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事,我去帮二姐一起。”
看赵军热情的模样,裴茹颜反倒有点不习惯,摆了摆手后,就走向厨房,准备帮着一起做晚饭。
结婚证都领了,她已经是陈家媳妇,这些肯定要帮着一起做。
“行了,你俩坐会吧,吃饭要等会。”对此,姜翠花没好气地开口,留下一句话就走向厨房。
一大家子的晚饭,两个人可做不过来;更别说儿子食量那么大,她得去搭把手。
“诶.....这......”
看到弟妹和婆婆都去厨房帮忙,赵军迟疑的看向陈景;说起来,两人都属于半个客人,让她们一起帮忙.....有点太好。
“没事,让她们去吧,真让二姐一个人做那么多饭菜,得做到什么时候。”
看出赵军想法的陈景摆了摆手,轻声回应。他倒是不在意,又不是什么大事。
“好吧,那个.....小六,早上对不住啊,我也不知道.....”随后,赵军缓缓坐在凳子上,脸色窘迫的看向陈景,歉意地开口。
对于他来说,道歉的话,还是有点难说出口。
哪怕是挨枪子都不怕,说这道歉的话,总感觉非常奇怪。
想说点好听的,又不知道说啥,嘴笨的他,只会那么一句。就算说出口,他自己都觉得矫情和尴尬。
“哦,这个啊,没事,是我自己没说。”
“上次来,也不是故意不说,来这边送东西,我吃的又多,别给你们增添负担。”
“都小事,又不是真饿着肚子,要是那样,自己都会起来做饭吃。”
看着二姐夫那样子,陈景浑身起鸡皮疙瘩,谁面对一个大汉矫情的道歉能不感觉奇怪.....
紧接着,一脸哭笑不得地回应,摆手表示不用在意。
本来就不是二姐夫的错,他只是不知道,知道了肯定不会。对于这点小事,没必要一直抓着不放。
“你啊,就是和我们客气,再怎么缺东西,还能不让你吃饱饭不成,真的是!”
认真听完陈景的话,赵军也明白事情缘由,脸色微变的指责。
哪怕陈景没带那些东西过来,自己身为长辈,怎么都会让他吃饱饭。
一想到上次和这才带过来的东西,赵军心里再度涌现出一股愧疚;看小舅子那真没放心上的状态,他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哪怕是骂他一顿出出气,都比现在这样来得舒服、痛快。
“啥客气不客气,我要是客气,就不会过来了。”
“二姐以前寄了那么多东西给我,这份情我可记着。”
“真要是感觉心里不得劲,晚上自罚三杯,这件事就过去了,怎么样。”
看二姐夫那浑身不得劲、不自在的样子,陈景无奈的笑了笑,缓缓开口。
今天和裴茹颜结婚,是个高兴的日子,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所以,就在刚才,他决定晚上喝点,庆祝一下和裴茹颜结婚。
不管以后会有多少个媳妇,第一个,永远都特殊。
“行,别说自罚三杯,自罚六杯都行!”
“不弄点啥,我心里特别不得劲,你还不如骂我一顿。”闻言,赵军眼前一亮,惊喜地开口。
有一个惩罚,让他心里会舒服很多,哪怕只是喝酒。真什么都不干的话,那太难受了。
“舅舅~~!舅妈来了没有呀~”
看二姐夫那激动的样子,陈景摇头失笑,正准备回应;旁边传来一道娇嫩幼声,圆圆小跑着冲过来,睁着大大的眼睛询问。
“诶,来了呀,正在厨房做饭呢。”
“你怎么知道舅妈要来呀?”
一看到圆圆过来,陈景立马抛弃赵军,伸手把圆圆抱在怀里,满脸笑意地回应。
比起和大汉聊天,他更喜欢和自己外甥女聊天,小孩子又好玩又好忽悠。
赵军看到这一幕,想起在房间里的国强,连忙起身走进房间,把坐在床上的国强抱到轮椅上,推到客厅,等会准备吃饭。
“嘻嘻嘻,是妈妈告诉我的!我还知道,舅妈是舅舅的媳妇!”面对舅舅的询问,圆圆笑嘻嘻的窝在他怀里,柔声回应。
卖弄着自己的「聪明」,小脸蛋上还露出小骄傲。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圆圆最棒了。”
看着小丫头骄傲的表情,陈景宠溺地附和,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厨房里,姜翠花、陈春花、裴茹颜、在一起做饭,在此期间,姜翠花一边告诉儿媳妇,儿子平时喜欢吃什么菜。
以及,每一餐要吃多少,得怎么搭配。
每一餐必须有肉菜和素菜,早上必须喝牛奶、营养奶粉等。
跟着一起帮忙的裴茹颜,很是认真的记下来,心里暗自惊讶,没想到男人家里平时生活这么好。
不只是裴茹颜,就连陈春花都感到惊讶,这才一个多月,家里变化那么大?
特别是听见弟弟吃红烧肉,喜欢吃瘦肉,不怎么吃肥肉这一条,整个人都愣住。
谁家不是捡着肥肉吃,那东西才顶饱,吃下去肚子里有油水。到了自家弟弟这,居然是反着来.....
一直到把饭做好,陈春花整个人都麻木,家里那生活,已经超越百分之八十的人。
“好了,咱把菜端出去,准备吃饭。”
“和你说这些,不是要你来做,是让你知道。”
“有时候要是俺和几个丫头不在,你做饭给小六吃,别什么都不知道。”
“还有啊,这些东西家都有,要是没了,你找小六要就行,他不知道在哪藏了一堆东西。”
眼看差不多,姜翠花就没有继续说了,对着儿媳妇叮嘱一番,端着两盘菜走出厨房。
裴茹颜跟在后面乖乖点头,她不介意给自己男人洗衣做饭,对于婆婆的告知,倒是挺乐意。
惊讶于家里生活,心里的大石也落下不少;至少去了那边,生活质量不会差。
同时,越发相信婆婆中午说的话,家里三转一响、电视机那些东西。
三转一响对她来说不算什么,电视机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哪怕她在市里生活了很久,也只在老师家见过电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