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金矩国际珠宝设计大赛颁奖现场。
评委席上,坐着的是当代珠宝设计界活化石般的泰斗人物。
每一个名字都足以在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挑剔的目光,有着对珠宝艺术最严苛、最权威的审视。
本届入围最终角逐的几件作品,被小心翼翼地陈列在防弹玻璃罩中,置于聚光灯下。
每一件都凝聚着设计师的心血与灵魂,是想象力、工艺与顶级宝石的完美融合,代表着当今世界珠宝设计的最高水准。
其中就有苏听晚的作品《新生》。
中心是一颗极其罕见、重达15克拉的顶级鸽血红红宝石。
这颗宝石并非传统的完美切割,而是被精心设计成仿佛从内部碎裂又奇迹般重新聚拢的形态。
裂痕处并非真正的断裂,而是通过巧夺天工的微镶工艺用细密如星尘的白钻沿着宝石内部天然的纹理进行镶嵌,模拟出“破碎”的视觉效果。
从某个角度看去,它确实像一颗伤痕累累、濒临破碎的心。
但转换角度,在光线下,那些钻石镶嵌的“裂痕”却折射出比宝石本身更加璀璨、更加复杂的虹彩光芒,象征着伤痕化为滋养重生的力量,破碎中孕育着更耀眼的新生。
新生那颗伤痕累累却光芒更盛的红宝石心脏,是《新生》的灵魂。
它直指西西经历的“死亡”,那场让苏听晚心碎欲裂的失去。
那些钻石镶嵌的“裂痕”,是西西承受过的痛苦和母女分离的伤痕。
然而,宝石并未真正破碎,它在精心设计的结构中重聚,裂痕化为折射光芒的棱镜,象征着西西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对“死而复生”最震撼、最艺术的诠释。
蜿蜒缠绕的黄金藤蔓与繁花,是作品最温暖、最充满希望的部分。
它代表着生生不息的爱与生命力。
藤蔓从“心脏”生长而出,象征着西西的重生带来了新的、更坚韧的生命力量。
这是苏听晚用珠宝的语言,表达对失而复得的女儿最深的爱。
曾经撕心裂肺的失去。
如今失而复得的狂喜。
以及未来对女儿最深的爱与祝福,都体现在这件惊世之作中。
《新生》超越了单纯的美学或技艺。
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死亡、爱与奇迹的、具有普世共鸣的深刻故事。
其情感力量直击人心,评委们不仅能欣赏其美,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灵魂震颤。
这种将个人极致情感升华为震撼艺术表达的能力,是大师的标志。
镜头捕捉到评委席上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看到苏听晚的作品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和赞许。
桑宁向来不苟言笑的脸,也露出满意的神情。
……
记者区的长枪短炮早已严阵以待,准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当主持人用庄重而激动的声音念出最终获奖者的名字“苏听晚”时,全场在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后,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不仅仅是对一件优秀作品的认可,更是对一位新晋大师的加冕!
苏听晚,一个相对年轻的名字,竟然在如此激烈的角逐中,击败了众多成名已久的大师和设计巨头,一举夺魁!
这意味着她的作品,不仅征服了最挑剔的评委,更被赋予了定义这个时代珠宝设计美学的潜力!
她成为了继恩师桑宁之后,又一位摘取这颗设计界“皇冠明珠”的华人设计师!
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桑宁乃至整个东方设计力量的又一次辉煌证明。
意义非凡。
聚光灯追随着她,她微微鞠躬致意,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带着自信从容的微笑,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最高荣誉的领奖台。
此时,她完全没有预料到,在这个巅峰时刻,送给她一份比金矩奖杯更珍贵、更让她心潮澎湃的礼物。
司仪微笑着看着苏听晚,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和暖意:“恭喜我们的冠军!”
“苏听晚女士的作品,不仅征服了评委,也深深打动了我们所有人。”
“今天,我们有一位非常特别、非常可爱的小嘉宾,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亲手将这座奖杯,送到她心目中最棒、最了不起的人手中。”
苏听晚闻言,似有感应,心跳莫名开始加速。
目光不受控制地往台下看,找寻熟悉的小身影。
会是西西吗?
在她寻找时,主持人的声音继续响起,“现在,让我们有请,苏听晚女士最心爱的宝贝,她的女儿,傅南汐小朋友,为妈妈颁奖!”
司仪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
确定真是西西,苏听晚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擂动,几乎要跳出来!
顺着司仪的目光看向舞台侧翼的入场口。
只见入场口的幕布被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轻轻掀开。
一抹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是傅西城。
苏听晚的目光只在男人身上停留不到三秒,就移向站在他身边的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