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章:秦宇的鼓励
周五傍晚的写字楼像被按了慢放键,空调风带着白日残留的闷热从通风口溢出,叶瑶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部门架构图,指尖悬在鼠标上半天没动。桌上的咖啡凉透了,杯壁凝着的水珠顺着杯底晕开,在记事本上洇出一小片深色印记——那上面记满了她这三天没弄懂的术语:“跨部门协同节点”“季度KpI拆解维度”“客户需求优先级排序”,每一个词都像隔着层磨砂玻璃,看得见轮廓却摸不透核心。
“咔嗒”,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秦宇的脚步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他手里拎着个米白色纸袋,走到叶瑶桌前时,先低头瞥了眼她记事本上画满的问号,又看了看她眼底淡淡的青黑,嘴角弯了弯却没先打趣,只是把纸袋轻轻放在她手边:“猜你这会儿该饿了,楼下便利店刚加热好的金枪鱼饭团,还有你爱喝的草莓牛奶,没放冰。”
叶瑶抬头时眼里还带着点没回过神的茫然,指尖碰了碰纸袋,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传到心里,让她紧绷了一下午的肩膀悄悄松了点:“你怎么还没走?不是说今天要去见客户吗?”
“客户临时改了时间,明天上午才碰。”秦宇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目光落在她的电脑屏幕上,指尖轻轻点了点架构图里“市场调研组”的位置,“还在看这个?上午周姐跟你说的‘用户画像交叉分析’,是不是没弄明白怎么跟咱们部门的业务结合?”
提到工作,叶瑶的眼神又暗了暗,她把记事本往秦宇那边推了推,指尖戳着其中一行字:“我今天跟调研组的同事要了份上季度的用户报告,里面提到‘Z世代消费偏好与产品迭代周期的关联性’,可我对着咱们部门的产品清单看了半天,还是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切入分析——是先看产品功能匹配度,还是先统计用户反馈频次啊?”
秦宇没直接回答,而是从自己包里掏出个深蓝色的活页本,翻开后里面夹着几张手写的笔记,字迹工整又带着点他特有的洒脱。他把活页本放在两人中间,指着其中一页画着表格的笔记说:“你看,我之前刚转部门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对着这些术语发懵。后来我自己画了个‘问题拆解表’,左边列‘不懂的概念’,中间写‘可能相关的业务环节’,右边留空填‘需要找谁确认’。就拿你说的这个‘关联性分析’来说——”
他拿起笔,在叶瑶的记事本上快速画了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核心是‘用户偏好’和‘产品迭代’两个点。你可以先把调研报告里Z世代偏好的关键词摘出来,比如‘个性化定制’‘社交属性’‘轻量化操作’,然后对应到咱们部门的每款产品上,看哪些产品已经覆盖了这些点,哪些还没;至于迭代周期,你可以去查产品部的迭代记录,看看过去半年里,那些调整过功能的产品,是不是刚好对应了用户反馈里提到的需求。这样一对应,关联性不就出来了?”
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很轻,秦宇画的线条简单明了,原本在叶瑶脑子里乱成一团的思路,好像顺着那些线条慢慢理出了头绪。她盯着那个思维导图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啊”了一声:“我今天光盯着报告里的数据看了,居然没想着把关键词摘出来对应产品!难怪越看越乱。”
“很正常,刚接触新领域都这样,就像你刚学画画的时候,总盯着整张画纸着急,忘了要先勾勒轮廓。”秦宇把活页本递给叶瑶,“这个你拿着,里面有我之前整理的部门常用术语解释,还有几个常用的分析工具用法,比如怎么用Excel做用户反馈频次统计,怎么快速筛选有效数据。你要是晚上回去还想琢磨,就翻翻看,有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明天咱们再聊。”
叶瑶接过活页本,指尖摸着封面的纹理,心里暖烘烘的。她知道秦宇的工作比她忙得多,却还特意把自己过去的笔记整理好给她,甚至记得她喝牛奶不爱放冰,连饭团的口味都没记错。眼眶有点发热,她赶紧低下头拆饭团的包装,声音比平时轻了点:“秦宇,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我这几天估计得天天加班到半夜。”
“谢什么,当初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还不是靠老同事带着才慢慢上手的?”秦宇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不过话说回来,你也别把自己逼太紧。新部门适应期一般都要一到两个月,你这才三天就把部门架构和主要业务流程摸得差不多了,已经比我当时强多了。我记得我刚转部门那周,连隔壁组同事的名字都记混了,还闹过把市场部的报表错发给研发部的笑话。”
叶瑶被他逗笑了,嘴里的饭团都差点喷出来:“真的假的?你现在看着这么靠谱,居然还犯过这种错?”
