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83章 郭嘉入长安

第483章 郭嘉入长安(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开局天道黑户,活成武道祖师爷 官场第一神医 60年代:每日盲盒,悠闲生活 长生:从在天龙偶遇李沧海开始 综影视之每个世界都是新开始 星辰大道 拯救学渣 武力值爆表!清冷美人是满级大佬 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 热血传奇之全职业精通

(这两章剧情比较连贯,不好分,一起发)

“樊稠欲要归顺?”

张新眼睛一亮。

“呈上来。”

信使将信奉上。

张新打开。

“让我想个办法,把樊稠的家眷从长安城内捞出来么......”

张新看完信,抬头看向亲卫。

“你远道而来辛苦,先下去休息,领赏吧。”

“多谢主公。”

信使行礼离去。

“来人,让郭军师过来见我。”

张新心中思索了一番,觉得这件事还是让郭嘉去办比较合适。

樊稠的情况与张济不同。

张济无子,父母兄弟俱亡,只有张绣这么一个侄子,又是军中将领,以勇武闻名。

李傕和张新对战,心里本来就没有底,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弃张绣之勇武不用,把他留在长安做人质。

至于张济的老婆......

陕县一战,不仅邹氏被张新收入房中,就连他那几个妾室,也被张新拿去赏赐大将了。

虽说逃回长安以后,张济又纳了两名妾室。

但小妾本来就没什么地位,平时日子能不能过得好,全看老公宠不宠爱。

若是失宠的小妾,那地位比婢女也高不了多少,根本没有做人质的价值。

夷三族都夷不到小妾头上。

张济唯一的软肋就是张绣,已经被他带在身边。

而张绣这几年都在军中打拼,根本没有娶妻,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我不结婚,就没人能够拿捏得了我。

所以,叔侄二人可以心安理得的归顺。

樊稠就不一样了。

张济生不出儿子,他可生的出儿子。

还有好几个。

一家老小,全在长安。

若不替他解决这个问题,他哪里敢投降?

敌后捞人,属于是特种作战。

正好郭嘉麾下的间谍也培训了好几个月,该把那些人拉出来试试水了。

过了一会儿,郭嘉进来,躬身一礼。

“臣拜见明公。”

“奉孝,来。”

张新将事情说了一遍,看着他问道:“你麾下的那些细作,现在可用否?”

“潜入长安,带出樊稠家眷么?”

郭嘉仔细思索了一番,点了点头。

“可堪一用!”

“既如此,就劳烦奉孝了。”

张新大喜,“定要将樊稠家人安全带出!”

“臣领命。”

郭嘉拱手,随后说道:“只是此番出动,为保万无一失,臣也要跟着去一趟长安。”

“嗯?”

张新神情一愣,“为何?”

“基础之事,臣虽都已教给细作,然其却是缺乏经验。”

郭嘉解释道:“此事成败,关乎明公是否能够兵不血刃,拿下河东的两万大军。”

“臣若不亲自坐镇指挥,心中难安。”

郭嘉有才,却有一点不足。

他的年纪太小了。

比张新还小一岁呢。

年轻,往往代表着缺乏实践经验。

在投靠张新之前,他的人生基本就是在家学习,然后外出结交名士、游学。

他的理论或许没有问题,但实践和理论,有时候是两码事。

那些间谍才培训了多久?

头一回出手,就是这么重要的任务。

他的心里其实也没底。

当然了,没底并不代表着畏惧。

相反,郭嘉此时正跃跃欲试,只是稍微有些担忧罢了。

万一搞砸了,如何对得起张新的信任和知遇之恩?

张新略微思索了一番,便明白了郭嘉心里的担忧。

“行吧。”

张新点头答应,“一会我让老典拨一队玄甲军给你,以为护卫。”

“臣多谢明公关爱,但不必了。”

郭嘉摇摇头,“明公的玄甲军个个精锐,彪悍之气太重,一看就知是军中之人,不好隐藏。”

“臣只带麾下细作即可。”

“那可不行。”

张新断然拒绝,“奉孝于我,就如同鱼水一般。”

“若奉孝有失,我便是那失了水的鱼儿。”

“鱼若失了水,焉能得活?”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张新疯狂摇头,“我宁愿不要樊稠和他那两万大军,也要奉孝!”

