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府,李长风的书房里。
张义民恭敬一拜:“青龙使拜见帮主。”
李长风指了一下旁边的座位:“坐。”
张义民低头看了一眼自己,不好意思道:“属下这身脏兮兮的,就不坐了,免得污了帮主的椅子。”
李长风走出书案,哈哈一笑道:“客气什么?丐帮又不是官场,没有那么多礼节约束。江湖门派,就该随性一些,否则兄弟们都不得快活。”
“嘿嘿……”张义民挠了挠头,遂坐下道,“帮主教训得是。”
李长风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道:“丐帮发展得如何了?”
张义民禀告道:“天京的乞丐,入帮比例已达七成以上,帮众三百二十七人。昨天接到外派各地的使者回报,现在幽州,并州,涯州,锦州,凌州五个州府城皆已建立分舵。幽州帮众一百三十四人,并州一百一十七人,涯州一百五十五人,锦州最多,二百零九人,凌州最少,仅六十三人。”
李长风道:“早就听闻锦州王荒淫暴虐,锦州之地被他搞得饿殍遍野,人数最多也是正常。”
张义民叹了口气道:“是啊,属下祖籍也是锦州的,在那里连讨饭都混不下去,只好来了京城。现在凌州是个女王,倒是把那里治理得一片繁荣昌盛。”
李长风点头道:“丐帮发展如此迅猛,将来帮众遍布天下,必成天下第一大帮!”
张义民满脸激动,踌躇满志地说道:“都是帮主英明,竟然想到把乞丐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集体的好主意。现在,入帮的兄弟们,都觉得有了归宿感,甚至有种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各层兄弟都积极拓展,以求晋升更高的袋数。”
李长风道:“若有什么困难,及时告知于我。”
张义民道:“帮主放心,现在一定顺利。”
李长风问道:“关于涂家岭屠村案,可有探到什么消息?”
张义民摇头道:“民间知道的消息,也都是官方公布的消息。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不过,东林县的百姓,几乎无人相信前县令张德明会干出那等缺德事。倒是现在的县令,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正说话间,冷寒月推门而入,欢喜呼喊道:“公子!”
看见张义民在,当即愣在了那里,一副惊讶而不知所措的样子。
张义民连忙站起,躬身一礼。
李长风哈哈笑道:“寒月,过来坐。这不是外人,乃是丐帮青龙使张义民。”
冷寒月走过来,对张义民还了一礼。
张义民道:“帮主有事,属下就先告退了。”
“不必。”李长风道,“坐下一起聊聊,等会儿吃了饭再走。”
转对冷寒月问道:“有什么消息?”
冷寒月道:“京城的酒,数泾河春最为有名,听说连皇家御酒也有一半以上使用泾河春。泾河春产自离京不远的东林县,那里有条河名叫泾河,因此而得名。我们去东林县看过了,泾河之水果然清澈甘洌,特别适合酿酒。”
张义民奇道:“帮主想做酒坊生意?”
李长风点头道:“是啊,你对泾河春可有了解?”
张义民道:“泾河春如此有名,属下当然有些了解的。此酒乃是东林县的支柱产业,现在的东家名叫涂春阳。不过,据说背后实际的控制人,乃是右相府。”
“郑公策?”李长风眉头微微一皱。
冷寒月惊道:“公子,若是我们也取泾河之水酿酒,将来做大了必然对泾河春造成冲击。右相岂会相容?”
“太好了!”李长风却是露出喜色,“真是冤家路窄,没想到处处都能跟郑家相遇。寒月,尽快在泾河春酒坊的更上游选一块风水宝地。”
冷寒月道:“其实已经选好了,说来凑巧,上游有处村落,沿河而建,名字就叫七里坪,与我们这七里香的名字正好相应。”
“天意!”李长风笑道。
冷寒月道:“只是,开办酒坊,还需要当地衙门的批文。昨天我和飞燕去了趟东林县衙,那县令极为傲慢,不给办理,想必是要索取好处。”
张义民道:“或许,并不是索要好处这么简单。再批一家酒坊,便是相当于得罪了右相,就算给好处,县令也未必敢办。”
李长风道:“不必担心,选好地方就行,批文的事,本公子来办。”
话音刚落,吴梦莹推门进来,慌慌张张地说道:“公子,太子殿下来啦。”
“太子?”李长风神色一凛,大感意外。
张义民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帮主到底是何等高人,竟然连太子也会亲自上门拜会?如此人物,居然愿意和我们这些臭乞丐打成一片!
李长风迎到府门外,看到一位三十来岁,气宇轩昂的贵公子正站在马车旁,想必就是太子唐玉靖了。
“不知太子殿下驾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唐玉靖哈哈一笑,上下打量着李长风道:“冒然打扰,是本太子之过。”
进入府中,来到正厅之中就坐,家人奉上茶水。
李长风道:“家主白露小姐不巧离京去了,只能由李某招待太子了。”
唐玉靖哈哈笑道:“本太子此行前来,正是要见李公子。早就听说,白府之中潜藏着一位高人,一直想着过来拜会,今日方才抽出身来。”
李长风不好意思地说道:“哪里有什么高人,李某本是天京府总捕头李瑞安之子,受白露小姐赏识,过来帮忙管点事而已。”
唐玉靖道:“李公子不必过谦虚。皇妹向父皇提出的浩恩令,便是公子策划出来的,此事,皇妹已经告知本太子了。”
李长风暗想,就算唐玉宣不说,太子也必能查出,倒不如直说显得爽快。既然要与太子联合,坦诚一点更好。
“听闻二殿下接下了前去董州调和的任务,不知进展如何了?”
唐玉靖道:“董州之乱已经完全平息,罗国宏为世子,将来继续董王爵位,罗国强和罗国胜皆封公爵。浩恩令果然是绝妙之计,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一州之祸。
老二甚是狡猾,原本没他什么事,却让他捞到了不少好处。罗国强和罗国胜对他感恩戴德,父皇也对他大为赞赏。”
李长风笑道:“听闻太子殿下向来主张撤藩,这浩恩令的推行,便是开启了撤藩的序幕。二殿下执行顺利,反过来也算是帮了太子殿下的忙啊。”
唐玉靖点头道:“你说得没错。本太子当然能明白浩恩令的深远影响,此令一出,藩王势力必然四分五裂,很快就会化整为零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