“怎么不是真的?”秦宇挑眉,语气里带着点自嘲,“当时我还跟领导保证说‘一周内熟悉所有业务’,结果第二周就因为报表的事被领导叫去办公室谈话。后来还是领导跟我说,‘做事别急着求快,先把基础打牢,慢一点反而能走得更稳’。”他顿了顿,目光认真地看着叶瑶,“所以你也一样,不用着急非要马上跟上所有人的节奏,遇到不懂的就问,需要帮忙就跟我说,慢慢来,我陪着你呢。”
这句话像颗定心丸,让叶瑶心里最后一点焦虑也消散了。她用力点头,咬了口饭团,金枪鱼的香气混合着米饭的软糯在嘴里散开,搭配着草莓牛奶的清甜,让她觉得这几天的疲惫好像都被抚平了。
两人就着桌上的零食和饮料,又聊了将近一个小时。秦宇不仅帮叶瑶梳理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还跟她讲了部门里几个同事的性格和工作习惯:“比如负责客户对接的李姐,虽然平时看着有点严肃,但特别热心,你要是在客户需求理解上有疑问,找她准没错;还有做数据分析的小张,他手里有很多部门内部的历史数据,你要是需要参考,可以跟他说一声,他一般都会帮忙分享。”
等叶瑶把秦宇说的重点都记在记事本上时,窗外的天已经完全黑了,写字楼里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只剩下他们这间办公室还亮着灯。秦宇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起身收拾东西:“不早了,我送你回家吧。明天周末,你也别想着工作了,好好休息一天,下周再接着加油。”
“不用啦,我家离这儿不远,坐地铁几站就到了。”叶瑶赶紧摆手,不想麻烦他。
“没事,我开车来的,顺道。”秦宇不由分说地拿起她的包,又把那个装着学习资料的活页本塞进她手里,“对了,这个活页本你别弄丢了,里面还有我总结的几个常用的工作模板,下周你写周报的时候应该能用得上。”
叶瑶没办法,只好跟着他下楼。停车场里,秦宇打开副驾驶的车门,还特意先把空调调低了点温度,怕她觉得热。车子缓缓驶出停车场,沿着夜色中的街道平稳前行,车厢里放着轻柔的音乐,秦宇偶尔会跟她聊几句周末的计划,气氛轻松又惬意。
快到叶瑶家小区门口时,秦宇突然想起什么,从储物格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递给她:“差点忘了这个,我上周去书店的时候看到的,里面讲的是跨部门协作的实战案例,还有很多解决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方法,你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翻翻,说不定能帮上忙。”
叶瑶接过书,封面上印着《高效跨部门协作:从入门到精通》,书的扉页上还有秦宇手写的一行字:“慢慢来,你比自己想象中更优秀——秦宇”。她指尖摩挲着那行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烫。
“秦宇,”她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哽咽,“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
秦宇侧过头看她,路灯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因为你是叶瑶啊。”他没有说太多华丽的辞藻,可这简单的一句话,却比任何情话都让叶瑶心动。
车子停在小区门口,叶瑶解开安全带,却没有马上下车。她转过身,在秦宇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然后红着脸推开车门:“那我先上去了,你路上小心。明天……明天要不要一起吃早饭?”
秦宇摸了摸被她吻过的地方,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好啊,我明天早上八点来接你,想吃楼下那家的豆浆油条还是三明治?”
