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朱红宫墙内,一场盛大的选秀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满八旗的贵女们身着锦绣华服,怀揣着各自的心思,在这宫廷的舞台上竞相绽放。
瓜尔佳文鸳站在一众秀女之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她身着旗装,梳着精致的两把头,簪着赤金红宝步摇,每走一步,那步摇便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当她掀帘而入的那一刻,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满宫娇花顿失色。就连华妃旧党斐雯、颂芝也不禁在背地里议论:“这满洲贵女,果真是艳冠群芳。”
文鸳出身武将世家,其父瓜尔佳·鄂敏在朝堂上立下赫赫战功,扳倒年羹尧一事更是让他声名远扬。皇帝为了彰显“不亏功臣”的气度,对文鸳格外优待,当即下旨封她为贵人,越级晋位。一时间,文鸳成为了后宫众人瞩目的焦点。
那一日,御花园中花香四溢,文鸳正漫步其间,欣赏着园中的美景。突然,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她循声望去,只见眉庄被几个宫女围堵在角落,为首的宫女满脸嚣张。文鸳眉头一皱,快步走了过去。那几个宫女见了文鸳,虽然有些畏惧,但想到自己背后有人撑腰,仍不肯罢休。文鸳冷笑一声,抬手便是两记耳光,打在了带头宫女的脸上。那宫女被打得踉跄后退,脸上顿时红肿起来。周围的人都惊呆了,没想到这位新入宫的贵人竟如此泼辣。
此事很快传到了皇后的耳中,皇后坐在景仁宫的主位上,微微点头,似是对文鸳的举动有所赞许。而这一幕,也被皇帝知晓,皇帝对文鸳的直率倒是多了几分好感。
一个暴雨夜,文鸳在宫中闲逛,不知不觉走到了御花园。突然,她听到假山后传来一阵异样的声响。好奇心作祟的她悄悄靠近,竟撞见了皇帝与甄嬛在伞下谈笑风生。皇帝穿着常服,与甄嬛靠得很近,两人的神情十分亲密。文鸳心中一惊,慌乱之下,手中的绢帕不小心掉落在地,发出了轻微的声响。皇帝和甄嬛闻声看来,文鸳吓得脸色苍白,急忙行礼告辞。
甄嬛因误穿纯元故衣,触怒了皇帝,被贬到甘露寺修行。文鸳得知此事后,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站位。她想起了皇后平日里对自己的关照,以及家族在朝堂上的局势,最终选择站队皇后。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文鸳跪在皇后的寝殿外,额头紧贴着地面,苦苦恳请:“臣妾愿为皇后娘娘效犬马之劳。”皇后坐在殿内,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起来吧,你能有此忠心,本宫很是欣慰。”从此,文鸳便成了皇后的忠实棋子。
不久后,安陵容有孕,皇后设宴招待众人。宴会上,气氛热闹非凡。皇后故意让侍女在茶水中掺入香粉,然后递给甄嬛。
文鸳心领神会,当众大声质问:“这香气怎的如此熟悉?莫不是有人在茶中做了手脚?”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甄嬛身上,甄嬛脸色一变,还未来得及辩解,文鸳便不依不饶起来。
甄嬛百口莫辩,只能愤然离席。
后来,文鸳买通了甄嬛的丫鬟玢儿,在她的房中藏了麝香珠。然后,她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来到甄嬛的住处,当众搜出了所谓的“证据”。甄嬛被扣上了谋害皇嗣的罪名,再次陷入了困境。
与此同时,文鸳的家族送来了一封信。信中,父亲严厉地训诫她:“站队需看长远。”母亲则在信中暗示:“年家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文鸳看着信,心中有些犹豫,但她还是选择了继续追随皇后。
滴血验亲的日子终于来临。宫殿中,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文鸳抱着幼子,气势汹汹地指控甄嬛私通:“你这般贱人,竟敢做出如此苟且之事,今日我定要让你原形毕露!”说着,她突然发难,指甲狠狠掐向甄嬛的脖颈。甄嬛奋力反抗,两人撕扯在一起,文鸳的鬓发散乱,往日的美貌此刻变得狰狞可怕。
皇帝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对文鸳的最后一丝怜惜也消失殆尽。他挥了挥手,侍卫们立刻上前,将文鸳拖了下去。
皇后见状,急忙割袍断义:“这疯妇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本宫实不知情。”瓜尔佳氏一族也连夜告罪,声称文鸳的行为与家族无关。
文鸳被关进了冷宫,她在冷宫中癫狂大笑:“我替你们除了年羹尧,却落得如此下场!”笑声在空旷的冷宫中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宗亲会上,气氛压抑而沉重。皇帝一脸严肃地宣布:“瓜尔佳氏诬陷皇嗣,其罪当诛。朕念其父昔日功劳,网开一面,全族流放宁古塔。”文鸳瘫坐在台阶上,身上的珠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她的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
甄嬛派人送来了杏仁茶,文鸳看着那碗茶,惨笑一声:“当年你说要为我抄经祈福,如今却送我上路。”她接过茶碗,一饮而尽。那苦涩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仿佛是她悲惨命运的最后一抹注脚。
行刑前夜,苏培盛走进了冷宫。他默默地收拾着文鸳的妆奁,眼中闪过一丝怜悯。文鸳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苏培盛的动作,没有说话。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