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慈不紧不慢地宣布了顾清辰的“下场”。
“来人,将顾小姐,带去藏书阁。”
“罚她将我朝开国以来的《起居注》,一字不漏地通读一遍。三日之后,朕要亲自考校。若错一个字……”
皇帝顿了顿,眼神幽深。
“朕就让孟太医,用那根最长的针,好好给你调理调理,你这过分‘活跃’的脑子。”
藏书阁?
起居注?
顾清辰的脸,瞬间垮了。
那可是堆积如山的卷宗,记录着历代皇帝每日的言行举止,枯燥得能让苍蝇飞进去都打瞌睡。
让她读完?还要考试?
这比挨一顿鞭子还难受!
“不要啊皇上伯伯!”顾清辰哀嚎一声,扑过去就想抱皇帝的大腿,却被眼疾手快的太监拦住了。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您罚我抄书吧!抄多少都行!求您别让我去看那些东西!会死人的!”
赵允慈冷着脸,不为所动。
“至于太子和钱震云,”他看了一眼另外两个小家伙,“禁足东宫,将《孝经》和《弟子规》,各抄一百遍,抄不完不准出宫门!”
说完,他拂袖转身,再不看那哭天抢地的小丫头一眼。
很快,御书房里便只剩下皇帝一人。
而门外,顾清辰被两个太监一左一右地架着,往藏书阁的方向拖去。
她惊天动地的哭嚎声,响彻了半个皇宫。
“我不要去啊!闷死了!还不如拿针扎我呢!救命啊爹!娘!你们再不回来,你们的宝贝女儿就要被书给看死啦!”
赵允慈先前被气得发黑的脸色,此刻却透着雨过天晴的舒畅。
他一想到顾清辰被两个太监架走时,那副哭天抢地模样,嘴角的笑意就忍不住加深。
对付这种混世魔王,就得用她最怕的东西来治。
什么鞭子板子,那都是皮肉之苦,她梗着脖子就受了。
唯独那些枯燥乏味的书卷,才能真正磨掉她的锐气。
心情大好的皇帝站起身,决定去皇后宫中走一趟,分享一下自己今日“平定内乱”的赫赫战功。
凤仪宫内,皇后苏晚已经准备歇下,见皇帝兴致冲冲地走进来,不由得有些讶异。
“陛下,这么晚过来?”
赵允慈挥退了宫人,在床边坐下,脸上带着得意的笑:“朕今日,总算是给顾家那丫头找了个好去处。”
他将白日里金銮殿的闹剧,以及后来在御书房如何“智取”顾清辰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苏晚听完,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那温婉的脸上露出一抹愁色。
“这孩子,是该好好管教一番了。”她轻叹一口气,“顽劣至此,将来若是进了东宫,如何能照顾好太子,又如何能担得起太子妃的重任。”
赵允慈深以为然地点头:“所以朕才罚她去看《起居注》,正好让她学学规矩,看看历代贤后是如何行事的。”
两人正说着,寝殿的门却被猛地敲响,外面传来太监总管尖锐又惶急的声音。
“陛下!娘娘!不好了!走水了!”
赵允慈的眉头瞬间皱起,沉声问道:“何处走水?如此惊慌!”
太监总管的声音带着哭腔,几乎是吼出来的:“是藏书阁!藏书阁烧起来了!”
“什么?”
赵允慈蹭地一下从床边坐直了身体。
藏书阁?
顾清辰还在里面!
他的脑子里嗡的一声,什么战功,什么得意,全都在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顾君泽可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要是真在他的皇宫里被烧出个三长两短,那个护犊子的镇国公,怕是真的会提着刀来跟他拼命!
“快!备驾!”
赵允慈的声音都变了调,翻身下床,连外袍都来不及穿好,抓起一件披风就往外冲。
皇后苏晚也是脸色煞白,她同样想到了那孩子,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起身跟了上去。
远远地,便能看见冲天的火光,将半边夜空都映得通红,浓烟滚滚,夹杂着木料燃烧的噼啪声,和宫人们惊慌的呼喊声。
赵允慈一路心急如焚,等他跑到藏书阁外时,这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数百名禁军和太监提着水桶来回奔跑,奋力扑救,但火势太大,那座平日里庄严肃穆的三层阁楼,此刻正被熊熊烈火无情地吞噬。
“人呢?顾清辰呢?”赵允慈一把抓住一个跑过的禁军统领,眼睛赤红地吼道。
影青被吓了一跳,连忙指向不远处一棵大树下:“陛下息怒,小清辰无事,一早就被救出来了!”
赵允慈和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孤零零地坐在一块石阶上。
那孩子身上裹着一件禁军的外袍,小脸被熏得黑一块白一块,像只刚从灶坑里扒拉出来的小花猫。
正抱着膝盖,呆呆地望着那片火海。
赵允慈提到了嗓子眼的心,总算“咚”的一声落回了原处。
人没事就好,人没事就好。
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只要这小祖宗没缺胳膊少腿,那烧掉一座藏书阁,似乎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