“豆浆油条!”叶瑶说完,转身跑进了小区,直到进了单元楼,还能看到秦宇的车停在门口,车灯亮着,像是在为她照亮回家的路。
回到家,叶瑶把秦宇给的活页本和书放在书桌上,又拿出记事本,看着上面秦宇帮她梳理的工作重点和画的思维导图,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知道,适应新部门的过程或许还有很多困难,但她不再害怕了——因为有秦宇在身边,陪着她一起面对,给她鼓励,帮她成长。
她翻开那本《高效跨部门协作》,刚看了几页就被里面的案例吸引住了。书里提到的“跨部门沟通误区”,正好解答了她今天在跟调研组同事对接时遇到的困惑;而“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更是让她对下周要做的客户需求分析有了清晰的思路。她一边看,一边在旁边做笔记,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可丝毫没有觉得疲惫,反而越看越有干劲。
临睡前,叶瑶给秦宇发了条消息:“今天谢谢你的饭团、牛奶、笔记还有书,我看了几页书,收获特别大!明天早上见~”
没过几秒,秦宇就回复了:“看到你有收获就好,早点睡觉,别熬夜。明天见,我的小笨蛋。”
叶瑶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小笨蛋”,忍不住笑了出来,心里甜甜的。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秦宇的鼓励和陪伴,她一定能尽快适应新部门,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天早上,叶瑶早早地起了床,收拾好自己后,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到了秦宇的车。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手里拿着两杯热豆浆和一袋油条,看到她过来,笑着挥了挥手:“快来,刚买的,还热乎着呢。”
两人坐在车里吃完早饭,秦宇又问起她昨天看书的收获,叶瑶兴致勃勃地跟他分享自己的感悟,还跟他讨论了几个书里提到的案例。秦宇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两人的想法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叶瑶对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送叶瑶到公司楼下时,秦宇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递给她:“这个是我昨天晚上整理的‘部门常用联系人清单’,里面有每个人的联系方式和负责的业务范围,你要是找不到人,就看这个。”
叶瑶接过小本子,眼眶又有点发热。她知道,秦宇做的这些事,或许在别人看来都是小事,可正是这些小事,一点点温暖了她,给了她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秦宇,”她看着他,认真地说,“谢谢你一直这么鼓励我,陪着我。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
秦宇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眼神温柔:“我从来没对你有过‘期望’,我只是希望你能开心地工作,轻松地成长。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记住,我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叶瑶用力点头,推开车门走进公司。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写字楼里,秦宇才发动车子离开。他知道,叶瑶是个很努力的女孩,只要给她一点鼓励和帮助,她就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而他能做的,就是一直陪在她身边,看着她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舞台。
接下来的一周,叶瑶按照秦宇教她的方法,先从梳理基础信息开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翻看秦宇给的笔记和书,实在解决不了就找秦宇或者部门里的同事请教。她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而是沉下心来,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
周三下午,叶瑶终于完成了她入职新部门后的第一份工作汇报——《Z世代消费偏好与部门产品迭代关联性分析报告》。她拿着报告去找部门经理周姐,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周姐看完报告后,眼里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叶瑶,这份报告做得不错啊!不仅数据翔实,分析角度也很新颖,尤其是你提出的‘产品功能与用户偏好匹配度优化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你才来一周,就能做到这个程度,很厉害啊!”
听到周姐的表扬,叶瑶心里乐开了花,她连忙说:“谢谢您的认可,其实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都是秦宇和部门里的同事帮我梳理思路,给我提供资料,我才能完成这份报告。”
“秦宇啊,”周姐笑着点了点头,“他确实是个很热心的小伙子,当初他刚转部门的时候,也是这么帮新人的。不过你也很努力,能把别人给的建议吸收消化,还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最难得的。”
从周姐办公室出来,叶瑶第一时间就给秦宇发了消息:“周姐夸我的报告做得好!谢谢你这几天的鼓励和帮助,没有你,我肯定做不出这么好的报告~”
秦宇很快回复:“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晚上我请你吃饭,庆祝一下?”
“好啊!”叶瑶笑着回复,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她知道,这只是她在新部门的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但她不再害怕了——因为她有秦宇的鼓励,有同事的帮助,更有自己不断努力的决心。
晚上,秦宇带叶瑶去了她一直想去的那家西餐厅。昏暗的灯光,轻柔的音乐,精致的食物,还有对面温柔看着她的秦宇,让叶瑶觉得无比幸福。
“敬我们叶瑶,成功完成新部门的第一份报告!”秦宇举起酒杯,眼里满是骄傲。
“也敬你,我的专属鼓励师!”叶瑶笑着举杯,跟他碰了一下。
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餐厅里格外悦耳,也像是为叶瑶的新旅程,奏响了充满希望的序曲。她知道,在秦宇的鼓励和陪伴下,她一定会在新部门里发光发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