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醉瞬间就被这群人如潮水般的热情所包围。
待她听清大家的来意和诉求后,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种植规模可能暂时没办法扩大,管理不过来,不过暂时可以向各个村庄采购新鲜水果。”
其实单从资金角度而言,俞记杂货铺如今每天创造的收入都超过千万,俞醉根本无需为资金发愁。
她真正在意和担忧的,是管理方面的问题。
她之所以对三水村充满信心,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就是三水村的人,另一方面,她很清楚俞立文的能力与为人,对他她很放心。
毕竟到目前为止,俞立文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触及她的底线,让她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投资项目中。
然而,对于其他村庄,她一无所知。
如果一开始就盲目扩大规模,到时候很可能会陷入被动,被各种未知的状况所牵制。
她一心想要正经地干一番事业,可不是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投机者,所以她愿意耐下心来,稳扎稳打,牢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肯定要一步步来。
也让领导人看到她的成绩。
有了成绩之后,才能继续下一步。
听到俞醉这样的答复,纪依兰等人心中难免泛起一丝失望。
不过,俞醉的话与俞立文之前向他们透露的大致相符,所以他们倒也还能接受。
毕竟,能有一个稳定的收购商,对于他们各自的村庄来说,已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而且,借此机会正好可以观察三水村的种植试验成果,再做进一步打算。
他们心里都很明白,如果三水村此次种植取得成功,其他村庄想要加入合作,主动权无疑就掌握在俞醉这位投资人手中了。
不过,大家也都想得很开,毕竟俞醉作为投资人,他们没必要与她争个高下。
毕竟,俞醉有众多选择,而他们的村庄并非俞醉唯一的选择。
要是姿态摆得太高,万一俞醉拂袖而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没关系,我们能等。”
“要不要加个联系方式呢?”
“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嘛!”
“介意我们四处参观参观吗?”
“……”
想通之后,村长们的态度变得格外和蔼可亲,纷纷表达着友好与合作的意愿。
俞醉看着他们,脸上始终挂着热情的微笑,随即拿出手机,与各位村长和村书记添加联系方式。
电话、微聊,一一添加妥当。
苗秋白也在人群之中,看着俞醉年轻的面容,心中满是钦佩。
年纪轻轻就创下如此庞大的家业,对方可真是不简单啊!
联系方式添加完毕后,众人对三水村果树的好奇愈发强烈,占据了上风。
不少村长与村书记迫不及待地径直去查看果树的情况。
纪依兰与苗秋白两人也一同前往。
“这成树看上去还真的挺不错的。”纪依兰一看到成树的品质,不禁由衷地夸赞起来。
这些果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每一棵都显得生机勃勃。
一点都不像是移栽的。
若不是周围的土地松软,还带着几分的潮湿,她还会以为是原地长成的果树了。
“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苗秋白在仔细查看完成树的情况之后,语气笃定地开口道。
她凭借自己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判断这些果树的状态良好。
纪依兰对苗秋白的话深信不疑,因为苗秋白毕业于农业大学,所学专业正是与农业种植相关,对于地里的活儿十分精通。
来到他们村庄后,也指导一些留在村里的村民们种植。
尤其是新品种的农作物。
甚至还谈好了出售渠道。
村里人对她的评价都还挺高的。
她自然也是喜欢这样的“村官”。
“那么这种果树,出来的水果品质真的那么好,能卖到那么贵吗?”纪依兰忍不住满心好奇地询问道。
她之前看到俞记杂货铺售卖的水果价格时,着实被惊到了。
毕竟在她的认知里,很少见到水果按个卖的情况。
“这个但从果树看不出来,等长出果实了才知道吧!”苗秋白无奈地说道。
即便这些是特殊品种的果树,从外观上看,与普通果树并无太大差异。
不过,说起对水果品质的信任,苗秋白还是有自己的看法。
她很清楚华夏人向来热衷于钻研,许多外来的高价水果引入华夏后,不出几年,往往就能成功培育出本土品种,价格也会随之大幅下降。
目前看来,俞记杂货铺售卖的水果或许是国外新引进的品种,在国内属于第一批培育。
但日后,说不定也会有其他人深入研究并成功培育。
想到这里,苗秋白瞬间理解了俞醉的谨慎。
因为一不小心,投入的“资产”就很有可能大缩水了。
她倒真心希望,这样的水果品种晚点被其他人研究出来。
这样一来,他们便能跟在俞记杂货铺身后,抓住机会好好赚上一笔。
“肯定好的。”纪依兰语气笃定地开口道,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我看这些人干活很卖力,他们一天怕是都有工资。”
纪依兰所说的,正是周围正在忙碌做工的村民。
他们的到来,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但大家依然专注地忙着手中的活儿,认真地栽树。
而在地势更高的地方,一些村民正在砍树,一旁已经堆砌了很多木头,这些木头之后都会被运下山。
整个现场一片繁忙,到处都有活儿在进行。
纪依兰的神色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丝羡慕。
在村里能有活儿干,村民们有了收入,整个村子自然就活络起来了。
毕竟经济的发展需要循环,有了就业机会,村民们手中有了钱,才能带动消费,促进村子的经济发展。
“是啊!不过我看三水村的人手可能还不够,也许可以问问,对方还需要人不?”苗秋白灵机一动,开口说道,“我们村子也还有一些壮年劳动力呢!”
在农村,四五十岁的劳动力正是经验丰富、体力尚可的时候,算得上是比较优质的劳动力。
三水村留村的人好像也没那么多呢!
纪依兰听了,眼神瞬间一亮,“我去问问。”
实际上,对于三水村能够发展起来,他们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因为一旦三水村发展起来,就很有可能对周边村庄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让他们的村庄也能从中受益。
“说起来,三水村现在种植的果树是梨树与桃树,到时候一片片种植,开花的时候会很好看,如果三水村宣传一下,也许能够做一个景点,到时候还能发展农家乐。”苗秋白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一谈起整个村庄的发展规划,她便侃侃而谈。
毕竟这都是华夏农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之谈,只要有吸引人的特色之处,能够吸引游客开车前来游玩,一个村庄就能盘活起来。
按照苗秋白的分析,现在的三水村显然具备这样的潜力。
当然,她心里清楚,三水村有这样的潜力,他们的村子因为三村水的存在,同样也有。
纪依兰听着,眼神愈发明亮,“所以我们静待时机。”
“嗯。”苗秋白点头表示认同。
三水村的发展,仿佛是一声响亮的号角,正式掀开了他们这几个村庄发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