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72章 议战

第472章 议战(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开局天道黑户,活成武道祖师爷 官场第一神医 60年代:每日盲盒,悠闲生活 长生:从在天龙偶遇李沧海开始 综影视之每个世界都是新开始 星辰大道 武力值爆表!清冷美人是满级大佬 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 热血传奇之全职业精通 快穿之路只只,开心些

韩馥、袁绍的那十几万大军,经过张新的重重筛选,共计留下一万五千余名青壮。

这一万五千人,张新将他们分为三部。

一部以张合为主将,高览为副将。

另一部则以淳于琼为主将,耿武为副将。

耿武的临阵指挥虽然拉胯,但智商还是在线的。

主将之位,他无法胜任,但辅佐决策,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剩下的五千人,张新则将他们散开,补入各部之中。

比如麴义的先登营,原本只有千人。

经过张新的补给之后,目前已经是二千五百人的满编状态了。

黑山军留了五千人,以杨凤作为主将,陶升为副将。

留在冀州的五万户黑山黄巾,则是每户出一丁,编成五万屯田军,以备不时之需。

张新将韩浩从青州调了过来,让他辅佐黄龙管理这些人。

除此之外,于夫罗的三千匈奴骑兵,也跟着韩馥一起降了张新。

对于这些匈奴人,张新给予了他们和汉军相同的待遇,同时让夏侯兰在各部宣扬军法。

一边是汉军丰厚的待遇,一边是严格的军法。

在夏侯兰斩了几十个不守军纪的匈奴骑兵之后,匈奴人渐渐老实了下来。

这股匈奴人,张新肯定是要收服的。

毕竟以后讨伐南匈奴,还得他们带路。

但汉时不比后世,民族之间泾渭分明,互相戒备。

乌桓内迁三百年,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汉化。

不可操之过急。

张新做完这些事,将麾下召集了起来。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将军府中。

文有荀攸、田丰、沮授、逄纪、华歆、荀彧、郭嘉、戏忠......

武有典韦、左豹、关羽、赵云、张辽、高顺、徐晃、于禁、乐进、张合、高览、淳于琼、麴义、太史慈.......

“好想去灭个国来玩一下啊......”

张新看着堂中人才济济,心中感慨,拿出刘协密诏,给众人传阅。

“天子有密诏到,言李傕郭汜把持朝纲,残害吏民,令我出兵勤王,解救社稷。”

张新按剑起身,慷慨激昂,“我受先帝厚恩,誓以死报,自当遵从天子之命,起兵西进。”

“诸位都说说看吧,这一仗该怎么打?”

张新问的是该怎么打,而不是该不该打,便是将此事定下了基调。

有反对用兵的,都给我憋回去。

这话主要针对的还是冀州官员。

冀州残破,人心思定。

若不定下基调,一定会有人以此为由,反对出兵。

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

哪怕没有这封密诏,张新都要找借口去。

现在刘协将借口送到他的手上,自然更没有不去的道理了。

“明公。”

荀攸作为军师,在文臣中的地位最高,当先出列。

“关中四塞之地,险要众多,李傕郭汜拥众十余万,声势浩大。”

“我军若只一路去,李郭只需重兵把守一处险要,便能将我军拒之关外。”

“故臣以为,此一战,我军当三路并进。”

“哪三路?”

张新看着地图问道。

“其一,自邺城入滏口陉,至上党,转而北向,入太原,过灵石口,南下河东。”

荀攸拿起木杆,指向地图。

“其二,出河内,过轵关陉,入河东。”

“其三,出雒阳,过崤函,取陕县、华阴等地,直入长安!”

张新点点头。

滏口陉就在邺城旁边,从这里穿过太行山脉,就能抵达并州的上党郡。

上党西北便是界山,从界山南下,便能通过灵石口,抵达河东。

这条路的后半段,就是当年张新讨白波黄巾之时,高顺所走的那条路。

轵关陉和崤函古道就不必多说了。

这两条路,张新走过太多次了。

关中地势险要,无论走哪条路,一路上都有诸多关隘。

比如崤函古道的陕县、河东北部的灵石口,以及轵关陉的出口。

若只出兵一路,被李郭凭借地利挡住,便再难得寸进。

讨董之时,孙坚顿兵陕县城下,张新也是从轵关陉绕道,才得以进入关中。

三路齐发,只要有一路大军能够突破防线,便能接应其余两路。

荀攸的这条计策,得到了谋士们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便是细节方面的事了。

出兵多少,三路大军如何分配,该由谁领兵,粮草如何调度......

这么多东西,并不是一日时间就能商议完的。

张新抬头看了看,见天色已晚,便宣布散会。

“臣等告退。”

众人行礼告退,各自回去准备。

次日,张新并没有继续议事。

蔡邕要走了。

张新出城三十里相送,做足礼数。

“老师。”

张新将蔡邕拉到一旁,低声叮嘱道:“此次回京,老师只管将我出兵之事,暗中告知皇甫公等人即可。”

“至于其他的,老师不必参与,只管称病在家。”

起兵勤王,这是大事。

别看李郭二人现在好像很乖,对张新十分客气。

可出身西凉军中之人,能有几个善茬?

二人一旦知道蔡邕给张新带了封密诏,搞不好就会把老头宰了泄愤。

出于安全起见,还是让老头在家称病吧。

“好。”

蔡邕也知张新这是担心他,点头应下。

张新还是觉得不放心,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让蔡邕转交给李傕。

信中的内容也很简单。

董白在我这儿,我和董卓多少也沾点儿关系。

你们既在我麾下干过,又是董卓旧部。

咱们是一家人啊!

饭米粒!

既然是一家人,那我家老头就拜托你们照顾了。

老头好,你们好。

若是哪天老头不好了,老子出兵弄死你俩。

蔡邕把信收好,与张新道别。

“老师,长安再见。”

张新双目含泪,拜别老头。

“子清,长安见。”

蔡邕亦是依依不舍。

张新送走蔡邕,回到将军府中,打算休息一日,明日再召集麾下议事。

“今儿去谁房中呢?”

正在张新心中纠结之时,一名亲卫走了过来。

“主公,郭从事求见。”

“奉孝来了?”

张新抬起头来。

“传。”

少顷,郭嘉进来,躬身行礼。

“臣拜见明公。”

“坐。”

张新笑道:“不知奉孝前来,所为何事啊?”

郭嘉坐好,微微一笑。

“臣自昨日回去之后,思来想去,觉得此次勤王之战,明公或可兵不血刃。”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异世界骷髅生 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 离情照别鹤 苏填的周六定律 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 锦丝行 逃荒路上,我的玉佩能囤粮 如果人生重来 像雪一样纯白的少年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