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雷动。
正式演出,直至最后一秒也没出现意外,没有人员变换,或灯光、布景、音响等细节出问题。
夏有米也稍微松了口气,无论如何,功劳占比再小,班级的成功就是班导的成功。
谭榆昨晚带人离开那会,夏有米借用年年视角观察,已经发现了好几处的人不妥。
尤其是跟谭榆同级同届,也同样一直在学生会的人。
眼神交替变得尤其晦暗。
她们的状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充斥着不服、愤懑,还伴随着相当程度的压抑感。
夏有米对这些格外警惕,其中两人在电话中跟人约好见面商量,地点在校外餐厅。
无奈只能多留个心眼儿,提前定了餐厅包厢查探具体如何商议,有没有跟董事会针对她的人有直接关联。
果不其然,
话题中心是山欣笑,无论当下是否要对她下手,一致认为,要将人列入必须警惕,且正式彻底调查的名单中。
翻来覆去,几位大三生说的更多是对谭榆特殊关照的不满。
甚至,
还直接骂了谭榆此人百八十遍。说他若是提前定下人家或定下择偶范围,大家都不至于从情敌处成合作伙伴。
家族不断施压,她们跟随谭榆似乎成了习惯。
因为合作方向的牵连性质,这几家都是被谭家人认可结交,并且家族只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女孩的,必须要稳稳拿下可靠的、距离最近的谭家大少爷。
才不会流入二级市场去跟那些已经在社会上翻过几圈的人,撕去一些体面的争斗。
她们相当清楚,最后也聊到了夏有米,但,中心思想不是她的身份如何。
而是,
尽管会长儿子,若是跟夏老师分开了。
他流入所谓二级市场也算是顶尖一层,可对于这些大三生,还有着无限美好期望的人来说,也根本无法、很难去接受。
老少配,
尽管手段高明不会被抨击。
年龄相差一点,在整个圈子里也常见。
但对于刚毕业,或未毕业的女孩来说,就是绝对耻辱和不可接受的底线。
这证明她们的家族和能力统统吃不开,只有青春貌美才能被摆在天平上。而后果往往就是容颜消散后被更年轻、活泼、貌美替代。
霁羽从来不会鼓励让女孩儿如此自轻。
她们虽然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但从来不许自己选择低贱的方式。
自尊被摆在那,一定要能护住它才行。
愿意接受侮辱的人往往都是被踩碎的。
夏有米对听她们想法的举动感到庆幸,也看到了背后搭起了无数条丝线,无数人挣扎要走出自己希望的、向往的缺口。
但只能被缠绕。
虽说霸凌行为根本无法分个高低贵贱,统统都是将恶意释放给弱势一方,是某种意义上无法证明比对方强的逃避行为。
绝对绝对不该。
但霁羽始终还是在高层操纵着那根线,看得一清二楚。
让学生高自尊,就不会使出暴力手段。
放任言语欺凌和无形手段,既是筛出施暴者加以标记,也是给弱者设立一个出校园前的考验,能否在其中站起来,炼成强大心态。
若是能走出来,就是众家族喜爱的帮手,他们很坚韧,经过淬炼不会轻易在商场上受挫坏事。
若是走不出来,转身逃避,等回归或跌落至平民世界,他们会发现,没有权贵间撕扯的环境,是那么呼吸顺畅,是那么适合普通,终究也能继续简单活下去。
另外的,完全无法走出来,或是暴力“过度”的牺牲品,就只能牺牲。
就是这么残酷。
正如特招生在进入霁羽的面试上说的,这里是个很难,很难的世界。不是一个能好好保护你们天真的世界,你们过来,是找一个机会,搭乘霁羽提供的桥梁,去看原本没有可能触碰到的高处风景。
若是没有信心,若害怕,就请不要来。
给过忠告,相比因为极微小的不愉快,放肆发送恶意。
霁羽的学生实际上还过于稚嫩,还算有值得救的方面。
夏有米这段时间在图书馆除了对艺术专业书籍的研读,还看了校史,年年更是比她要吃得透,还分析起繁琐的数据玩,有关历年毕业生的学习和归属地记载。
这些不是秘密。
班委、学生会,老师及董事会群体都有权限借来翻阅。
她还看到自己,学习经历和后续的每个院校都写得有,只是没有被特地标记成特招,入学信息也被人模糊掉。
后来,年年将数据重新整合后,才发现,其实早前的学生根本就很少专门标记特招。
他们都是跟着分在一个班集体,大部分是根据本人提交的内容记载,有的,是特招生出息后,在后续资料更新对接中,主动提及出身,并为此感谢学院,感谢霁羽的培养。
还有好些是跟夏有米一样被抹去具体入学信息的,大多是保密需要。
只在单独的特招汇总册上有她,而文件并不对学生与普通教师公开。
好吧,
卓翊也没有篡改得离谱,只是从前夏有米根本不管这些事,身份什么任由对方高兴,还曾想过是不是因为卓母,还有朋友这关,因为一个出身差的妻子会没面子。
后来,
嫁娶进行时也重新知道,其实卓家几人早就清楚她的底细。
也就排除了卓翊要隐瞒的理由。
唯一的目的,只是让她好受些,连基础的,对特招的排斥都不要。
只是近年来,配合着主线接近,特招和学院直升的矛盾才被放大。
从年年整合的数据中,夏有米还看到一点。
那就是,
但凡被警告、被记录,参与过欺凌的学生,他们都被冷漠地记着,后半段明显不想被人看见,但就是会摆在明面溃烂的人生。
只是大部分人没能接触和领悟到这些教训。
他们以为不会被发现。
实则,白纸黑字,再是隐蔽,再是当下无人追究,弱者彻底落败。
他们也逃不过背后的大判官,落下批复道:
孽债,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