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拖拽着带到一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明军大将面前。
火把的光芒照亮了那名将领的身影——虎背熊腰,面容粗犷冷峻,披着厚重的甲胄,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浑身散发着浓烈的沙场血腥气。
图蒙克见遇到了明军主将,再次强作镇定起来,用着他那自以为是的、对南朝官员惯用的高傲语气吼道:
“你们这些南蛮!竟敢偷袭!使这等卑鄙手段!我乃大清皇帝钦封札萨克,博尔济吉特氏,皇室姻亲!你们敢动我,皇上必发大军,将你们碎尸万段!即便是死!我要死个明白!到底是谁打败了我?!”
那员明军大将闻言,嘴角浮现一个极其鄙夷的冷笑,如同在看一只嗡嗡叫的苍蝇。
他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带着浓重的边塞口音,却吐字清晰,每一个字都像冰锥般砸进图蒙克的耳朵:
“大清?哼,我等着他们来。”
“记好了,捉你的人,乃是大明宣府总兵,猛如虎。”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面如死灰的图蒙克身上,缓缓报出了另一个让图蒙克心脏骤停的名字:
“我还有个名字,叫——”
“巴图。阿尔斯楞。”
一个无比纯正的、属于草原英雄的蒙古名字!
图蒙克猛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明军大将,浑身如坠冰窟,最后一丝气焰彻底消失无踪。
归化城易主的消息,如同一声炸雷,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漠南蒙古草原。
从鄂尔多斯高原到察哈尔牧场,从科尔沁草原到土默特川,所有蒙古王公台吉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惊得目瞪口呆。
起初是难以置信。
雄踞塞外百年的青城,大清皇帝钦定、由皇亲国戚图蒙克镇守的重镇,怎么说丢就丢了?
而且还是被他们印象中早已孱弱不堪、只知守城的明军攻破的?
紧接着,更为详细和令人不安的细节,如同草原上秋季燃起的野火,伴随着逃散的旗兵、惊慌的商队以及那些有意无意传递消息的探子,迅速蔓延至漠南蒙古的每一个角落。
最初,是所有部落首领一致的嗤之以鼻和坚决不信。
“归化城丢了?被南军打下来了?哈哈,怕是昨夜的马奶酒喝多了,还没醒酒吧!”
科尔沁部一位台吉在酒宴上拍腿大笑,全然不当回事。
“荒谬!青城城墙坚固,又有图蒙克那个狂徒和数千旗兵驻守,南朝那些只会缩在城墙后面的汉人,什么时候有胆子、又有能力出塞野战,还能一举破城了?”
鄂尔多斯部一位老谋深塔布囊捻着胡子,连连摇头,断定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这不能怪他们轻敌。
近百年来,明军给人的印象多是被动防御,至多是偶尔出塞“捣巢”、“烧荒”,从未有能力真正攻陷并长期占据一座像归化城这样等级的重镇。
更何况,背后还有庞然大物般的大清帝国作为依托。这消息本身,就违背了他们数十年来形成的固有认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开始汇集,由不得他们不信。
先是几批从归化城方向逃来的散兵游勇,衣衫褴褛,惊魂未定,带来了城破当晚的恐怖景象:震天的鼓声、城内突然燃起的大火、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街巷的明军甲士……
接着,是常年在归化城与各部落之间做生意的商队首领,信誓旦旦地证实:城池确实易主了,城头换上了大明的旗帜,往日作威作福的札萨克府已被查封,市集虽然惊恐,但已在明军管控下逐渐恢复秩序。
甚至,与土默特部交好的一些小部落,也收到了来自城内的、更确切的消息……
怀疑的坚冰开始碎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弥漫开来的、深入骨髓的震惊与不安。局势真的变了!
一种强大到足以瞬间摧毁旧有秩序的力量,已经粗暴地闯入了他们的世界。
而就在这普遍的惊疑不定之中,一个最核心、最炸裂的细节终于被清晰地剥离出来,传到了每一位部落首领的耳中:
攻克归化城、取代图蒙克成为那片土地新主人的明军主帅,并非任何他们想象中的张姓、李姓汉人总兵,而是一位号称——巴图汗的蒙古人!
巴图汗!
这个名字,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击中了所有听闻者的心神!
他不是汉人?!他是一位蒙古汗王?!一位蒙古汗王,竟然统领着明朝的大军,回来攻取了蒙古的城池?!
这一刻,所有的困惑、所有的震惊,都找到了焦点,并且被放大了十倍、百倍!
局势不再是简单的明清之争、边境冲突,而是瞬间变得无比复杂、无比微妙,充满了令人心悸的未知!
这位巴图汗究竟是谁?他从何而来?他为何为明朝效力?他拥有怎样的力量和意图?他的出现,对漠南蒙古意味着什么?
无数个问号,如同盘旋的鹰群,笼罩在每一位部落首领的心头,让他们再也无法安坐于帐中饮酒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