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水果厂的车间仿佛变成了一个热门景点,一批又一批的村长与村支书们慕名而来参观。
甚至连不少当地村民也都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水果厂那些便捷又先进的机器,如同长了翅膀一般,消息迅速在周边传开。
就连一直忙碌于各种事务的俞立文跟万寒安两人,听闻此事后,也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抽空过来瞧瞧。
巧的是,俞醉正好也在现场。
两人看着俞醉,眼神中不禁多了几分敬佩与惊叹。
每次他们都觉得俞醉已经足够优秀、足够厉害的时候,总会有新的惊喜出现。
仿佛在告诉他们,优秀没有尽头,一山更比一山高。
而被两人这般盯着的俞醉,心中也有些无奈。
她很想解释,其实她自己事先也不知道这些机器能如此智能。
这一切都是尤妮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凭借着卓越的才能迅速进行改造的成果。
不过对于尤妮尔的这一举措,俞醉内心还是十分欣喜的。
这种个性化定制的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至少在短时间内,消化掉周围村庄送来的水果是完全没问题的。
甚至,她脑海中已经开始设想,说不定以后还能从国外进口水果进行加工呢。
“这些生产好的蜜饯跟糖果,也会在俞记杂货铺售卖吗?”万寒安忍不住直接向俞醉询问道。
“对。”俞醉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接着说道,“不过我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直接从三水村发货。”
毕竟这一批纯天然蜜饯与糖果,并没有像俞记杂货铺其他特殊商品那样具备神奇效果,所以俞醉打算在价格上给予顾客优惠,并且会清楚地向顾客说明产品特点。
按照俞记杂货铺以往的销售情况,这种性价比高的商品,很可能一上线就会被抢购一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将货物先送到s市,然后再售出,无疑是多此一举,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
俞立文听了,连忙说道:“我们村目前还没有快递站,不过有个小伙子,他在快递站工作,人特别好,经常义务给我们附近几个村送快递,我们平时能顺利拿到快递,多亏了他。我觉得你的快递业务可以交给他来做。”
俞醉听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的话,我考虑在村里建一个快递站,问问他愿不愿意来为我工作,除了每个月三千元的底薪之外,再按照快递件数给予提成,我还会提供专门的快递车。”
这也是她从之前与三三快递站合作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现在三水村的快递业务量或许还比较少,但她相信,随着村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快递业务量肯定会大幅增长。
与其依赖别人,不如自己建立快递站,到时候根据业务需求招人就可以了。
说起来,她突然想到堂哥俞轩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不过他们已经从三水村走出去,在外面发展,不一定愿意再回来。
俞醉想着,等有机会的时候,可以问问堂哥的想法。
因为她很清楚,按照快递站未来的潜力,在三水村的工资不会比三三快递站低。
而且未来也不仅仅是只要一个人。
“那好啊!如果我们三水村能有个快递站,村民们的生活可就方便太多了。”俞立文立刻表示支持。
在农村,快递一直是个不太方便的问题。
大多数时候,村民们要是在网上买了东西,都得专门搭车去市里取件,十分麻烦。
要是村里能有快递站,那可真是解决了大家的一大难题。
最重要的是,又能为村里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发展。
“那我赶紧申请一下。”俞醉果断地说道。
“嗯嗯。”俞立文点头表示赞同。
一旁的万寒安紧接着补充道:“政府在这方面也有相关的帮扶政策,我会配合你一起申请的。”
“好,谢谢。”俞醉感激地点点头。
随即,俞醉将这件事交给了智能化系统。
只要她说出具体要求,智能化系统瞬间就能将申请流程详细地编辑出来。
俞醉扫了一眼流程后,继续说道:“可能需要先租个房子作为快递站的临时经营场所,后续等水果厂的建设更加完善后,再把快递站搬到水果厂。”
“行,你看看哪家店铺合适,我帮你去谈。”俞立文当即拍着胸脯说道。
虽说三水村是个村庄,但主干道两旁还是有一些商店的。
不过大多都是小卖部,看店的基本都是村里的老人,售卖的商品种类比较单一,大多以调味料等生活用品为主。
而剩下的有不少建好的房子,一直闲置着,人都跑到外面打工去了。
俞立文明白建设快递站对三水村意义重大,所以立刻就去联系相关人员了。
且不说快递站的事情,单说收水果这件事。
原本在三水村以及附近几个村子流传,就已经让村民们心动不已,蠢蠢欲动了。
而现在大家知道不仅收水果,收购价格还如此之高,一个个更是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
于是,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源源不断地从各个村庄运往三水村。
面对如此大量的水果,尤妮尔来者不拒,全部都收下了。
如果水果厂的生产速度较为缓慢,或许俞醉会选择循序渐进地收购。
但经过尤妮尔改进后的机器,生产能力超乎想象,俞醉自然无需担心生产进度的问题。
也正因如此,水果厂开始满负荷连轴运转起来。
除了原本的几个固定员工之外,俞醉又招聘了几个兼职人员,专门负责在晚上盯着机器,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除此之外,俞醉的山林种植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当中。
在所有需要种植果树的地方,都安装上了摄像头,而且是360度无死角监控的那种。
无论是俞醉自己承包的山林,还是三水村每家每户的山地。
只要有果林的,村民们都积极地改种俞醉家提供的果树;如果是山林,村民们也都在积极申请砍伐许可证,准备在获得许可之后,改种果树。
总而言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三水村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变得异常忙碌。
很多人都是早出晚归的。
虽然身体因为高强度的劳作而感到疲倦,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与希望。
他们都很清楚,他们的日子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在自己的村庄,也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他们不需要背井离乡,也能养起一个家庭。
他们能让自己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