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苦了她了,不过相对来说,你林妹妹这还算是好的。她行动自由,没有什么拘束。”
贾母想到才见过不久的元春,心里面有些感慨。
元春倒是离家不远,可是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
黛玉虽然和林如海分隔两地,不过林如海每年都要上书进京述职,按理说他这个级别的官员,三年进京述职一次就足够了。
林如海却年年都要来。
还不是为了看他的宝贝女儿。
“说起来,林郡主才去过草原,回来这才没多久,又去南巡,这身体能不能受得了?我还是当年她刚来咱们府里的时候,见过她一次,那时候看着也不是个很强壮的。”
这个太太娘家开医馆,也学习过一些医术,平常对养生之道也有一些了解。
贾母年纪大了,对这些特别注重,所以时常会叫了她一起过来说说话。
“你有所不知,我那文成武就。去草原回来时候遇到土匪,她属首功!”老太太自豪的说,
“我们家是武将出身,可是到了现在,底下的孩子们没有一个以武功闻名。也就是黛玉,让我觉得我家算是后继有人了,她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老祖宗夸耀起黛玉来,半点也不脸红,似乎就是忘记了人家姓林不姓贾的。
不过有什么要紧的,外孙女身上有一半也是她贾家的血不是!
身上带着贾家先辈的血性,再正常不过。
宝玉听了贾母的话,不禁都有些脸红,可是贾母半点也不觉得,反而还觉得不过瘾,还要再将黛玉的武功本事再给说上一遍。
宝玉忙打断了贾母的话,
“祖母,听您这么说,我都有些羞愧的慌。想我也是武将世家里的孩子,别说去剿匪了,这么大了还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呢。不如我也追上南巡队伍,到苏州看看姑父去。”
贾母正在兴头上,听了这话也觉得在理。
“你有这志向是不错,我是赞成的。”
说完又觉得有些不太妥当,自己答应了,万一老二夫妻俩不愿意贾宝玉出门呢。
毕竟这种可能是很大的。
“不过你的主我做不了,还是要去问过你父亲母亲才是。只要他们答应了,我什么意见都没有。还要你帮我跑一趟腿,也给那边的故旧带些礼物送过去。十几年没有走动的老亲戚老伙伴了,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你替我去见一见他们。”
贾母沉吟了一下说,她是倾向于让贾宝玉出门去见识见识的。
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们家的孩子虽然有祖荫,可若是有志气的话自然不会满足这点祖宗留下的基业。
像是如今的贾琏夫妻俩,走上了另一个方向,不过也算是壮大了家族的产业,是好事。
贾宝玉听了贾母的话,很是高兴。
老太太把差事都派下来了,这是怕自己在父母跟前受到阻拦,连借口都帮自己找好了!
“老祖宗放心,我一定办好您吩咐的事情。”
贾宝玉又陪着老太太吃了一顿饭,这才回到书房去。
他心里面琢磨着该怎么和父母开口,不想贾政今天当差的时候正巧遇到旁人问他,为何这次南巡他没有跟着一起去。
毕竟目的地那个两江总督林如海,可是他的妹婿。
当时要申请去南巡,他就应该申请,借着公事去苏州探亲也不错啊。
贾政他怎么可能没有申请,这南巡一事,说穿了就是陪着皇上一起玩玩乐乐,很容易得皇上好感。
而且沿途还有不少想要巴上来的官员给好处,所以想要跟着一起官员委实不少。
可是贾政的申请没有通过,连个理由都没有。
自从南巡之后,他被人问过几次了,每次被问起都觉得脸上烧得慌,实在是他做事不秘,那时候太高调,还满心以为自己跟着去南巡,是板上钉钉的,哪知道会被退回来。
其实还是受了贾珍的连累。
贾政一下衙,转过身就来书房找贾宝玉的晦气。
这气总是要发一下的,要是碰巧这不孝子又没有好好读书,他不就有借口发泄了?
没想到这一次贾宝玉很是能投其所好,书背的好,字也写得好,文章做的,也是很得他心。
他竟然没有借口来惩罚贾宝玉,正在郁闷之时,忽然觉得书案上面空空的。
前儿他过来的时候,有一盆莲瓣兰,看着快要开花了,想着也就这一两日开花,怎么就不见了?
“嗯?那莲瓣兰呢?”
贾政总算是找到了借口,
“好小子,好好的兰花,被你给毁坏了,果然是个逆子,来人拿家法!”
说着不分青红皂白就让人拿家法来。
“父亲,今日我见兰花开得好,不敢一人独观,所以送去老太太那里了。”
贾宝玉挺直脊梁,不卑不亢。
一句话倒是给贾政噎了回去。
给老太太表孝心了,他总不能说贾宝玉做错了,就算打板子出气,也不能用这个借口。
“父亲,今日可是在衙门里有什么不虞之事,儿子如今大了,也能帮父亲分担一些,父亲要是不嫌弃儿子愚笨,不妨透露一二。”
贾宝玉本来也不是个傻的,见父亲今日回来的时候,面色就不太好,过来书房考校自己功课,也都是带着三分火气,像是笃定自己回答不上来,或者是有一丝的错误,就要收拾自己。
特别是无故提起那盆兰花。
那兰花是外面的人孝敬自己的,养护什么的,自己也从来没有假手于旁人。
父亲更是一次也没有问过关于这兰花的事情,今天忽然提起来。
贾宝玉立即就猜出父亲在找借口,想要收拾自己。
他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何处有错。那么只能是父亲在别处受了气,回来想要找自己麻烦消气。
贾政没想到宝玉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倒是第一次正眼看了贾宝玉一眼。
这时才忽然发觉,原先那圆乎乎的满身脂粉气的儿子,似乎是长开了,不仅身量拔高了不少,就连眉宇之间,也当得起一句英气勃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