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是突厥大军主要突围的防线,这里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大规模军队的行进和展开。突厥人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在默啜还在大营时,就多次试图从这个方向突围出去。
然而,由于粮草告急,默啜一开始并没有孤注一掷地用尽全力突围。他深知,在缺乏粮草的情况下,即使突围成功,军队也难以持久作战。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策,希望借助当时假冒范阳卢氏的厉延贞,设法筹集到足够的粮草后再行突围。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默啜的意料。厉延贞不仅没有帮他筹集到粮草,反而将他骗出大营,导致他被俘虏。默啜的失踪让突厥大营陷入一片混乱,鞠犁狐趁机掌控了局势。
鞠犁狐深知西线的重要性,他在掌握大权后,几日以来不停地尝试从西线突围。他组织了多次冲锋,但都被大周军顽强地击退。
与此同时,大周军的朔方道援军也在积极行动。除了从五原擅自赶来的郑灵芝所部五千人马外,其余近八万人马皆事先奉命,绕行到西线方向,对突厥人的退路形成了严密的包围。
这样一来,从一开始,两方的主力人马就全部集中在了西线。这里成为了双方激烈交锋的焦点,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展开。
突厥大军,此时正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这支军队原本由默啜亲信的虎师统帅拔也古指挥,但在鞠犁狐发动哗变并夺取兵权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鞠犁狐毫不留情地斩杀了默啜最信任的虎师统帅拔也古,这一举动让其他默啜的亲信们都感到胆寒。然而,鞠犁狐并没有对他们大开杀戒,因为他深知这样做可能会引发虎师的整体哗变,这对他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于是,鞠犁狐选择了留下契合买。原本,鞠犁狐打算一直将契合买关押起来,直到他向自己妥协并投诚效忠后再释放他。但事与愿违,尽管鞠犁狐已经解决了像拔也古这样深受虎师将士尊崇的默啜亲信,但那些主动投靠他的将领却根本无法指挥动虎师。
鞠犁狐在虎师中毫无威信可言,这使得他陷入了困境。面对这种局面,他别无选择,只能不情愿地做出让步。最终,他不得不释放契合买,并任命他为临时的虎师统帅,希望能够借助契合买在虎师中的影响力来稳定军心。
契合买,这个名字与他对可汗的忠勇之名完美契合,在虎师之中可谓是人尽皆知。他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对象。
更为关键的是,契合买在此前就已经担任附离狼卫的设官俟斤,这一职位不仅彰显了他在军队中的地位和权力,更证明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因此,当有契合买出面指挥虎师时,没有人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此时此刻,与大周军的决战一触即发,名义上虽然是鞠犁狐亲临阵前,但实际上真正掌控战局的人却是契合买。他稳稳地矗立在高台之上,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威严。
在他的身前,是由五千名精锐的附离狼卫骑兵和八千名被迫失去马匹的步卒所组成的强大军阵。这些士兵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他们的武器闪烁着寒光,盔甲反射着阳光,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契合买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凝视着和突厥军阵相隔数里之外的大周军阵。大周军的八万大军宛如一片黑色的海洋,南北纵横绵延数里,旌旗如林,气势磅礴。
中军的周字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舒展着它的雄姿。一面掐金边走银线的将旗,与大纛一同屹立在中军,上边一个苏字苍劲有力,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大周将领的存在。
然而,由于距离较远,契合买根本无法看清楚对方的容貌。他只能通过对方的军旗和军阵来推测这位大周将领的实力和战术。尽管如此,契合买的心中依然充满了警惕和敬畏,因为他深知这场决战的胜负对于双方来说都至关重要。
只见此人全身覆盖着一层玄铁白金铠,闪耀着寒光,仿佛坚不可摧。他头戴金麟雁翅盔,盔顶的金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威风凛凛。而那把数丈长的陌刀,更是横在身前,刀身宽阔,刀刃锋利,透露出一股无坚不摧的气势。
契合买跟随默啜已久,对大周军中的将领们虽不能说十分熟悉,但也知晓不少。然而,眼前这个苏姓的将领,他却从未听闻过。
契合买曾听中行说朱葱提起过,有一个名叫苏烈苏定方的人,他是邢国公,曾屡次西征,平定西域,堪称当时大唐最勇猛善战的将领。只可惜,苏定方早已在数十年前病逝于边境,此后便再未听说过大唐或此时的大周,还有哪个苏姓的将领能有如此显赫的地位。
可如今,面前的这个人不仅身着如此威武的铠甲,手持如此巨大的陌刀,更重要的是,他竟然能统帅这八万大周军,显然绝非等闲之辈。
在契合买的认知中,若要与他一决高下,恐怕只有朔方道行军总管郭澄才有这个实力。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决战的关键时刻,竟然会冒出一个苏姓的将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