“你若不要护卫,那就别去了。”

“明公。”

郭嘉动容道:“此次出动并非厮杀,嘉也不必进入城中,只在城外寻一隐蔽之处指挥即可。”

“若见势不妙,嘉定当自保为上,不会勉强,还请明公放心。”

“不行!”

张新继续拒绝。

开玩笑。

郭嘉那是什么大宝贝,又岂能去冒险?

且不说他擅长揣摩敌人心理,出征之时带在身边,可以很好的辅助决策。

光是他培养间谍的本事,自己麾下就没有人可以替代。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个情报组织对于一个势力而言有多重要,无需多言。

樊稠麾下那两万战力下滑严重的西凉兵,还真就不如郭嘉一人重要。

如今陕县已下,主动权完全在自己这边。

即使樊稠不降,一路打过去就是了。

何须郭嘉宝贝冒险?

“明公......”

郭嘉感受到张新情真意切的关心,十分感动,当即下拜,“臣受明公知遇之恩,誓以死报。”

“樊稠若降,李郭必不复战,平定关中指日可待!”

“如此一来,免去厮杀兵祸,士卒、百姓数十万人,皆可不必枉死。”

“以嘉一身,博取关中安宁,何乐而不为?”

“再者说了......”

郭嘉抬起头来看着张新,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嘉毕生所学,也需检验,还望明公成全......”

说完,郭嘉再拜。

“奉孝。”

张新伸手将他扶起,“你若不去,那些细作难道就一定失败么?”

“检验之事,日后慢慢来就是了,何需冒险?”

郭嘉再请。

张新就是不许。

“若明公执意不许,嘉请辞。”

郭嘉急了,“如此重要之事,嘉不能出力,愧食明公之禄!”

张新看着郭嘉。

郭嘉也看着他,眼神中满是坚持。

“行吧。”

张新叹了口气,“我可以让你去,但你必须答应我,不可涉险。”

“若有不对之处,切记,走为上!”

郭嘉大喜。

“臣多谢明公成全。”

张新拍了拍郭嘉的肩膀,心中有些无奈。

汉末士人就是这样。

你给他的活越多,他就觉得你对他越是重视,干起活来愈发起劲。

你若让他混吃等死,他反而不乐意。

郭嘉正是热血冲动的年纪,若执意不许,搞不好他还真会觉得自己是个吃白食的,然后羞愧请辞。

“来人。”

张新想了想,开口喊道:“请贾尚书过来见我。”

贾诩,那可是从长安出来的。

城内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最清楚。

让他来给郭嘉介绍一下情况,既能提高此次行动的成功率,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危险。

郭嘉咧嘴一笑。

“多谢明公体恤。”

张新让郭嘉在堂中坐等,随后回到主位,提笔写了一道军令。

郭嘉闲着无聊,开口问道:“明公这封信写给何人?”

“麴义。”

张新放下笔,吹干墨迹,盖上骠骑将军大印。

“我让他暂停进军,就在湖县驻扎。”

“这是为何?”郭嘉疑惑道。

湖县距离华阴只有百里左右,大军若是疾行的话,一日可达。

华阴乃是关中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拿下这里,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

消息的传递需要时间,现在李郭应该还不知道张济降了。

明公不趁此时机拿下华阴,打开进军关中之路,反而停滞不前?

弄啥嘞?

张新让人把军令给麴义送去,随后看向郭嘉,笑道:“我若现在拿下华阴,李郭恐惧之下,待在长安龟缩不出,你要如何行事啊?”

华阴之后,长安无险可守。

虽说董卓与张新对阵之时,曾令皇甫嵩扼守郑县。

但这并不代表着郑县能够作为长安的屏障。

当时董卓的战略,是等张新后方生变,因此需要在郑县驻军,节节抵抗,尽量拖延时间。

可现在张新的后方稳得一批,北边是旧主,南边是徒弟,根本无需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李傕郭汜若是还敢分兵据守郑县,那就是自己找死。

张新的十万大军分作三路,徐和带两万,关羽带一万五千,他自己这边则是有六万多人。

在收降了张济麾下的三万西凉兵后,这一路的兵力已经直逼十万!

