了住处,官员们还为他们送来了各类珍贵的典籍。

这些书籍涵盖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各个领域,是无数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

官员们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日常除了随朝仪侍奉,你们也要多看看这些书。陛下常常会来弘文馆,说不定会询问你们对朝政的看法。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郭待封、张九龄等人深知责任重大,连连点头应下。

从那天起,他们每天都早早地起床,沉浸在书海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们便虚心向馆里的老臣请教。

这些老臣都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学者,他们耐心地解答着年轻人的问题,让郭待封、张九龄等人受益匪浅。

长安的春天渐渐来临,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弘文馆里的读书声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愈发响亮。

百姓们路过馆外,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不禁心生好奇。

当他们得知里面待着的是皇帝亲自选中的人才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纷纷说道:

“朝廷选了这么多有本事的人,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而对于郭待封、张九龄等人来说,这只是他们仕途的一个开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师妹杀穿修仙界,六个道侣当成宝 暗潮无间 丑雌一胎七崽?兽夫们跪求复合 抛夫弃子后,我和前夫都重生了 桃花林里桃花香 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 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 我有小姨管后院,你们有吗 诡事密录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