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做是以前,太后一定把慎王赶走,从此不再搭理他,让他死了这条心。
因为一旦慎王惦记那把椅子,江山必有动荡。
而丈夫为这江山,付出了一生心血,她也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二十多年。
为了丈夫的心血,为了自己的付出,这江山不能乱。
可是现在太后犹豫了。
老三当上了皇帝,却没有按照丈夫的安排,逐步掌握朝堂,稳固大乾江山。
而是一意孤行弄得朝政不稳,已有皇权旁落的征兆。
何况,他防兄弟如敌人,无缘无故就幽禁兄弟,把慎王折磨成如此样子。
太后心中不但失望,还十分的懊恼。
但太后心惊的不是儿子的想法,而是慎王提到了顾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顾道怎么会跟你有联系,莫不是你被人骗了?”太后盯着慎王的眼睛,逼问道。
“我在南陵时就跟辽东互通使者,父皇宣我进京之前,辽东使者就在南陵。”
慎王说道。
“什么?”
“那个时候,你就有这个心思,你作死么?”
“等等,你跟辽东谁先找得谁?”
太后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儿子不是被折磨不过,才起了谋逆心思,竟然早有准备。
但是她担心儿子被人骗了,万一不是辽东的人那?
“放心母后,儿臣对接的绝对是辽东人,不是别人假冒的,顾道曾在青松山等我。”
“若不是老三去接他,我们两人就青松山见了。”
慎王低声说道。
太后疑惑了。
“不可能啊,顾道根本不是这么轻佻的人,他怎么会青衣跟你做这种事情?”
太后自认为比较了解顾道,此人有大义,眼界极高,怎么会跟慎王瞎胡闹?
“母后,你也不想想。那老三明明是顾道力挺当上太子,可是他监国之后,处处针对顾道。”
“那顾道气性多大天下皆知,岂能轻易忍下这口气?”
慎王说道。
太后觉得不对。
“这事不对,如果仅仅是被气到了就造反,那顾道现在已经带兵来攻击京城了。”
太后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你被皇帝幽禁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
随后,太后就把皇帝妄图在驿站击杀顾道,反而被顾道反杀跑回辽东。
以及后来拒接圣旨,甚至正在扩军,甚至质疑老三皇位合法性的事情,都说了。
听得慎王一阵兴奋,觉得顾道更会支持自己了。
可是太后却在给他泼冷水。
“如你所说,顾道是气不过想要谋逆,那此时他连造反的借口都有了,为什么还动手?”
“所以,顾道跟你联系,一定有其他的原因,你不要想得太美了。”
“再说,靠着顾道成功,将来你怎么酬谢他?”
听了太后的担心,慎王反而更有信心了。
顾道之所以跟我合作,是因为我有一张圣旨,父皇崩了,这圣旨就更有用了。
这圣旨可以让顾道的起兵,从造反谋逆,变成名正言顺的讨伐逆贼。
“酬谢?”
"可以给他辽东王,让他世袭罔替,他想当权臣就让他掌控朝政。"
“让他带着大乾去一统天下,而我做一个不管事的皇帝,就可以了?”
慎王无所谓地说道。
皇后强忍着一耳光抽掉他满嘴牙的冲动。
“这是你父皇耗尽心血的江山,你为了一己之私,竟然要舍弃与人?”
却见慎王笑了笑。
“母后,这不是舍弃,而是智慧。”
“父皇的三个年长的儿子,老三什么德行你看到了,老二也强不到哪里去。”
“而我除了血脉高贵,能力也不及父亲,偏偏父亲留下的臣子太强了。只能改变策略。”
“能干的让他干就是,将来我的儿子会取顾道的女儿,他的外孙会成为太子。”
“父皇用二十年经营帝国,而我的目标是两代人重新掌权,只要皇位在李家手里就行。”
“用功劳封赏,用亲情笼络,等我死了太子长大了,熬死权臣,就可以慢慢收回权利了。”
慎王说道。
太后震惊地看着儿子,这个儿子不是没有长进,原来也是思考过的。
只不过这种想法太怂了。
权利一旦放出去,还能收回来么?
看到母后还在犹豫,慎王继续说道。
“母后,清醒一下吧。父皇去了,而顾道因为老三的愚蠢,已经失控。
“再让他折腾下去,终有一天想用我的办法都来不及了。”
慎王说道。
“你回去好好休息,今天母后保留你吃饭了。”太后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但是慎王心里清楚,母后没有发火,就是意动。
接下来,想办法让她想清楚就行了。
辽东。
五月前后,春耕陆续开始。
顾道在港口见到了皇商苏如海。
“你现在主持蜀中筹饷司和皇商,主要在蜀中和高原附近活动,怎么跑到辽东来了。”
顾道疑惑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