长安那边号称十余万众,张济带走了三万,樊稠带走两万。

哪怕将当初裹挟的百姓都算进去,李郭麾下估摸着最多也就六七万人。

李郭分兵,除了削弱长安城内的守备力量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郑县,那可比长安好打多了。

西凉兵战力下滑严重,士气又很低落。

张新既可以分兵同时攻打两地,也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先把郑县的守军吃掉。

李郭只是没有战略规划而已,在战术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要不然也不能把朱儁揍的鼻青脸肿。

虽说击败朱儁也算不上什么能值得称道的战绩就是了。

总而言之,张新若是拿下华阴,他们还想抵抗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集中兵力,死守长安,以待天时。

张新让麴义停止进军,就是想以华阴重镇,勾引李郭出兵来守。

樊稠那边想要投降,必然不会攻击徐荣。

这个消息,李郭应该收到了。

前出华阴,既能扼守险要,又能督战樊稠,一举两得。

除非李郭决定投降,否则一定会来。

来了,长安城守备空虚,大大方便郭嘉行事。

不来,说明李郭自身也有降意。

那樊稠降不降,就不是很重要了。

郭嘉闻言细细思之,恍然大悟。

“明公思虑周全,臣佩服。”

张新微微一笑,心中若有所思。

“比起公达,奉孝于军略一道,还是差了点意思。”

如果今日是荀攸坐在这里,张新一说,他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用像郭嘉一样,想这么久。

不过,郭嘉擅长的本来就是对人心的把控,和荀攸不是一个类型的谋士。

纵观郭嘉一生所献之策,就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他总是能在曹操犹豫不决的时候,告诉曹操能不能打。

但具体怎么打,不好意思,你自己想办法去。

我没辙。

比如曹操攻吕布之时,连战不克,想要退兵。

郭嘉看出吕布气势已衰,陈宫智迟,计谋未定,强烈劝说曹操继续进攻。

曹操这才决定继续打下去。

然而决水灌城,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计策,和郭嘉无关。

再如官渡之战时,曹操面对袁绍底气不足,一度想要放弃,是郭嘉以十胜十败之论述,坚定了他抗袁的决心。

然后斩颜良、诛文丑、火烧乌巢啥的,都和郭嘉没有关系。

这是一个适合放在身边的辅助,不太适合外放。

正在张新思索之间,贾诩来到。

“明公。”

“文和来了。”

张新起身相迎,将事情说了一遍。

“长安城内情况如何,还请文和详言。”

贾诩巴拉巴拉......

当听到李傕欲战,郭汜摇摆不定之时,郭嘉眼睛一亮。

“明公,郭汜此人,可以争取!”

张新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欲派人接触郭汜,尝试说降么?”

“明公英明。”

郭嘉拱手笑道:“西凉军于明公并无私怨,郭汜又曾在明公麾下待过。”

“李傕不降,因其是先入长安之人,王公之死、西凉兵所做之恶,大多算在了他的头上,担忧百官不肯放过。”

“郭汜却并非如此,只要明公承诺护他周全,定能瓦解其心。”

“纵使其不归顺,也必不与明公为敌也!”

张新闻言微微点头。

李傕的运气很好,也不好。

攻长安时,吕布麾下叛变,打开的是他这一侧的城门。

他因此得以先入长安,也因此成为了西凉军明面上的首领。

可首领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享受了好处,就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一个势力覆灭,臣下只需投降,一般都不会有事。

主公就不一定了。

尤其像李傕这种,把天子百官都得罪了个遍的。

张新哪怕承诺保他,他都不敢信。

不是不信张新,而是不信天子和百官。

相比之下,西凉F4的其他成员就没有这些顾虑。

反正俺们只是从犯,举兵来投,足够将功抵罪了。

“既如此,奉孝就试试吧。”

张新开口道:“郭汜能说则说,不能则罢,不必勉强。”

“一切以奉孝的安全为主。”

“臣必不负明公!”

郭嘉深深一揖,了解完情况后,找张新要了活动经费,带着麾下的细作投小路往长安去了。

(有话说里补了地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 鬼灭:管你坟头草多高,都给我活 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共梦后,佛子他动凡心了 女尊之我是大佬背后的大佬 救命!八零娇小姐一哭,队长慌了 逃荒路上,我的玉佩能囤粮 我的师座林译 离情照别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